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962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调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烹调设备。
中国人喜欢吃烤羊肉串,或油炸食品,因此沿街叫卖的烤羊肉串的生意很红火。而油炸或碳火烤炉产生出大量油烟,污染了空气和环境,因而,在治理整顿城市环境的现在,尤其是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的今天,这些冒黑烟的烹调移动车受到限制或明令禁止。是否既能让人们享受煎、炸、烹、炒、烤或烧的各种美味,又能不造成空气污染呢,这正是本发明人所关注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它可使炉灶产生的油烟经设置在移动房内的油烟处理装置处理,排出时不造成空气污染,本设备且可以移动、干净、卫生、遮风挡雨。
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它包括碱水供液箱、碱水泵、碱水阀门、碱水供液管、过滤箱和碱水回液管,并依次连接形成回路;它还包括风机、灶台、碱气淡化系统和五面封闭或六面封闭的移动房;所述碱水供液箱内部盛有碱性溶液,在箱体的上部设有投料口,在箱体的下部设有排出口;所述碱水泵设置在碱水供液箱的外侧壁上,由支架支承;所述碱水供液管的一端通过碱水阀门与碱水泵连接,另一端与过滤箱内部的喷淋器连接;所述过滤箱一端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油烟进口,另一端的侧面或顶面设有净化气出口,过滤箱的内部上层设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由若干个设有多个喷淋孔的喷淋管连接组成,喷淋器的进口与碱水供液管相连,碱水回液管的一端与过滤箱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与碱水供液箱连通;所述碱水供液箱设置在灶台的下方,所述过滤箱设置在移动房的顶面上;所述移动房下部设有轮子,侧面设有窗户,另一侧面设有门,房顶向上凸起形成油烟进风道。
上述方案中,碱气淡化系统包括淡水供液箱、淡水泵、淡水阀门、淡水供液管、淡水喷淋器、排风道、挡水板和淡水回液管;所述淡水供液箱内部盛有淡水,其上部设有注水孔;所述淡水泵设置在淡水供液箱的外侧壁上,由支架支承;所述淡水供液管的一端通过淡水阀门与淡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淡水喷淋器连接;所述淡水喷淋器设置在排风道的出口附近的上面;所述排风道倾斜设置,排风道的入口接所述过滤箱的净化气出口,排风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方设置挡水板,凹槽底部与所述淡水回液管的入口相连,淡水回液管的出口与淡水供液箱连通;所述淡水供液箱设置在灶台下方;所述风机设置在排风道的出口。
上述方案中,移动房的侧壁是透明材料制作的,可以使人们看到厨师的操作。
上述方案中,灶台是可以进行煎、炸、烹、炒、烤或烧的灶台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方案中,灶台旁边还设有食物展示柜或冷柜。
本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打开泵,开启阀门,供液箱内上层的碱性溶液经供液管进入过滤箱中的喷淋器内,再经回液管返回到供液箱内,形成液体循环。油烟从油烟进口排入后,必须经过过滤箱内喷淋器产生的碱性溶液水幕区域,方可从净化气出口排出。带着油烟中有害物质的溶液返回供液箱,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当箱体内反应沉淀物达到一定比例时,通过排出口排出沉淀物,供液箱再补充新的碱性溶液。
由于过滤箱的净化气出口排出的气体可能带有少量碱性,经排风道排出时,一部分冷凝回到过滤箱;另一部分在排风道出口处,遇淡水喷淋,由于碱极易溶于水,随喷淋的水经淡水回液管回到淡水供液箱内。
本设备采用了喷淋沉降的物理方法和油烟与碱性溶液反应的化学方法,通过吸收和吸附作用,使厨房排出的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反应后沉淀在供液箱的下部,从厨房的排风道出口排出的是无污染的气体,有效地解决了餐馆厨房的油烟造成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一大环保难题。
本发明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可降温、阻燃,避免火灾;油烟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植物油、动物油和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香烃等为易燃物,当高温油烟排入本装置时,在过滤箱内受到喷淋,快速降温,使易燃物沉降,可有效避免油烟引起的火灾。
2、高效率地除烟、除油;由于喷淋器循环喷出的高速、雾状反应溶液与油烟密切接触,液滴与油烟惯性碰撞,使油烟附着在液滴上,油烟中的有害气体会直接与液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盐后沉淀;而油烟中的油脂类物质会在反应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皂化物。存在于石油燃料中的多环芳香烃,是有机有毒气体,一般不易去除,但在本装置中可与油脂的皂化物发生有机反应,得以有效去除。本装置对二氧化硫的脱除率为95%以上,对氮氧化物的脱除率为50~60%,对油脂的脱除率为95%,对多环芳香烃的脱除率为90%,对颗粒物的脱除率为90%以上。肉眼观察,本装置油烟入口处还是滚滚黑烟,净化气出口处已是白色水蒸汽了。避免了空气污染,净化了周围环境。
3、无二次污染,反应沉淀物中甘油和皂化物,可作洗涤用品厂的生产原料,可直接回收利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害的盐类和可降解的无毒害物质,因此,无二次污染问题;且反应沉淀物中甘油和皂化物可以作洗涤用品厂的生产原料,直接回收利用,可变废为宝,经济实惠。而最底部的沉渣,可转化为高效、无毒的肥料。
4、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适应性广泛,便于推广;由于过滤箱与供液箱的分离,将不易出现故障的、体积较小的过滤箱安装于灶台之上,避免了不安全因素;而将需要日常维护、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供液箱放置在便于维修的地方,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5、增加设置了碱气淡化系统,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新的碱气污染。
6、移动房透明可见,顾客可直接观察到里面展示柜中的食物和厨师的操作,买得放心,生意容易红火。
7、移动方便,能遮风挡雨,干净卫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厨房油烟处理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碱水供液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淡水供液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过滤箱去掉排风道的俯视图。
图1至图6示出本发明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的构造。参照附图。本发明包括风机101、灶台102、五面封闭(除底面)或六面封闭(底面开设进气口)的移动房100和碱气淡化系统103;还包括碱水供液箱2、碱水泵1、碱水阀门3、碱水供液管4、过滤箱5和碱水回液管6,并依次连接形成回路。供液箱2内部盛有碱性溶液7,在箱体的上部设有投料口21,在箱体的下部设有排出口22;泵1设置在供液箱2的外侧壁上,由支架8支承;供液管4的一端通过阀门3与泵1连接,另一端与过滤箱5内部的喷淋器9连接;过滤箱5一端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油烟进口51,另一端的侧面或顶面设有净化气出口52,过滤箱5的内部上层设有喷淋器9;喷淋器9由若干个设有多个喷淋孔的喷淋管连接组成,喷淋器9的进口与供液管4相连;回液管6的一端与过滤箱5的下部连通,回液管6的另一端与供液箱2连通。碱水供液箱设置在灶台102的下方,过滤箱5设置在移动房100的顶面上;移动房100下部设有轮子104,侧面设有窗105,另一侧面设有门106,房顶向上凸起形成油烟进风道107。
碱气淡化系统包括淡水供液箱17内部盛有淡水19(实际一开始是清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淡水变成淡淡的碱水),其上部设有注水孔171;淡水泵18设置在淡水供液箱17的外侧壁上,由支架8支承;淡水供液管82的一端通过淡水阀门81与淡水泵18连接,另一端与淡水喷淋器83连接;淡水喷淋器83可以由多个喷淋管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喷头组成,淡水喷淋器83设置在排风道84的出口附近的上面;排风道84倾斜设置,排风道84的入口接过滤箱的净化气出口52,排风道84上设有凹槽841,凹槽上方设置挡水板85,以防喷淋的水流回过滤箱5,凹槽底部与淡水回液管86的入口相连,淡水回液箱86的出口与淡水供液箱17连通。
为增加油烟与碱液碰撞的机会,提高物理吸附效果,可以在过滤箱5内设置折流板10,折流板10设置在喷淋器9的下方,可以固定在箱体侧壁上。折流板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根据排入油烟的多少和箱体大小来确定。折流板10可以倾斜设置,其与垂直面夹角为1°~15°左右。折流板10可以是平面形,也可以是弧面形,后者如图4中虚线所示。
为观察供液箱2内反应液的沉淀情况,可以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液视镜11。液视镜11可以采用一个液面观察管,设置在箱体的外部,类似锅炉上采用的水面观察管的结构;液视镜11还可以采用在箱体上开设一个孔,镶嵌一个透明片的结构,透明片可以是有机玻璃片、玻璃片;孔可以是长方形孔,孔的位置、高度要合适,如图2所示。当观察对较多的反应后生成的絮状物时,可以及时排出和清理。
为挡住供液箱2内絮状沉淀物进入泵1,在箱体的液体出口处设置一个过滤网12。
还可以在供液箱2的排出口22处设有一排出阀13。
供液箱2的底部可以呈平面形,如图2所示,也可以呈斜面形或呈倒锥形,采用后者时,排出口22应设置在箱体底部最低处,以利沉淀物的排出。通过投料口21可补充水和碱。
供液箱2内设有浮球阀26,以控制箱内水位。
为避免过滤箱5的底面被喷淋液体敲打后发出很响的声音,过滤箱5的底部保留一点喷淋下来的液体,回液管6入口可以设置在距底面高出一段距离的位置。为使过滤箱5中液体排空,可以在过滤箱的底部设置一个回流弯管14和阀门15,回流弯管14与回液管6相通。
排风道84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夹角为5°~20°左右。
碱水供液箱2和淡水供液箱17可以合制成一个箱体,中间设有隔板,碱性溶液7和淡水19分开放置。无论箱体分开或合起来,碱水供液箱2和淡水供液箱17之间都可以设有连接管20和阀门25,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淡水19注入碱水供液箱2内继续使用。
灶台102可以进行煎、炸、烹、炒、烤或烧的灶台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灶台102旁边设有食物展示柜或冷柜108。
碱水供箱液2中的反应溶液是碱性溶液,可用苛性碱如氢氧化纳、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与水配制成;配制后溶液的PH值达到11-13左右,以PH值是13为最佳。为保持碱性溶液的浓度,碱从投料口21处投入箱体内。
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碱水供液箱2中的液体分出四层,从上至下依次是碱性溶液、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无机盐沉淀物、皂化反应的生成的甘油和皂化物、沉渣,从液视镜11可观察到絮状沉淀物和沉淀,以确定何时清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碱水供液箱、碱水泵、碱水阀门、碱水供液管、过滤箱和碱水回液管,并依次连接形成回路;它还包括风机、灶台、碱气淡化系统和五面封闭或六面封闭的移动房;所述碱水供液箱内部盛有碱性溶液,在箱体的上部设有投料口,在箱体的下部设有排出口;所述碱水泵设置在碱水供液箱的外侧壁上,由支架支承;所述碱水供液管的一端通过碱水阀门与碱水泵连接,另一端与过滤箱内部的喷淋器连接;所述过滤箱一端的顶面或侧面设有油烟进口,另一端的侧面或顶面设有净化气出口,过滤箱的内部上层设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由若干个设有多个喷淋孔的喷淋管连接组成,喷淋器的进口与碱水供液管相连,碱水回液管的一端与过滤箱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与碱水供液箱连通;所述碱水供液箱设置在灶台的下方,所述过滤箱设置在移动房的顶面上;所述移动房下部设有轮子,侧面设有窗户,另一侧面设有门,房顶向上凸起形成油烟进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气淡化系统包括淡水供液箱、淡水泵、淡水阀门、淡水供液管、淡水喷淋器、排风道、挡水板和淡水回液管;所述淡水供液箱内部盛有淡水,其上部设有注水孔;所述淡水泵设置在淡水供液箱的外侧壁上,由支架支承;所述淡水供液管的一端通过淡水阀门与淡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淡水喷淋器连接;所述淡水喷淋器设置在排风道的出口附近的上面;所述排风道倾斜设置,排风道的入口接所述过滤箱的净化气出口,排风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方设置挡水板,凹槽底部与所述淡水回液管的入口相连,淡水回液管的出口与淡水供液箱连通;所述淡水供液箱设置在灶台下方;所述风机设置在排风道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房的侧壁是透明材料制作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灶台是可以进行煎、炸、烹、炒、烤或烧的灶台之一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旁边还设有食物展示柜或冷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它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折流板,折流板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内喷淋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它还设有一个液视镜,液视镜设置在所述碱水供液箱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它还设有一个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碱水供液箱内的液体出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它还设有一个排出阀,排出阀设置在所述碱水供液箱下部的排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水供液箱的底部呈平面形、斜面形或倒锥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一个回流弯管和阀门,回流弯管与所述碱水回液管相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水供液箱内或淡水供液箱内设置浮球阀。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折流板为平面形或弧面形。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13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折流板倾斜设置,其与垂直面夹角为1°~15°。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液视镜是在箱体外部设置一个液面观察管,或在箱体上开设一个孔,镶嵌透明片。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排风道与水平面夹角为5°~20°。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水供液箱和淡水供液箱合制成一个箱体,中间设有隔板。
18.根据权利要求2或17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水供液箱和淡水供液箱之间设有连接管和阀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性溶液采用苛性碱与水配制,所述苛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19所述的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为11~1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油烟污染的烹调移动设备。它包括:碱水供液箱、碱水泵、碱水阀门、碱水供液管、过滤箱和碱水回液管,并依次连接形成回路;还包括:风机、灶台、碱气淡化系统和五面或六面封闭的移动房。其优点是:可使炉灶产生的油烟经厨房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无污染地排出;且可以移动,干净卫生,遮风挡雨。
文档编号B01D53/56GK1345622SQ0012960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9日
发明者洪勇航, 罗建民 申请人:洪勇航, 罗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