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129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工矿企业为处理污水均设有污水沉淀池,为了清理沉淀池内的沉淀物,传统工艺采用刮泥机、加絮凝剂沉淀,带式压滤机压泥等复杂工艺,成本大,工艺复杂,操作维护人员多,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污水沉淀池内沉淀物的抽排装置以及与抽排装置通过管路联通的自动脱水装置。
[0005]所述抽排装置包括搅拌单元,用于在抽排之前对污水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搅拌。
[0006]所述抽排装置与所述自动脱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加压装置。
[0007]所述自动脱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过滤单元以及用于为挤压所述过滤单元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通过活动封头相互连接设置的两个可折叠压缩的左滤袋和右滤袋,所述左、右滤袋内部分别联通左、右管路;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活动封头,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封头向所述左、右滤袋其中任一方向移动从而对位于该移动方向上的滤袋进行压缩的同时对另一滤袋进行拉伸。
[0008]所述左、右滤袋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间隔排列的多个滤板,所述驱动单元通过带动多个所述滤板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够实现对左、右滤袋的压缩和拉伸。
[0009]多个所述滤板通过链条相串联。
[0010]所述链条连接在所述活动封头上。
[0011]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油缸或者丝杠驱动装置。
[0012]所述左、右管路分别设置有左、右闸阀,所述左、右闸阀为电磁阀。
[0013]所述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抽排装置、加压装置以及自动脱水装置相连。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由带搅拌单元的抽排装置将沉淀物进行搅拌后进行抽取,沉淀物进入自动脱水装置后进行脱水,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排放系统,分离后的固态物进入装车系统运出。全套设备可以采用具有PLC的中央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实现无人值守。既可以使用于新建沉淀池,也可以对已用其它方式压泥的沉淀池进行改造。可广泛适用于厂矿企业能源化工污水池、建筑工地混凝土站污水池、城市市政污水处理等所有类型的污水沉淀池处理。处理后的清水可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脱水后的固形物含水量< 30%,方便装车运输。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减少污泥、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杜绝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利于文明生产,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如图1、2所示,
[0019]包括用于抽取污水沉淀池内沉淀物的抽排装置以及与抽排装置通过管路联通的自动脱水装置。
[0020]所述抽排装置包括搅拌单元,用于在抽排之前对污水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搅拌。
[0021]所述抽排装置与所述自动脱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加压装置。
[0022]所述自动脱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机架1、安装在机架I上的过滤单元2以及用于为挤压所述过滤单元2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3 ;所述过滤单元2包括通过活动封头200相互连接设置的两个可折叠压缩的左滤袋201和右滤袋202,所述左、右滤袋内部分别联通左、右管路203、204 ;所述驱动单元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活动封头200,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封头200向所述左、右滤袋201、202其中任一方向移动从而对位于该移动方向上的滤袋进行压缩的同时对另一滤袋进行拉伸。
[0023]上述结构中,由于驱动装置3对左滤袋201进行压缩的同时,能够对右滤袋202进行拉伸,从而使右滤袋202中的固体在滤袋壁上依靠自重脱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待左滤袋201脱水工作完成后,驱动装置3带动活动封头200向右侧移动,压缩右滤袋202同时完成对左滤袋201的拉伸自动卸料,依次循环,左右两侧交叉作业,进而实现脱水装置的不间断连续作业。
[0024]所述左、右管路203、204分别设置有左、右闸阀205、206。所述左、右闸阀205、206可以为电磁阀,通过单片机控制所述左、右闸阀205、206自动开启或关闭。
[0025]所述左、右滤袋201、20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间隔排列的多个滤板207,所述驱动单元3通过带动多个所述滤板207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够实现对左、右滤袋201、202的压缩和拉伸。
[0026]多个所述滤板207通过链条208相串联,通过所述链条208传递动力,实现自动开板、自动卸料。
[0027]所述链条208连接在所述活动封头200上。
[0028]所述滤板207上设置有把手209,所述链条208通过把手209连接在所述滤板207上。
[0029]所述左、右管路203、204远离所述活动封头20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封头210,所述固定封头210余所述左、右管路203、204之间设置有封箱板211。
[0030]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气缸、油缸或者丝杠驱动装置。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至少两个油缸,相对设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
[0032]所述油缸通过油缸支座301安装在油缸支撑梁302上,油缸支撑梁302固定在机架上。
[0033]所述机架设置有行走装置101。在更换工作地点时,通过外力牵引机架1,通过行走装置101可以方便移动到下一个工作地点,无需再拆、装设备,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34]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由带搅拌单元的抽排装置将沉淀物进行搅拌后进行抽取,沉淀物进入自动脱水装置后进行脱水,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排放系统,分离后的固态物进入装车系统运出。
[0035]所述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抽排装置、加压装置以及自动脱水装置相连。
[0036]全套设备可以采用具有PLC的中央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实现无人值守。既可以使用于新建沉淀池,也可以对已用其它方式压泥的沉淀池进行改造。可广泛适用于厂矿企业能源化工污水池、建筑工地混凝土站污水池、城市市政污水处理等所有类型的污水沉淀池处理。
[0037]处理后的清水可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脱水后的固形物含水量< 30%,方便装车运输。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减少污泥、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杜绝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利于文明生产,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3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抽取污水沉淀池内沉淀物的抽排装置以及与抽排装置通过管路联通的自动脱水装置;所述自动脱水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过滤单元以及用于为挤压所述过滤单元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通过活动封头相互连接设置的两个可折叠压缩的左滤袋和右滤袋,所述左、右滤袋内部分别联通左、右管路;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活动封头,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封头向所述左、右滤袋其中任一方向移动从而对位于该移动方向上的滤袋进行压缩的同时对另一滤袋进行拉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装置包括搅拌单元,用于在抽排之前对污水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搅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装置与所述自动脱水系统之间设置有加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滤袋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间隔排列的多个滤板,所述驱动单元通过带动多个所述滤板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够实现对左、右滤袋的压缩和拉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滤板通过链条相串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连接在所述活动封头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油缸或者丝杠驱动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管路分别设置有左、右闸阀,所述左、右闸阀为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抽排装置、加压装置以及自动脱水装置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污水沉淀池内沉淀物的抽排装置以及与抽排装置通过管路联通的自动脱水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沉淀池压泥系统,由带搅拌单元的抽排装置将沉淀物进行搅拌后进行抽取,沉淀物进入自动脱水装置后进行脱水,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排放系统,分离后的固态物进入装车系统运出。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减少污泥、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杜绝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利于文明生产,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B01D29-82, B01D29-50, C02F11-12
【公开号】CN204550366
【申请号】CN201520149749
【发明人】孙业颜, 孙然
【申请人】徐州昂立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