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试样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试样盒。
背景技术:
通常科研人员在进行材料方面的科学研究时,经常需要对小型的试样进行电镜观察、电化学分析测试等各种观察和测试手段。小型的试样一般都放在封口试样袋中然后放置到干燥皿中。如果一次做几十个试样,则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在取样的过程中非常的繁琐,并且容易对试样的标号搞混,而产生不应当发生的失误,最后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影响试验的进度,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便携式试样盒,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使用干燥皿在试样中的局限性,而在日常的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弊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试样盒,结构简单,外形精美,便于在实验中取样和观察,而且便于携带,来解决现有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包括盒体,盒体的顶部安装有盒盖,其底部安装有底板,盒盖的四周设置有软像胶垫,底板上面平铺有便于干燥的二氧化硅颗粒,盒体内部放置有试样架,试样架的下方设置有隔板。进一步,所述的隔板上面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数量呈复数,透气孔在隔板上面平均分布。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样架和盒体之间采用可拆分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盒体内部为中空结构,盒体的形状呈长方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使用在实验室中,试样盒可以方便多次取样,便于观察和辨别,而且不会对试样的标号进行混淆,能够清晰的标识出来,确宝实验的准确性能,而且确宝了试样盒内部的干燥性能,及通风性,便于携带,实用性强,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试样盒结构示意图。图中1_盒盖,2-软像I父塾,3-试样架,4-盒体,5-透气孔,6-_■氧化娃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
图1 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包括盒体4,盒体4的顶部安装有盒盖I,其底部安装有底板,盒盖I的四周设置有软像胶垫2,底板上面平铺有便于干燥的二氧化硅颗粒6,盒体4内部放置有试样架3,试样架3的下方设置有隔板。另外,隔板上面开设有透气孔5,透气孔5的数量呈复数,透气孔5在隔板上面平均分布。试样架3和盒体4之间采用可拆分连接。盒体4内部为中空结构,盒体4的形状呈长方形。本实新型的使用过程为,盒体4采用树脂材料制作形成,其边长为30cm,而且分两层,底层放置二氧化硅颗粒6为干燥剂,两层间的隔板有均匀分布透气孔5,保证两层间空气流动的通畅,保证上层实验盒的干燥状态,上层的试样盒平均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间隔,一共36个正方形间隔,方形实验盒有实验盒盖,盒盖边缘下弯曲并带有软像胶垫2,用以盒盖I和盒体4的密封。本实用新型有效果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使用在实验室中,试样盒可以方便多次取样,便于观察和辨别,而且不会对试样的标号进行混淆,能够清晰的标识出来,确宝实验的准确性能,而且确宝了试样盒内部的干燥性能,及通风性,便于携带,实用性强,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盒体的顶部安装有盒盖,其底部安装有底板,盒盖的四周设置有软像胶垫,底板上面平铺有便于干燥的二氧化硅颗粒,盒体内部放置有试样架,试样架的下方设置有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上面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数量呈复数,透气孔在隔板上面平均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样架和盒体之间采用可拆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内部为中空结构,盒体的形状呈长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试样盒,包括盒体,盒体的顶部安装有盒盖,其底部安装有底板,盒盖的四周设置有软像胶垫,底板上面平铺有便于干燥的二氧化硅颗粒,盒体内部放置有试样架,试样架的下方设置有隔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使用在实验室中,试样盒可以方便多次取样,便于观察和辨别,而且不会对试样的标号进行混淆,能够清晰的标识出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能,而且确宝了试样盒内部的干燥性能,及通风性,便于携带,实用性强,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B01L9/00GK202893387SQ2012206387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邢士波, 李晓刚, 李丽, 董超芳, 苏霄, 骆鸿, 邹士文, 赵博, 李沛, 高书君 申请人:邢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