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9779阅读:1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滤塔,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物滴滤塔通常为露天布置,地下混凝土结构支撑,滴滤塔内通常采用木屑、树皮等作为填料,虽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长期运行出现腐烂、填料层阻力增加、处理效率降低、滴滤塔内部杂草覆盖、需要人工经常翻动等问题。现存的生物滴滤塔除臭技术就是基于此传统生物滴滤塔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其他公司将该生物滴滤塔做成各类材质、密闭且可移动的塔体,在塔体内添加生物填料,并且增加喷淋加湿装置,形成了一套生物滴滤除臭系统。现有的生物滴滤除臭系统存在以下不足填料使用寿命短,一般乱堆式填料使用年限为2 3年;由于在生物滴滤塔内部,更换填料很困难,并且更换填料后,生物菌种势必要重新培养,在培养期间,除臭设备无法满负荷运行,除臭效率也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填料压损大,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填料板结,阻力变化迅速,最大可达到500 900pa/m ;占地面积大,由于填料压损过大,在动力风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无法往的空设计,因此只能往平面设计;所需风机功率大,耗电量大,运行费用大,由于填料压损过大,处理大风量气体时,只能采用高压风机;从底部进气,填料堆放高度受到限制,只能处理小气量的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生物滴滤除臭系统存在的生物填料的使用寿命短、填料的堆放高度低、生物滴滤塔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大以及处理能力低、荷载小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的中部贯穿有穿孔布气管,所述穿孔布气管的一端和塔体的内部相连,另一端为进气口,所述穿孔布气管的上方具有第一布气承托板,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上堆放有多个第一填料分装箱,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的上方设置有加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的上方为第一出气口 ;所述穿孔布气管的下方具有第二布气承托板,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上堆放有多个第二填料分装箱,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的下方为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装有循环液,所述塔体侧壁位于第二布气承托板下方且正对储液槽处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生物滴滤塔所采用的填料经过验证可以保证10年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经常更换填料产生的费用及工时等;本实用新型新型生物滴滤塔可以使生物滴滤塔设备高度增大到原设备的四倍,可以大幅度节约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风压,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生物滴滤塔的处理能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塔体侧壁位于第一填料分装箱上方处设置有观察口。进一步,所述穿孔布气管上具有多个出气孔。
3[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通过其下方的三角不锈钢支托架固定在塔体内部。进一步,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通过其下方的玻璃钢管支撑件固定在塔体内部。进一步,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和第二填料分装箱的结构相同,均为玻璃钢格栅板制成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和第二填料分装箱内均为树皮填料层和火山岩填料层交替设置的多层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生物滴滤塔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生物滴滤塔的内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填料分装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填料分装箱的内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新型生物滴滤塔所采用的填料为有机和无机混合填料,有机填料采用腐殖树皮,无机填料采用火山岩填料,有机和无机的比值为1 4,均勻搭配,在填料分装箱内首先铺一层厚IOOmm的火山岩填料,再铺一层厚30mm的树皮,这样可以防止填料板结下塌, 减小填料的阻力和压损。规整好填料装进填料箱以后,再按一箱一箱的装进生物滴滤塔,这样填料堆放高度可以达4米高。同时生物滴滤塔的进气管从中部进气,再向两头分布进入填料层,这样可以避免填料高度带来的大压损和阻力,降低风机的风压和功率,处理荷载大大提高。如图1及2所示,新型生物滴滤塔的中部贯穿有穿孔布气管7,所述穿孔布气管7 的一端和塔体的内部相连,另一端为进气口 3,所述穿孔布气管7的上方具有第一布气承托板6,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6上堆放有多个第一填料分装箱15,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5的上方设置有加湿系统4,所述加湿系统4的上方为第一出气口 1 ;所述穿孔布气管7的下方具有第二布气承托板8,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8上堆放有多个第二填料分装箱16,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8的下方为储液槽14,所述储液槽14内装有循环液,所述塔体侧壁位于第二布气承托板8下方且正对储液槽14处设置有第二出气口 10。进一步,所述塔体侧壁位于第一填料分装箱15上方处设置有观察口 2。所述加湿系统4包括喷淋管和喷头,所述喷淋管通过池壁用三角支架支撑,直接在喷淋管上打眼,安装上喷头,然后用玻璃钢树脂糊紧,喷淋管材质为UPVC,喷头材质为PVC。所述穿孔布气管7上具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6通过其下方的三角不锈钢支托架5固定在塔体内部。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8通过其下方的玻璃钢管支撑件9 固定在塔体内部,玻璃钢管支撑件9和塔体内部的连接采用玻璃树脂紧固定。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6和第二布气承托板8均采用玻璃钢格栅板。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5和第二填料分装箱16分别直接有序地堆放在第一布气承托板6和第二布气承托板8上,无须固定, 堆放高度可达3米。如图3及4所示,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5和第二填料分装箱16的结构相同,均为玻璃钢格栅板11制成的尺寸为0. 5 X 0. 5 X 0. 5m的立方体结构,所述格栅密度为20 X 20mm, 通透性好,同时又防止复合填料透过格栅板而散落。所述玻璃钢格栅板11之间的连接用玻璃钢树脂固定,然后再用钢丝加固。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5和第二填料分装箱16内均为树皮填料层12和火山岩填料层13交替设置的多层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滴滤塔的中部贯穿有穿孔布气管(7), 所述穿孔布气管(7)的一端和塔体的内部相连,另一端为进气口(3),所述穿孔布气管(7) 的上方具有第一布气承托板(6),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6)上堆放有多个第一填料分装箱 (15),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 的上方设置有加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4)的上方为第一出气口(1);所述穿孔布气管(7)的下方具有第二布气承托板(8),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 (8)上堆放有多个第二填料分装箱(16),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8)的下方为储液槽(14), 所述储液槽(14)内装有循环液,所述塔体侧壁位于第二布气承托板(8)下方且正对储液槽 (14)处设置有第二出气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侧壁位于第一填料分装箱(1 上方处设置有观察口 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布气管(7)上具有多个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气承托板(6)通过其下方的三角不锈钢支托架(5)固定在塔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气承托板(8)通过其下方的玻璃钢管支撑件(9)固定在塔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滴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5)和第二填料分装箱(16)的结构相同,均为玻璃钢格栅板(11)制成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填料分装箱(1 和第二填料分装箱(16)内均为树皮填料层(1 和火山岩填料层(1 交替设置的多层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滴滤塔。所述生物滴滤塔的中部贯穿有穿孔布气管,穿孔布气管的一端和塔体的内部相连,另一端为进气口,穿孔布气管的上方具有第一布气承托板,第一布气承托板上堆放有多个第一填料分装箱,第一填料分装箱的上方设置有加湿系统,加湿系统的上方为第一出气口;穿孔布气管的下方具有第二布气承托板,第二布气承托板上堆放有多个第二填料分装箱,第二布气承托板的下方为储液槽,储液槽内装有循环液。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生物滴滤塔所采用的填料经过验证可以保证10年的使用寿命;可以使生物滴滤塔设备高度增大到原设备的四倍,可以大幅度节约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风压,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生物滴滤塔的处理能力。
文档编号B01D53/84GK202006083SQ20112007171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李莹 申请人:北京朗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