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353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板式塔的塔盘构件-塔板,属于化工板式塔 的塔盘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塔板是化工板式塔内的重要塔盘构件,现有塔板的常见结构一般是
在耀:板上由溢流堰板(进液堰板和降液堰板)分隔成受液区、降液区和 气液接触区,受液区与降液区一般彼此分开(如分布于塔板两侧),气液 接触区 一般位于受液区和降液区之间,在气液接触区的塔板上设有用于 液相与气相进行传质的气液接触传质件(如泡罩或浮阀等)。现有塔板使 用时,液流从上层耀:板落入下层塔板一侧的受液区内,积满后溢流并以 一定液面高度平铺流过气液接触区,再从降液区落入再下层的塔板,如 此反复液流自上而下逐层流过各层塔板;同时,上升的气流通过各层塔 板的气液接触传质件与塔板上流过的液流进行气液接触传质。塔板上气 液接触区的液流量(塔板有效持液量)和气流量(塔板有效通气量)决 定了整个塔板气液接触传质的效率。
据申请人所知,现有塔板一般是通过升高溢流堰板的高度来提高流 过气液接触区的液面高度,从而提高塔板有效持液量,但这样会带来气 流的上升阻力增大(即气流压降增大);同时,因气液接触区面积有限也 难以通过增加气液接触传质件来提高气流量。此外,现有塔板的液流只 是从其一侧平铺流过整个塔板气液接触区,因此有效流程短,导致气液
4妄触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不增加塔板液面高度(即 不增加气流压降),而能大幅增加塔板持液量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持液量 低压降塔板,包括塔板体,所述塔板体上的一侧由溢流堰板分隔形成有
彼此相邻的受液区和降液区,其上相对另一侧制有凹陷的沉降槽;所述
塔板体上在溢流堰板与沉降槽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液接触区,所述第一气 液接触区设有第一气液接触传质件和将第一气液接触区分隔的导流隔堰 板。
这样在使用中,液流在塔板体上,先从受液区溢流后沿导流隔堰板 一侧流过塔板体上表面后流入沉降槽,积满沉降槽后再溢流后并沿导流 隔堰板另一侧反向流过塔板体上表面,最后到达降液区后流出。当多层 塔板体使用时,将相邻的上层塔板体的受液区和下层塔板体的降液区彼 此对4矣即可。
由此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相比现有各种塔
板具有 一、由于液流在沉降槽内形成暂存,延緩了液流在塔板体上的 流动时间,同时实现在不增加塔板体表面液面高度的情况下增加塔板体 表面的持液量(也可以理解为在不增加塔板体表面持液量的情况下降低 塔板体表面的液面高度,即减少气流压降);二、受液区和降液区在塔板 同 一侧,减少该两区在塔板上的占用面积,相应可增加气液接触区的面 积;三、液流在塔板体表面形成回转,进一步增加液流的流程和流动时 间。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大持液量塔板可延长气液接触时间和接触量, 并降低气流压降,从而提高气液接触传质的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沉降槽内设有第二气液接触传质件并 形成第二气液接触区。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可以进一步增加气液接触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大持液量低压降塔^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如


图1所示,包括塔板体1,在塔板 体1上的一侧由溢流堰板分隔形成有彼此相邻的受液区2和降液区3,在 塔板体1上相对另一侧制有凹陷的沉降槽4。塔板体1上在溢流堰板与沉 降槽4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液接触区5,在第一气液接触区5设有第一气液 接触传质件6和将第一气液接触区5分隔的导流隔堰板7。
溢流堰板包括设于塔板体1上表面并彼此相交的第 一进液溢流堰板8 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9、设于塔板体上1上表面并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 平行连接的出液溢流堰板10。受液区2是由塔板体1上表面、第一进液 溢流堰板8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9围成,降液区3是由出液溢流堰板10 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9围成。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的高度小于第二进液 溢流堰板9的高度,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的高度与出液溢流堰板10的高 度基本相等。导流隔堰板7的一端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和第二进液溢 流堰板9的相交处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沉降槽4上方。
使用前,先将相邻安装的上层塔板体1的受液区2和下层塔板体1 的降液区3彼此对接,即可构成多层塔板体进行使用。使用时,液流从 上层塔板体1的降液区3经降液管落入下层塔板体1的受液区2内,积 满受液区2后溢流并沿导流隔堰板7 —侧流过塔板体1上表面后流入沉 降槽4,积满沉降槽4后再溢流并沿导流隔堰板7另一侧反向流过塔板体1上表面,最后到达降液区3后流出。液流从受液区2沿导流隔堰板7 — 侧流过和沿导流隔堰板7另一侧反向流过塔板体1上表面时,液流与气 流在第一气液接触区5发生第一气液接触传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结构基 本相同,所不同的是1)导流隔堰板7与第二进液溢流堰板9合为一体; 2 )在沉降槽4内设有第二气液接触传质件11并形成第二气液接触区12。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以外所不同的是液流在沉降 槽4内流动时也产生气液接触传质,即在第二气液接触区12产生第二气液 接触传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如图3所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 的改进,其与实施例一结构所不同的是1)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和第二 进液溢流堰板9分别向上延伸并在受液区2形成高位进液围堰,同时第 二进液溢流堰板9和出液溢流堰板10分别向下延伸并向内弯折并在降液 区3形成缩口的短降液管,其中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上沿到出液溢流 堰板10下沿的高度小于相邻两层塔板体1的间距,第二进液溢流堰板9 上沿至其下沿的高度大于相邻两层塔板体1的间距,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 的高度大于出液溢流堰板10在塔板体1上的高度;2 )在沉降槽4内设 有第二气液接触传质件11并形成第二气液接触区12。
使用前,先将相邻安装的下层塔板体1降液区3的短降液管插入上 层塔板体1受液区2的高位进液围堰内,即可构成多层塔板体进行使用。 本实施例使用过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如图4所示,是在实施例三基础上的 改进,其与实施例三结构所不同的是沉降槽4只占塔板体1上另一侧的一部分,即沉降槽4的容积减小。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适用于
液流量相对气流量'J、时的情况。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如图5所示,是在实施例三基础上的 改进,其与实施例三结构所不同的是在沉降槽4内设有挡板13,挡板13 的上沿高于沉降槽4的上沿,挡板l 3的下沿与沉降槽4内底部留有间隙。
这样,可以在使用中提高沉降槽4内积存液体的流动性,避免沉降槽 4内产生液体积存死区。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如图6所示,是在实施例五基础上的 改进,其与实施例五结构所不同的是挡板13的底边制有梳齿状缺口14。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沉降槽4内积存液体的流动性,并改善液流形 态,从而利于沉降槽4内的气液接触传质。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可以想到的是l)溢流堰板 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比如其中的第 一进液溢流堰板也可以与出液 溢流堰板10合为一整体,又如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 9也可以斜向相交,再如出液溢流堰板10也可以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8 不平行相连接,只要溢流堰板在塔板体的 一侧分隔形成相邻的受液区和 降液区即可;2 )导流隔堰板的一端也可以只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相连接, 或者导流隔堰板7与第二进液溢流堰板9合为一体;3 )上述实施例中的 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等等。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包括塔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板体上的一侧由溢流堰板分隔形成有彼此相邻的受液区和降液区,其上相对另一侧制有凹陷的沉降槽;所述塔板体上在溢流堰板与沉降槽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液接触区,所述第一气液接触区设有第一气液接触传质件和将第一气液接触区分隔的导流隔堰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 降槽内设有第二气液4妄触传质件并形成第二气液接触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溢 流堰板包括设于塔板体上表面并彼此相交的第 一进液溢流堰板和第二进 液溢流堰板、设于塔板体上上表面并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平行连接的出 液溢流堰板,所述受液区是由塔板体上表面、第一进液溢流堰板和第二 进液溢流堰板围成,所述降液区是由出液溢流堰板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 围成,所述第一进液溢流堰板的高度小于第二进液溢流堰板的高度,所 述第一进液溢流堰板的高度与出液溢流堰板的高度基本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流隔堰板的一端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的相交处相连 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沉降槽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流隔堰板的一端与第一进液溢流堰板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沉降槽上 方。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流隔堰板与第二进液溢流堰板合为 一体。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进液溢流堰板和第二进液溢流堰板分别向上延伸并在受液区形成高位进液围堰,所述第二进液溢流堰板和出液溢流堰板分别向下延伸并向内 弯折并在降液区形成绵口的短降液管,所述第一进液溢流堰板上沿到出 液溢流堰板下沿的高度大于相邻两层塔板体的间距,所述第二进液溢流 堰板上沿至其下沿的高度大于相邻两层塔板体的间距,所述第 一进液溢 流堰板的高度大于出液溢流堰板在塔板体上的高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 降槽只占塔板体上另一侧的一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 降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沿高于沉降槽的上沿,其下沿与沉降槽 内底部留有间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挡板的底边制有梳齿状缺口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属于化工板式塔的塔盘构件技术领域。该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包括塔板体,所述塔板体上的一侧由溢流堰板分隔形成有彼此相邻的受液区和降液区,其上相对另一侧制有凹陷的沉降槽;所述塔板体上在溢流堰板与沉降槽之间形成有第一气液接触区,所述第一气液接触区设有第一气液接触传质件和将第一气液接触区分隔的导流隔堰板。该大持液量低压降塔板在不增加气流压降的情况下,能大幅增加塔板的有效持液量。
文档编号B01D3/18GK201375830SQ20082023825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明 刘, 松 秦 申请人:松 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