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0699发布日期:2022-09-03 00:3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岛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


背景技术:

2.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
3.在城市河道中一般水流较为缓慢,水体会由于自循环不足产生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的现象,而现有的城市河道用生态浮岛在使用时,大多不具备搅动水体的设备,在长时间使用时,会有大量的藻类或漂浮物堆积在浮岛的外围,会影响浮岛的正常使用,同时,藻类或漂浮物会遮挡住水面,使水中的含氧量较低,不利于生态浮岛上植物的存活,严重影响河道的治理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包括生态浮岛本体,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圆周阵列的栽植孔,所述转动环的外表面铰接有呈圆周阵列的铰接杆,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外表面铰接有呈圆周阵列的往复板,每个所述往复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铰接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与固定杆相铰接,每个所述往复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上方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齿轮和呈圆周阵列的齿牙,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下方设有呈圆周阵列的伸缩配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漂浮气囊,所述伸缩配重机构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漂浮气囊的底面,调节螺杆能够与螺纹筒相配合,调节调节螺杆和螺纹筒之间的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远离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的设置能够增加生态浮岛本体的配重,进而能够大大增加生态浮岛本体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固定连接在生态浮岛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转轴与齿轮的底面固定连接,动力电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为现有机构,开启后能够带动齿轮转动。
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齿牙均固定连接在转动环的内壁,所述齿轮与齿牙相啮合,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齿牙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浮岛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栽植筒,所述栽植筒与栽植孔的内部相连通,能够将净化植物通过栽植孔进行栽植,且栽植筒的设置能够防止净化植物从下方脱落。
11.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浮岛本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连接杆能够对太阳能发电板起到支撑作用,太阳能发电板的设置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生态浮岛本体、转动环、栽植孔、栽植筒、往复板、固定杆、铰接杆、拨动板和动力机构的配合设计,能够在铰接杆往复移动时,推动往复板和拨动板往复移动,能够对水体进行搅动,能够使生态浮岛本体周围的漂浮物远离生态浮岛本体,不会影响生态浮岛本体的正常使用,且搅动水体时能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能够进一步增加生态浮岛本体上植物的存活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杆、螺纹筒和配重块的配合设计,能够通过旋转螺纹筒对调节螺杆和螺纹筒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能够使生态浮岛本体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域,同时能够增加生态浮岛本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岛本体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往复板和拨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生态浮岛本体;2、转动环;3、栽植孔;4、栽植筒;5、往复板;6、固定杆;7、铰接杆;8、拨动板;9、动力机构;91、动力电机;92、齿轮;93、齿牙;10、伸缩配重机构;101、调节螺杆;102、螺纹筒;103、配重块;11、漂浮气囊;12、连接杆;13、太阳能发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该装置能够使生态浮岛本体1周围的漂浮物或者垃圾远离生态浮岛本体1,且能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能够增加水生植物的存活率,能够增加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22.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治理的复合式多功能生态浮岛,包括生态浮岛本体1,生态浮岛本体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环2,转动环2能够在生态浮岛本体1的上表
面转动,生态浮岛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圆周阵列的栽植孔3,栽植孔3的设置方便对水生植物进行栽培,生态浮岛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栽植筒4,栽植筒4的底面为网状结构,栽植筒4与栽植孔3的内部相连通,能够将净化植物通过栽植孔3进行栽植,且栽植筒4的设置能够防止净化植物从下方脱落。
23.参见图1和图3,转动环2的外表面铰接有呈圆周阵列的铰接杆7,生态浮岛本体1的外表面铰接有呈圆周阵列的往复板5,每个往复板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铰接杆7远离转动环2的一端与固定杆6相铰接,当转动环2转动时,能够带动铰接杆7转动,铰接杆7移动时,能够推动往复板5移动,每个往复板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板8,通过拨动板8的设置,当铰接杆7推动往复板5移动时,能够带动拨动板8移动,能够通过拨动板8拨动水流,增加水流的流动性,且能够将围绕在生态浮岛本体1附近的漂浮物推开。
24.参见图1和图4,生态浮岛本体1的上方设有动力机构9,动力机构9包括齿轮92和呈圆周阵列的齿牙93,动力机构9还包括动力电机91,动力电机91固定连接在生态浮岛本体1的上表面,动力电机91的输出转轴与齿轮92的底面固定连接,动力电机9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为现有机构,开启后能够带动齿轮92转动,每个齿牙93均固定连接在转动环2的内壁,齿轮92与齿牙93相啮合,齿轮92转动时,能够带动齿牙93转动,通过齿牙93能够带动转动环2转动,动力电机91正反转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92正反转转动,进而能够带动转动环2正反转转动。
25.参见图2,生态浮岛本体1的下方设有呈圆周阵列的伸缩配重机构10,生态浮岛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漂浮气囊11,漂浮气囊11能够使生态浮岛本体1在水面上漂浮,伸缩配重机构10包括调节螺杆101,调节螺杆1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漂浮气囊11的底面,调节螺杆101能够与螺纹筒102相配合,调节调节螺杆101和螺纹筒102之间的长度,调节螺杆1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02,旋转螺纹筒102能够调节调节螺杆101与螺纹筒102的长度,能够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域。
26.螺纹筒102远离调节螺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03,配重块103的设置能够增加生态浮岛本体1的配重,进而能够大大增加生态浮岛本体1的稳定性,生态浮岛本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13,连接杆12能够对太阳能发电板13起到支撑作用,具体的,可以在连接杆12或者螺纹筒102的外表面拴上绳索,能够避免生态浮岛本体1被水流冲走,且方便对生态浮岛本体1进行回收。
27.参见图1和图2,太阳能发电板13的设置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且太阳能发电板13能够将转化成的电能储存在生态浮岛本体1上安装的蓄电池中,太阳能发电板13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动力电机91电连接,能够作为动力电机91启动的动力进行使用。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生态浮岛本体1的周围围绕较多的漂浮物或者河道垃圾时,开启动力电机91,动力电机91开启能够带动齿轮92转动,齿轮92转动能够通过齿牙93带动转动环2转动,转动环2转动时,能够通过铰接杆7推动往复板5移动,当动力电机91正反转时,能够推动铰接杆7往复移动,进而能够推动往复板5往复移动,能够使漂浮物或者垃圾远离生态浮岛本体1,且拨动板8为斜面,当拨动板8往复移动时,能够对水面实现搅动,有利于空气与水进行混合,能够大大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更加有利于生态浮岛本体1上方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水生植物的存活,能够大大增加对河道的治理净化效果。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