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63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属于一种全新的进气系统连接底座总成设计,应用于J6换代车的进气系统的开发设计。
背景技术
在J6换代车进气系统的开发设计中,车辆行驶过程中进气道总成与其他部件之间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为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进气系统密封严密,采用连接底座和柔性连接软管相互配合的结构。但在雨天行驶时,有部分雨水与吸入空气一起通过该连接底座进入到空气滤清器总成中造成滤芯表面浸湿,滤芯表面浸湿严重时会影响了空气滤清器的性能;并进一步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和油耗等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其利用离心原理将混入空气的雨水分离出来,并通过排水结构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由上壳体,旋流片,旋风筒,上壳体排水袋,下壳体,下壳体排水袋,固定支架组成, 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上端为进气口,上壳体内上端连接旋流片,下端为旋风筒,上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壳体的旋风筒的位置一侧连接上壳体排水袋,上壳体下端与下壳体密封连接,下壳体底端连接下壳体排水袋,下壳体一侧开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具有高效的雨水分离效果;有效的避免了雨水随空气进入到空气滤清器总成中浸湿滤芯表面,提高了进气系统的的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由上壳体1,旋流片2,旋风筒3,上壳体排水袋4,下壳体5,下壳体排水袋6,固定支架7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上端为进气口,上壳体1内上端连接旋流片2,下端为旋风筒3,旋风筒3的下端有凹槽,上壳体1 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7,旋风筒3的下端凹槽位置一侧连接上壳体排水袋4,上壳体1下端与下壳体5密封连接,下壳体 5底端连接下壳体排水袋6,下壳体5 —侧开有排气口。实施例如图1所示,当混入雨水的空气从连接底座的上壳体1上端吸入,在通过旋流片2时,在旋流片2的作用下,混合气体旋转起来,空气中的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旋风筒3的内壁,并在下端的凹槽内聚集通过侧面的上壳体排水袋4排出;当空气进入到带排水功能的下壳体5时,气流变向120度,这时气体中残余的雨水在惯性的作用下被甩到下壳体5的底部并通过下壳体排水袋6排出去。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由上壳体,旋流片,旋风筒,上壳体排水袋,下壳体,下壳体排水袋,固定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上端为进气口,上壳体内上端连接旋流片,下端为旋风筒,上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壳体的旋风筒的位置一侧连接上壳体排水袋,上壳体下端与下壳体密封连接,下壳体底端连接下壳体排水袋, 下壳体一侧开有排气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具有高效雨水分离能力的连接底座总成,由上壳体,旋流片,旋风筒,上壳体排水袋,下壳体,下壳体排水袋,固定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上端为进气口,上壳体内上端连接旋流片,下端为旋风筒,上壳体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壳体的旋风筒的位置一侧连接上壳体排水袋,上壳体下端与下壳体密封连接,下壳体底端连接下壳体排水袋,下壳体一侧开有排气口。其利用离心原理将混入空气的雨水分离出来,并通过排水结构排出。有效的避免了雨水随空气进入到空气滤清器总成中浸湿滤芯表面,提高了进气系统的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01D45/16GK202273784SQ20112037387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吕四化, 曹立新, 李国军, 肖鹏程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