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316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水体富营养化原位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0002]富营养化是一种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它会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恶化而又腥臭,水中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等危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量的营养物质及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湖泊河流中,水体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逐渐恶化。对于景观水体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一般具有易污染、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管理不好很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丧失景观能力,严重影响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0003]目前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技术可以分别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生物修复与原始的物理化学修复性比较具有设施简单、投资少、易建造、管理方便、美化环境、适种范围广等优点。目前,人工湿地修复和浮床技术是植物修复最常用的技术。生物浮床技术作为有效的、经济的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技术之一,目前已成为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研宄和应用热点。
[0004]现阶段,生物浮床的技术主体为植物。不同植物去除氮、磷的能力已有所研宄,但植物生物量的限制阻碍了净化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需要在浮床的结构上和生物量方面有所突破。生态浮床技术的研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该浮床生物富集量大,结构简单,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水体中的氮磷去除效果显著,能改善水体透明度,平衡PH值,还具有美化环境、节约成本等优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和植物,所述浮床是以PVC管及PVC接头相互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体,浮床的底部及周边包裹有塑料网,所述浮床下方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浮床内铺设有由陶粒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组成的人工介质,所述人工介质铺设的高度为4-8cm,所述人工介质上方设置有带有栽植孔的浮板,所述浮板与人工介质间留有空隙,植物通过所述栽植孔种植于浮床内。
[0008]所述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的体积占人工介质总体积的2 % -5 %。
[0009]所述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的直径为1-1.5cm。
[0010]所述浮板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
[0011]所述浮板由长、宽、高分别为33cm、33cm和6cm的6个浮板单元组合连接而成。
[0012]所述栽植孔的直径为17cm。
[0013]所述活性炭纤维束由5-7根活性炭纤维毛毡组成。
[0014]所述活性炭纤维束的长度为30-40cm。
[0015]所述活性炭纤维毛毡的宽度为l-2cm。
[0016]所述塑料网的孔径为IcmX lcm。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发明生态浮床中设置的植物及植物根系能吸收水体中氮、磷等物质,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平衡pH值,此外还可对水体中固体物质、胶体物质及NH/-N等有一定的沉降、拦截和吸附作用。
[0019]2.本发明中的浮板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热和耐寒性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性能好,耐环境应力,该浮板一方面可以提供浮力以便浮床浮于水面,另一方面可对植物起到支撑作用,增加植物抗倒性。
[0020]3.本发明中的浮床内铺设有轻质陶粒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浮床底部还设置有活性炭纤维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增加了微生物的附着量,提高了浮床对水体处理的稳定性和水体生态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浮床 2-PVC管3-PVC接头 4_塑料网5_植物 6_植物根系7-活性炭纤维束8-浮板9-栽植孔10-人工介质11-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包括浮床I和植物5,浮床I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体,浮床I的长宽高为99cmX66cmX 15cm,框架式浮床I是以0.5cm的PVC管2为骨架,PVC管2之间通过PVC接头3进行连接,以孔径为IcmX Icm的塑料网4对浮床I的四周和底部进行包裹,
[0027]浮床I的下部等间距的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7,每个活性炭纤维束7由5-7根活性炭纤维毛毡组成,每根活性炭纤维毛毡的宽约为I?2cm,其长度为30?40cm,一般设置其长度是所处理水体水深的1/3?1/2,但是最好不要超过lm。
[0028]在浮床I内的底部布置有由轻质陶粒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组成的人工介质10,人工介质10的填充高度为7.5cm,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的直径为1-1.5cm,所占体积为人工介质10总体积的2%?5%。
[0029]在填充的人工介质10上部设置有浮板8,人工介质10和浮板8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11,浮板8由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成,浮板8由6个浮板单元组合连接构成,每个浮板单元的尺寸为33cmX 33cmX 6cm,浮板单元上开设有孔径为17cm的栽植孔9,用于在浮床I上种植植物5,植物5 —般选取挺水植物,浮板8在本发明生态浮床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为装置提供浮力以便于浮床浮与水面上,另一方面是对植物起到支撑作用,增加植物的抗倒性。
[0030]本发明中所述的植物5是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和美化效果的水生净化植物,可以选择美人蕉、小香蒲、黄菖蒲、芦苇等。植物5的栽种密度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空间等因素,栽种密度设定为4?10株/m2。植物5的植物根系6尽量靠近浮床I的底部,以利于植物根系6向下生长,不会对人工介质10中的轻质陶粒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造成挤压破坏。
[0031]本发明的生态浮床可以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大大增加了微生物的附着面积,增加了微生物量,提高了浮床对水体处理的稳定性和水体生态修复的效果;与传统的生态浮床比较,本发明对水体的总治理效果有很大改善,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30%?60%,CODcr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70%,同时不会产生异味等不利影响,利用该发明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是切实可行的。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和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是以PVC管及PVC接头相互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体,浮床的底部及周边包裹有塑料网,所述浮床下方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浮床内铺设有由陶粒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组成的人工介质,所述人工介质铺设的高度为4 - 8cm,所述人工介质上方设置有带有栽植孔的浮板,所述浮板与人工介质间留有空隙,植物通过所述栽植孔种植于浮床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的体积占人工介质总体积的2% - 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的直径为1- 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由高密度聚乙稀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由长、宽、高分别为33cm、33cm和6cm的6个浮板单元组合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孔的直径为 17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束由5 - 7根活性炭纤维毛毡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束的长度为30 - 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毛毡的宽度为1- 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网的孔径为 IcmX Icm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和植物,所述浮床是以PVC管及PVC接头相互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体,浮床的底部及周边包裹有塑料网,所述浮床下方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浮床内铺设有由陶粒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组成的人工介质,所述人工介质铺设的高度为4-8cm,所述人工介质上万设置有带有栽植孔的浮板,所述浮板与人工介质间留有空隙,植物通过所述栽植孔种植于浮床内。本发明的浮床生物富集量大,结构简单,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水体中的氮磷去除效果显著,能改善水体透明度,平衡pH值,还具有美化环境、节约成本等优点。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104773836
【申请号】CN201510143650
【发明人】吴卿, 李云, 彭森, 胡悦, 薛雪, 王蕾
【申请人】天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