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及收集方法_2

文档序号:9364773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端;过滤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道31的第二端;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单元。第二管道31上还包含进水栗23、混合室4、流量计3和计量栗5 ;进水栗23的第一端连接蓄水模块2的第二端;流量计3的第一端连接进水栗23的第二端;混合室4的第一端连接流量计3的第二端;计量栗5连接混合室4的第二端;混合室4的第三端连接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含快速搅拌室16、慢速搅拌室17和沉淀池18 ;快速搅拌室16和慢速搅拌室17内均设有搅拌器6 ;沉淀池18通过管道连接慢速搅拌室17。沉淀池18内还包含溢流堰7、缓冲区8、斜管9、布水区10和排泥管11 ;布水区10设在沉淀池18的底部;斜管9设在布水区10的上方;缓冲区8设在斜管9的上方;溢流堰7设在缓冲区8的上方;排泥管11设在布水区10的底部。
[0035]实施例五
[003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处理装置包含收集单元、存储单元、过滤单元和处理单元;收集单元包含弃流装置1、雨水收集管道21、排水管道22和第一管道30 ;雨水收集管道21连接弃流装置I的第一端;排水管道22连接弃流装置I的第二端;第一管道30的第一端连接弃流装置I的第三端;存储单元包含蓄水模块2和第二管道31 ;蓄水模块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管道30的第二端;第二管道31的第一端连接蓄水模块2的第二端;过滤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道31的第二端;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单元。第二管道31上还包含进水栗23、混合室4、流量计3和计量栗5 ;进水栗23的第一端连接蓄水模块2的第二端;流量计3的第一端连接进水栗23的第二端;混合室4的第一端连接流量计3的第二端;计量栗5连接混合室4的第二端;混合室4的第三端连接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含快速搅拌室16、慢速搅拌室17和沉淀池18 ;快速搅拌室16和慢速搅拌室17内均设有搅拌器6 ;沉淀池18通过管道连接慢速搅拌室17。沉淀池18内还包含溢流堰7、缓冲区8、斜管9、布水区10和排泥管11 ;布水区10设在沉淀池18的底部;斜管9设在布水区10的上方;缓冲区8设在斜管9的上方;溢流堰7设在缓冲区8的上方;排泥管11设在布水区10的底部。处理单元包含膜池19、平板陶瓷膜组件12、曝气管矩阵13、气栗26和液位计14 ;曝气管矩阵13设在膜池19的底部;气栗26连接曝气管矩阵13 ;平板陶瓷膜组件12设在曝气管矩阵13的上方;液位计14设在膜池19上方的内壁上。
[0037]实施例六
[003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处理装置包含收集单元、存储单元、过滤单元和处理单元;收集单元包含弃流装置1、雨水收集管道21、排水管道22和第一管道30 ;雨水收集管道21连接弃流装置I的第一端;排水管道22连接弃流装置I的第二端;第一管道30的第一端连接弃流装置I的第三端;存储单元包含蓄水模块2和第二管道31 ;蓄水模块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管道30的第二端;第二管道31的第一端连接蓄水模块2的第二端;过滤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道31的第二端;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单元。第二管道31上还包含进水栗23、混合室4、流量计3和计量栗5 ;进水栗23的第一端连接蓄水模块2的第二端;流量计3的第一端连接进水栗23的第二端;混合室4的第一端连接流量计3的第二端;计量栗5连接混合室4的第二端;混合室4的第三端连接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含快速搅拌室16、慢速搅拌室17和沉淀池18 ;快速搅拌室16和慢速搅拌室17内均设有搅拌器6 ;沉淀池18通过管道连接慢速搅拌室17。沉淀池18内还包含溢流堰7、缓冲区8、斜管9、布水区10和排泥管11 ;布水区10设在沉淀池18的底部;斜管9设在布水区10的上方;缓冲区8设在斜管9的上方;溢流堰7设在缓冲区8的上方;排泥管11设在布水区10的底部。处理单元包含膜池19、平板陶瓷膜组件12、曝气管矩阵13、气栗26和液位计14 ;曝气管矩阵13设在膜池19的底部;气栗26连接曝气管矩阵13 ;平板陶瓷膜组件12设在曝气管矩阵13的上方;液位计14设在膜池19上方的内壁上。处理装置还包含回收单元;回收单元包含真空表15、第一真空栗24、清水池20和第二真空栗25 ;真空表15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平板陶瓷膜组件12 ;第一真空栗24的第一端连接真空表15的第二端;清水池20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真空栗24的第二端;第二真空栗25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20。
[0039]在优选方案中,蓄水模块2采用再生的PP聚丙烯材质。
[0040]在优选方案中,计量栗5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一个用于向混凝室投放混凝剂,另一个用于想混凝室投放絮凝剂。
[0041]实验例: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处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42]步骤S210)雨水经屋面以及路面的雨水收集管道进入初期的雨水弃流装置,去除大颗粒物质及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排入排水管道;
[0043]步骤S220)弃流后雨水贮存在蓄水模块中,而后经水栗打压入混凝池;
[0044]步骤S230)混凝处理后的雨水进入沉淀池,经斜管将絮体进行沉淀分离;
[0045]步骤S240)经初步分离的雨水再经过平板陶瓷膜组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达到回用标准,进行回用。
[0046]工作原理:先开启进水栗21和计量栗5,雨水经过混合室4,将混凝剂和助凝剂与雨水混合,进入快速搅拌室16和慢速搅拌室17,进行混凝,在进入沉淀池18进行絮体分离,在经过膜池19进一步处理雨水,当水位低于液位计14时,第一真空栗停止工作,当高于液位计14时,进水栗停止工作,从而自动进行雨水的处理。当平板陶瓷膜组件12的通量堵塞较为严重时(跨膜压差达到0.035兆帕),关掉相关阀门,利用清水池20的处理后雨水进行反冲洗,过一段时间以后要用次氯酸钠溶液清洗膜组件进行通量恢复。
[0047]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处理效率高,便于维护管理,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调整;对雨水的处理效果稳定,尤其是浊度和COD的处理效果极佳。
[0048]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0049]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含收集单元、存储单元、过滤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含弃流装置、雨水收集管道、排水管道和第一管道;所述雨水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弃流装置的第一端;所述排水管道连接所述弃流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弃流装置的第三端;所述存储单元包含蓄水模块和第二管道;所述蓄水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水模块的第二端;所述过滤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所述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还包含进水栗、混合室、流量计和计量栗;所述进水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水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流量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水栗的第二端;所述混合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流量计的第二端;所述计量栗连接所述混合室的第二端;所述混合室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过滤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含快速搅拌室、慢速搅拌室和沉淀池;所述快速搅拌室和所述慢速搅拌室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慢速搅拌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还包含溢流堰、缓冲区、斜管、布水区和排泥管;所述布水区设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斜管设在所述布水区的上方;所述缓冲区设在所述斜管的上方;所述溢流堰设在所述缓冲区的上方;所述排泥管设在所述布水区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含膜池、平板陶瓷膜组件、曝气管矩阵、气栗和液位计;所述曝气管矩阵设在所述膜池的底部;所述气栗连接所述曝气管矩阵;所述平板陶瓷膜组件设在所述曝气管矩阵的上方;所述液位计设在所述膜池上方的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含回收单元;所述回收单元包含真空表、第一真空栗、清水池和第二真空栗;所述真空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平板陶瓷膜组件; 所述第一真空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真空表的第二端; 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栗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真空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清水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模块采用再生的PP聚丙烯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量栗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一个用于向混凝室投放混凝剂,另一个用于想混凝室投放絮凝剂。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的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I)雨水经屋面以及路面的雨水收集管道进入初期的雨水弃流装置,去除大颗粒物质及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排入排水管道; 步骤2)弃流后雨水贮存在蓄水模块中,而后经水栗打压入混凝池; 步骤3)混凝处理后的雨水进入沉淀池,经斜管将絮体进行沉淀分离; 步骤4)经初步分离的雨水再经过平板陶瓷膜组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达到回用标准,进行回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包含收集单元、存储单元、过滤单元和处理单元;收集单元包含弃流装置、雨水收集管道、排水管道和第一管道;雨水收集管道连接弃流装置的第一端;排水管道连接弃流装置的第二端;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弃流装置的第三端;存储单元包含蓄水模块和第二管道;蓄水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管道的第二端;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蓄水模块的第二端;过滤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单元;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处理效率高,便于维护管理,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调整;对雨水的处理效果稳定,尤其是浊度和COD的处理效果极佳。
【IPC分类】E03F1/00, E03F3/02, E03F5/14, C02F9/04
【公开号】CN105084597
【申请号】CN201510532767
【发明人】姚宏, 贾晓谢, 于晓华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