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8459发布日期:2022-09-03 04:0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


背景技术:

2.相对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污染地下水修复工作更为复杂和有难度,在我国已有报道的污染场地中,部分地下水受污染的深度达到十几米或几十米,有各别场地甚至超60米深,这无疑对地下水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避免修复过程中产生拖尾和反弹现象,确保修复效果,优化修复技术应用的工艺细节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3.作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循环井技术,研究热点也集中在了开发新型循环井型和优化井内结构方面。
4.传统循环井井体结构主要由井管、上部滤水管和下部滤水管组成,通过机械或空气提升方法在循环井内外形成水位差,维持循环井周围的三维循环流。针对污染含水层厚度比较大的环境条件,传统循环井的修复效果受地层介质种类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包括外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内的内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内井管底部的曝气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与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所述的内井管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的外井管自地下水水位线以下的位置均设置有花孔;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将所述的内井管分隔行上井管以及下井管。
8.所述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设置在地面上的空气压缩机连接。
9.所述的外井管上方设置有井盖;所述的曝气管与所述的井管的相接处设置有调节塞。
10.所述的外井管的上方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申请通过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将内井管分割为上井管以及下井管,通过可调节环形封隔器的位置改变可以实现上井管与下井管的相对长度的变化,还可以调整内井管的固定位置,实现改变循环流位置的效果,进而满足修复不同深度污染含水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环形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图1-4示出一种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包括外井管4、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内的内井管5、设置在所述的内井管底部的曝气头1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与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6;所述的内井管设置有导轨9;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的外井管自地下水水位线以下的位置均设置有花孔7;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将所述的内井管分隔行上井管以及下井管,通过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可以调整上井管以及下井管的长度并进行固定。所述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2与设置在地面上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外井管上方设置有井盖;所述的曝气管与所述的井管的相接处设置有调节塞3。所述的外井管4的上方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
18.所述的外井管的内径为20-30cm,外井管的井体长度以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不同而有差异;所述的内井管的内径为10-15cm,内井管井体长度因上井管和下井管的长度要求不同而有差异,最短不小于50cm,其中上井管最小长度为20cm,下部内井最小长度为30cm;最长不大于花孔所在的长度;所述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可调节的上边界为地下水水位面所在高度即花孔的最上边缘处,可调节的下边界为循环井内井下边缘距离外井下边缘5cm处。
19.实例:
20.某污染场地地下水埋深约1.5m,地下水含水层介质主要为细砂,第一层含水层隔水底板在地下水水位以下645cm处,地下水同时受轻非水相液体(lnapl)苯和重非水相液体(dnapl)氯苯的污染,由于苯和氯苯均在含水层中有大量非水相液体富集,分步骤应用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开展修复。
21.(1)首先开展lnapl苯的去除,确定苯的具体污染位置,在污染最严重的位置布置工作井;
22.(2)工作井的外井管的井径为20cm,内井管井径为10cm,外井管井体总长度8200cm,其中下部645cm为花孔,即外井管的花孔长度与第一层含水层的厚度一致,布置安装时花孔上沿位置与地下水水位面保持一致,保证地下水中富存的lnapl和dnapl污染物可以通过花孔进入井体内;
23.(3)第一处地下水循环位置:将可调节环形封隔器调节至地下水水位面以下15cm处并固定,可调节环形封隔器以上的上井管长度调节至20cm,即内井管上沿高出地下水水位5cm处并固定;可调节环形封隔器以下的下井管长度调节至30cm,即内井下沿低于地下水水位45cm处并固定;此位置运行地下水循环井可以有针对性的去除lnapl苯,在地下水含水层上部形成稳定循环;
24.(4)第二处地下水循环位置:将可调节环形封隔器调节至地下水水位面以下530cm处并固定,可调节环形封隔器以上的上井管的长度调节至30cm,即内井上沿低于地下水水位500cm处并固定;可调节环形封隔器以下的下井管长度调节至100cm,即内井上沿低于地下水水位630cm处并固定;此位置运行地下水循环井可以有针对性的去除dnapl苯,在地下水含水层底部形成稳定循环;
25.(5)通过地下水含水层上部和底部两个位置的地下水循环可以分别高效去除lnapl和dnapl,对于开展同时存在lnapl和dnapl污染物的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提供了技术
参考。
26.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内的内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内井管底部的曝气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与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所述的内井管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对应的滑块;所述的外井管自地下水水位线以下的位置均设置有花孔;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将所述的内井管分隔行上井管以及下井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设置在地面上的空气压缩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井管上方设置有井盖;所述的曝气管与所述的井管的相接处设置有调节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井管的上方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地下水循环井位置的工作井,包括外井管、设置在所外井管内的内井管、设置在内井管底部的曝气头以及设置在外井管与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内井管设置有导轨;可调节环形封隔器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对应的滑块;外井管自地下水水位线以下的位置均设置有花孔;所述的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将所述的内井管分隔行上井管以及下井管。本申请通过可调节环形封隔器将内井管分割为上井管以及下井管,通过可调节环形封隔器的位置改变可以实现上井管与下井管的相对长度的变化,还可以调整内井管的固定位置,实现改变循环流位置的效果,进而满足修复不同深度污染含水层的目的。进而满足修复不同深度污染含水层的目的。进而满足修复不同深度污染含水层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杜威 屈智慧 袁浩巍 陈文倩 邢鑫 刘清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乾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9
技术公布日:2022/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