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8873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人们对动、植物进行宏观观察的同时,还需要对生物进行解剖等实验,从而发现各类在结构上的相似与差异,找出这些门类的亲缘关系和历史发展。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后需要对实验器具进行清洗,将实验器具上残留的污垢等除去,保证实验器具的洁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以便更好地改善生物学实验器具清洗处理效果,方便根据需要更好地改善生物学器具的清洗处理,使用方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包括左立柱,左立柱右侧下部设置有搅拌腔,搅拌腔上部左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左侧连接有进液腔,搅拌腔右侧连接有排液管,搅拌腔上部右侧设置有增压栗,增压栗下部连接有抽液管,抽液管下部连接有过滤器,增压栗上部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上部连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液管;左立柱左侧下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第一电动马达右侧连接有第一马达轴,第一马达轴侧面设置有螺旋叶片;左立柱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马达,第二电动马达右侧连接有第二马达轴,第二马达轴上设置有多个存放腔,存放腔下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下部均连接有多个弹簧,存放腔上部均设置有盖板,盖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销。
[0006]进一步地,搅拌腔上部右侧连接有用于支撑出液腔的右立柱,右立柱中间位置设置有轴承,第二马达轴穿过轴承设置。
[0007]进一步地,出液腔上部设置有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左侧连接有供风管,供风管下部与出液腔左侧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左立柱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支撑板下部设置有下液腔,下液腔下部与搅拌腔上部相连接。
[0009]该装置中,将清洗液倒入进液腔,清洗液从进液管进入搅拌腔内备用。将生物学实验器具放入存放腔内,再将盖板盖在存放腔上,并利用固定销对盖板进行固定。利用弹簧的弹性支撑支撑板,利用支撑板和盖板将实验器具固定,避免实验器具在存放腔内晃动。启动第一电动马达,第一马达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利用螺旋叶片将搅拌腔内清洗液搅拌均匀。打开增压栗使其开始运行,将搅拌腔内的清洗液抽入抽液管,利用过滤器对清洗液进行过滤,保持清洗液的洁净。打开过滤器右侧的阀门开关,清洗液从供液管进入出液腔,再从出液管流出。清洗液从盖板上的通孔进入存放腔,使实验器具浸泡在清洗液中,将实验器具上的污垢除去。启动第二电动马达,第二马达轴带动存放腔转动,使存放腔翻转。存放腔内的清洗液从盖板上的通孔流出,落在过滤板上。利用过滤板对清洗液进行过滤,将清洗液中的杂质挡在过滤板上,干净的清洗液则从过滤孔进入下液腔,再回到搅拌腔内继续使用。当清洗液多次使用清洗效果下降后,打开排液管上的阀门开关,清洗液从排液管排出进行处理。启动第二电动马达,第二马达轴再次带动存放腔转动。打开空气加热器,利用空气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关闭出液腔右侧的阀门开关,再打开供风管上的阀门开关,热空气从供风管进入出液腔,再从出液管吹出,对下方存放腔内的实验器具进行干燥处理。
[0010]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地针对生物学实验器件进行清洗处理,改善了清洗处理效果,方便根据需要更好地开展清洗处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电动马达;2、进液腔;3、左立柱;4、第二电动马达;5、弹簧;
6、固定销;7、供风管;8、盖板;9、出液腔;1、存放腔;11、第一马达轴;12、螺旋叶片;13、进液管;14、空气加热器;15、右立柱;16、第二马达轴;17、供液管;18、轴承;19、抽液管;20、过滤板;21、增压栗;22、支撑板;23、过滤孔;24、下液腔;25、出液管;26、搅拌腔;27、过滤器;28、
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1所示的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包括左立柱3,左立柱3右侧下部设置有搅拌腔26,搅拌腔26上部左侧连接有进液管13,进液管13左侧连接有进液腔2,搅拌腔26右侧连接有排液管28,搅拌腔26上部右侧设置有增压栗21,增压栗21下部连接有抽液管19,抽液管19下部连接有过滤器27,增压栗21上部连接有供液管17,供液管17上部连接有出液腔9,出液腔9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液管25;左立柱3左侧下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I,第一电动马达I右侧连接有第一马达轴11,第一马达轴11侧面设置有螺旋叶片12;左立柱3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马达4,第二电动马达4右侧连接有第二马达轴16,第二马达轴16上设置有多个存放腔10,存放腔10下部均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下部均连接有多个弹簧5,存放腔10上部均设置有盖板8,盖板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销6。搅拌腔26上部右侧连接有用于支撑出液腔9的右立柱15,右立柱15中间位置设置有轴承18,第二马达轴16穿过轴承18设置。出液腔9上部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4,空气加热器14左侧连接有供风管7,供风管7下部与出液腔9左侧相连接。左立柱53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过滤孔23,支撑板20下部设置有下液腔24,下液腔24下部与搅拌腔26上部相连接。
[0015]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将清洗液倒入进液腔2,清洗液从进液管13进入搅拌腔26内备用。将生物学实验器具放入存放腔10内,再将盖板8盖在存放腔10上,并利用固定销6对盖板8进行固定。利用弹簧5的的弹性支撑支撑板22,利用支撑板22和盖板8将实验器具固定,避免实验器具在存放腔10内晃动。启动第一电动马达I,第一马达轴11带动螺旋叶片12转动,利用螺旋叶片12将搅拌腔26内清洗液搅拌均匀。打开增压栗21使其开始运行,将搅拌腔26内的清洗液抽入抽液管19,利用过滤器27对清洗液进行过滤,保持清洗液的洁净。打开过滤器27右侧的阀门开关,清洗液从供液管17进入出液腔9,再从出液管25流出。清洗液从盖板8上的通孔进入存放腔10,使实验器具浸泡在清洗液中,将实验器具上的污垢除去。启动第二电动马达4,第二马达轴16带动存放腔10转动,使存放腔1翻转。存放腔10内的清洗液从盖板8上的通孔流出,落在过滤板20上。利用过滤板20对清洗液进行过滤,将清洗液中的杂质挡在过滤板20上,干净的清洗液则从过滤孔23进入下液腔24,再回到搅拌腔26内继续使用。当清洗液多次使用清洗效果下降后,打开排液管28上的阀门开关,清洗液从排液管28排出进行处理。启动第二电动马达4,第二马达轴16再次带动存放腔10转动。打开空气加热器14,利用空气加热器14对空气进行加热。关闭出液腔9右侧的阀门开关,再打开供风管7上的阀门开关,热空气从供风管7进入出液腔9,再从出液管25吹出,对下方存放腔10内的实验器具进行干燥处理。
[001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柱,所述左立柱右侧下部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上部左侧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左侧连接有进液腔,所述搅拌腔右侧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搅拌腔上部右侧设置有增压栗,所述增压栗下部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下部连接有过滤器,所述增压栗上部连接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上部连接有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液管;所述左立柱左侧下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所述第一电动马达右侧连接有第一马达轴,所述第一马达轴侧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左立柱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马达,所述第二电动马达右侧连接有第二马达轴,所述第二马达轴上设置有多个存放腔,所述存放腔下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部均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存放腔上部均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上部右侧连接有用于支撑出液腔的右立柱,所述右立柱中间位置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马达轴穿过轴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上部设置有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左侧连接有供风管,所述供风管下部与出液腔左侧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支撑板下部设置有下液腔,所述下液腔下部与搅拌腔上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学实验器件清洗处理装置,包括左立柱,左立柱右侧下部设置有搅拌腔,搅拌腔上部左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左侧连接有进液腔,搅拌腔右侧连接有排液管,搅拌腔上部右侧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下部连接有抽液管,抽液管下部连接有过滤器,增压泵上部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上部连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液管;左立柱左侧下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马达,第一电动马达右侧连接有第一马达轴,第一马达轴侧面设置有螺旋叶片。该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地针对生物学实验器件进行清洗处理,改善了清洗处理效果,方便根据需要更好地开展清洗处理,使用方便。
【IPC分类】B08B3/14, B08B3/10, B08B3/04
【公开号】CN205200052
【申请号】CN201520895845
【发明人】李雪琳
【申请人】巴罗克(济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