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101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酸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雾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易挥发性酸溶解金属时产生酸雾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化学法制备氧化物铟锡(ITO)纳米粉体的生产中,需要将原料金属铟用浓盐酸、浓硝酸或混合酸进行溶解,浓盐酸、浓硝酸或混合酸与金属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热量的作用下,浓酸会挥发成气态,与湿空气形成酸雾,进而扩散到空气中。酸雾对生产车间的环境污染较大,不仅腐蚀设备,而且对操作人员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行吸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净化酸雾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湿法”工艺,即用碱液或水吸收酸雾,但是传统的酸雾净化系统设备庞大、结构复杂,设备采购及维修成本很高。酸雾收集使用较大外动力,运行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酸雾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端设有抽风管,箱体内安插有多层过滤隔板,在箱体一侧设有一个连通金属酸溶系统的进风管,进风管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底部和顶部耐酸碱的循环水泵,箱体另一侧设有液位管。所述抽风管向外与抽风系统相连。所述过滤隔板上钻了若干个使酸雾能更好地被碱液吸收的小孔。在所述液位管的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的碱液加入口。在所述碱液加入口下端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碱液pH值的检测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占地面积小,所用材料均为PVC材质,设备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制作环保,使用稳定性好,维护简便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滤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过滤隔板,3-循环水泵,4-进风管,5-检测口,6-碱液加入口,7-液位管,8-抽风管,9-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5]参见图1和图2,一种酸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I,箱体I上端设有抽风管8,抽风管
8向外与抽风系统相连,箱体I内安插有多层过滤隔板2,所述过滤隔板2上钻了若干个使酸雾能更好地被碱液吸收的小孔9,在箱体I 一侧设有一个连通金属酸溶系统的进风管4,进风管4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I底部和顶部耐酸碱的循环水泵3,箱体I另一侧设有液位管7,在液位管7的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I的碱液加入口 6,在碱液加入口 6下端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碱液PH值的检测口 5。工作时,开启抽风系统和循环水泵3,金属酸溶系统中的酸雾是在抽风系统的作用下,从金属酸溶系统经进风管4进入箱体I底部,再从箱体I底部穿过过滤隔板2向箱体I顶部前行;碱液在循环水泵3及重力的作用下,经过喷淋后顺着过滤隔板2上的小孔9向底部顺流,在相邻过滤隔板2之间形成“水帘”;酸雾在从箱体I底部上升到箱体I顶部的过程中,与从箱体I顶部喷淋下来的碱液形成的“水帘”反复接触而被碱液吸收,洁净的空气则经抽风管8排入大气中。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占地面积小,所用材料均为PVC材质,设备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制作环保,使用稳定性好,维护简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酸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是:箱体上端设有抽风管,箱体内安插有多层过滤隔板,在箱体一侧设有一个连通金属酸溶系统的进风管,进风管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底部和顶部耐酸碱的循环水泵,箱体另一侧设有液位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风管向外与抽风系统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隔板上钻了若干个使酸雾能更好地被碱液吸收的小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液位管的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的碱液加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碱液加入口下端设有一个用于检测碱液PH值的检测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端设有抽风管,箱体内安插有多层过滤隔板,在箱体一侧设有一个连通金属酸溶系统的进风管,进风管下端设有一个连通箱体底部和顶部耐酸碱的循环水泵,箱体另一侧设有液位管。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占地面积小,所用材料均为PVC材质,设备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制作环保,使用稳定性好,维护简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D53/68GK203030178SQ20132000611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周贤界, 郑子涛, 许积文, 徐红星, 王磊, 陈常清 申请人:韶关西格玛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