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入湖含污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0323发布日期:2022-08-30 23:1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入湖含污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入湖含污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雨水径流中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初期雨水是指在不同的汇水面和管渠中所形成径流初期的雨水。在降雨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若将这部分雨水直接排放,会加重地表水及受纳水体的污染。当污染物浓度超出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极易引起富营养化和水华等环境问题,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对城市初期雨水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排口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缺乏用地等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入湖含污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通过围隔形成若干廊道,通过立体生态浮床及下方悬挂的人工水草,通过曝气充氧、挺水植物的表面吸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等,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4.一种适用于入湖含污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还包括自内环至外环依次分布的多个弧形的廊道,自内环至外环的廊道依次首尾连通,最内环的廊道一端与进水管连接且设置有拦渣板,廊道内设置有立体生态浮床和曝气系统。
5.如上所述廊道由自内环至外环依次分布的弧形的围隔分隔围成,最内环的围隔两端分别与岸坡连接,除最内环的其他围隔均一端与岸坡连接,另一端与岸坡之间形成连接相邻廊道的连通口。
6.如上所述围隔由土工袋堆叠而成,土工袋内填充黏性土,土工袋之间的缝隙填充黏性土。
7.如上所述拦渣板为开设有透水孔的钢板,拦渣板可拆卸固定在最内环的廊道的预留槽中。
8.如上所述立体生态浮床包括生态浮体、种植在生态浮体上的挺水植物、以及悬挂在生态浮体下部的人工水草,生态浮体包括浮体,浮体采用渔网包裹,浮体通过带筋水泥锚固定。
9.如上所述生态浮体由pe材质的浮盆单体拼接而成,相邻的浮盆单体之间通过卡扣固定。
10.如上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罗茨风机和曝气管,罗茨风机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布设于廊道内,曝气管绑扎在框架上,框架固定在廊道的水底。
11.同一廊道内的立体生态浮床间隔相同,自内环至外环的廊道内的立体生态浮床间隔依次增大。
12.如上所述进水管与含污排口连接。
13.如上所述土工袋的渗水系数小于1
×
10-7
cm/s;
14.相邻围隔的厚度为0.4m,围隔高度比常水位高20-30cm,相邻围隔的间距为3m,土工袋长0.8m,宽0.4m;
15.拦渣板与进水管间隔5m,拦渣板的厚度为3mm,透水孔的孔径为2mm,拦渣板的开孔面积为85%;
16.曝气管为dn60-100的pvc管,曝气孔直径为2-8mm,曝气孔的间隔为2-8cm;
17.人工水草的悬挂密度为10束/平方米,人工水草的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人工水草的长度为1~3米;
18.挺水植物为梭鱼草或黄花鸢尾或伞草或美人蕉,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10~20株/平方米。
1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采用原位生态净化,直接利用现有湖体,不受排口处用地限制等其他约束影响,具有适应性强,工程建设成本低等特点。
21.2.本实用新型利用围隔分隔成的多个廊道,延长了水力停留时间,增强了本系统的耐冲击能力,保障了污水净化效果。
22.3.本实用新型利用曝气充氧、挺水植物的表面吸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等,能高效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3.4.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运维管理便捷、成本低,可推广性强和应用范围广。
24.5.本实用新型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具有景观功能,与湖边景观协调性高。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进水管;2-拦渣板;3-立体生态浮床;4-曝气系统;5-围隔;6-廊道;7-连通口;8-湖内;9-岸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1
29.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入湖含污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1,还包括自内环至外环依次分布的多个弧形的廊道6,自内环至外环的廊道6依次首尾连通,最内环的廊道6一端与进水管1连接且设置有拦渣板2,廊道6内设置有立体生态浮床3和曝气系统4,进水管1与污排口连接。经排污口排出的污水,经进水管1进入到最内环的廊道6中,廊道6依岸坡设置,廊道6呈半圆环状或者圆弧状,各个廊道6排布类似水波纹状,图1中,定义最内环的廊道6与进水管1连接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尾端,最内环的廊道6相邻的外环廊道的首端与最内环的廊道6的尾端为同一侧且相邻,依次类推。各个廊道6类似圆弧段构成的蛇形廊道。污水经各个廊道6中的立体生态浮床3和曝气系统4共同处理后,经最外环的廊道6排
出的湖内。
30.本实施例中,廊道6由自内环至外环依次分布的弧形的围隔5分隔围成,最内环的围隔5两端分别与岸坡连接,除最内环的其他围隔5均一端与岸坡连接,另一端与岸坡之间形成连接相邻廊道6的连通口7。
31.在本实施例中,围隔5由土工袋堆叠而成,土工袋内填充黏性土,土工袋之间的缝隙填充黏性土。围隔5可以使得水体被分隔为多个廊道,黏性土起到一定的水密封的作用。
32.拦渣板2为开设有透水孔的钢板,拦渣板2可拆卸固定在最内环的廊道6的预留槽中。当运行时间较长或者达到设定时间时,可以拆卸拦渣板2,更换新的拦渣板2,对拆卸下来的拦渣板2进行清洗。
33.立体生态浮床3包括生态浮体、种植在生态浮体上的挺水植物、以及悬挂在生态浮体下部的人工水草,生态浮体包括浮体,浮体采用渔网包裹,浮体通过带筋水泥锚固定。作为一种可拼接扩展的方案,生态浮体可以由pe材质的浮盆单体拼接而成,相邻的浮盆单体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可以根据水域的处理面积和污染程度,通过扩展浮盆单体,增加单个生物浮体的尺寸,调整水体净化能力。
34.曝气系统4包括罗茨风机和曝气管,罗茨风机与曝气管连接,曝气管布设于廊道6内,曝气管绑扎在框架上,框架固定在廊道6的水底。通过将曝气管绑扎在框架上,再将框架投入到廊道6的水底,可以方便的对曝气管进行固定。通过罗茨风机对曝气管进行鼓风,可以对廊道6中的水体进行曝气搅动,进行好氧处理。
35.同一廊道6内的立体生态浮床3间隔相同,自内环至外环的廊道6内的立体生态浮床3间隔依次增大。由于污水经内环的廊道至外环的廊道排出,内环的廊道的水处理负荷量较大,因此内环的廊道的立体生态浮床3排布密度较大,间隔较小,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外环的廊道的水处理负荷较小,可以适当增大立体生态浮床3的排布间距。
36.实施例2:
37.在本实施例中,土工袋的渗水系数小于1
×
10-7
cm/s;
38.相邻围隔5的厚度为0.4m,围隔5高度比常水位高20-30cm,相邻围隔5的间距为3m,土工袋长0.8m,宽0.4m;
39.拦渣板2与进水管1间隔5m,拦渣板2的厚度为3mm,透水孔的孔径为2mm,拦渣板2的开孔面积为85%;
40.曝气管为dn60-100的pvc管,曝气孔直径为2-8mm,曝气孔的间隔为2-8cm;
41.人工水草的悬挂密度为10束/平方米,人工水草的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人工水草的长度为1~3米;
42.挺水植物为梭鱼草或黄花鸢尾或伞草或美人蕉,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10~20株/平方米。
43.廊道6为四个,从内环至外环,每个廊道的立体生态浮床3的间隔分别为5m、8m、10m、和12m。
44.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45.本实施例净化前后水质如下表所示:
46.表1本实施例净化前后水质及去除效果(平均值)
[0047][0048]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作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