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565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机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腔、过滤筒、积灰装置和收灰装置;过滤筒竖直设置;过滤筒的一端位于进气腔内,另一端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积灰装置位于进气腔的底部;收灰装置用于将积灰装置收集的灰尘回收。该进气装置结构简单,除灰效果好,安装在燃机上,可以过滤进入到燃机的空气中的灰尘,提高燃机的使用性能。
【专利说明】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机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燃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从周围吸入大量的空气,以供燃机内的燃料燃烧。若吸入到燃机内的空气中含有灰尘等颗粒物质,则该颗粒物质会严重影响燃机的使用寿命
[0003]而目前的燃机直接从空气中吸入空气,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会影响燃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腔、过滤筒、积灰装置和收灰装置;过滤筒竖直设置;过滤筒的一端位于进气腔内,另一端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积灰装置位于进气腔的底部;收灰装置用于将积灰装置收集的灰尘回收。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该进气装置安装在燃机上,燃机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空气首先经过该进气装置。由于该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腔、过滤筒、积灰装置和收灰装置,则进入到进气腔内的空气经过过滤筒时,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质被过滤筒过滤,而经过过滤筒过滤的灰尘会从过滤筒掉落到进气腔的底部,由于进气腔的底部设置有积灰装置,则积灰装置会将掉落的灰尘收集在一起,并经收灰装置回收,进而避免掉落到进气腔的灰尘被扬起,从而使经过过滤筒的空气净化,干净的空气进入到燃机内,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燃机影响燃机的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1]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腔201、过滤筒202、积灰装置207和收灰装置;过滤筒202竖直设置;过滤筒202的一端位于进气腔201内,另一端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积灰装置207位于进气腔的底部;收灰装置用于将积灰装置207收集的灰尘回收。
[0012]该进气装置安装在燃机上,燃机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空气首先经过该进气装置。由于该进气装置包括进气腔、过滤筒、积灰装置和收灰装置,则进入到进气腔内的空气经过过滤筒时,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质被过滤筒过滤,而经过过滤筒过滤的灰尘会从过滤筒掉落到进气腔的底部,由于进气腔的底部设置有积灰装置,则积灰装置会将掉落的灰尘收集在一起,并经收灰装置回收,进而避免掉落到进气腔的灰尘被扬起,从而使经过过滤筒的空气净化,干净的空气进入到燃机内,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燃机影响燃机的使用。
[0013]具体地,积灰装置包括两块底板和积灰槽;两块底板倾斜设置在进气腔的底部且构成三角形的两个斜边;积灰槽位于进气腔的底部。即掉落到积灰装置207的两块底板上的灰尘会在底板上滑落到进气腔的两侧,滑落到进气腔的两侧的灰尘则进入到积灰槽内,避免灰尘扬起,从而起到收集灰尘的作用。
[0014]其中收灰装置为了将积灰装置收集的灰尘回收,如图3所示,具体地,收灰装置包括积灰管302、灰斗303和风扇301 ;风扇301位于积灰管302的一端;积灰管302的另一端与灰斗303连通;积灰槽304与积灰管302的中部连通。即将积灰装置的积灰槽304与积灰管302连通,而积灰管302的一端设置有风扇301,另一端连通有灰斗303,当风扇301运行时,高压空气快速通过积灰管302,则与积灰管302连通的积灰槽304内会产生负压,负压会将积灰槽304内的灰尘吸入到积灰管302内,灰尘顺着积灰管进入灰斗303内,从而实现回收的作用。
[0015]进一步,该进气装置还包括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的反吹腔204和位于反吹腔204内的反吹系统;反吹腔204位于进气腔201的上部;过滤筒202的一端位于进气腔201内,另一端位于反吹腔204内;反吹系统的出气口朝向过滤筒202。在进气腔201的上部设置有反吹腔204且过滤筒202竖直设置,则空气从进气腔201经过滤筒202上升到反吹腔204的过程中,过滤筒202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后直接掉落到过滤筒202内,避免灰尘进入反吹腔。灰尘经过过滤筒202的过滤后,一方面过滤筒202竖直设置,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到反吹腔204,另一方面,反吹腔204内设置有反吹系统,且反吹系统的出气口朝向过滤筒202,则灰尘会被反吹系统吹入到进气腔201内,减少灰尘进入反吹腔204的几率,从过滤筒202掉落到进气腔201的灰尘被积灰装置收集,进而提高该进气装置的除灰效果。
[0016]其中,进气腔201和反吹腔204均为两个;一个进气腔、一个反吹腔、另一个进气腔和另一个反吹腔依次竖直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燃机的进气量。当然,进气腔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进气腔的积灰槽分别与积灰管连通。
[0017]为了降低从燃机排出的噪声的大小,反吹腔204内设置有消音器;消音器贴合在反吹腔204的内壁上。即噪声从燃机的进气口进入到该进气装置内,经过反吹腔204的消音器消音后,会降低从进气装置排出的噪声的大小。
[0018]具体地,如图1所示,消音器包括两块穿孔板101和位于两块穿孔板101之间的消音棉层102。其中,一块穿孔板101可以与反吹腔204的内壁贴合,进入到反吹腔204内的噪声穿过穿孔板101后,噪声被消音棉层102吸收,从而降低噪声。
[0019]为了提高该消音器的强度,消音器还包括支撑板103 ;支撑板103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穿孔板101垂直连接。即燃机在运行的过程中,除了产生大量的噪声外,还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为了避免震动造成消音器的损坏,该第消音器内设置有支撑板103,该支撑板103用于支撑两块穿孔板101,使两块穿孔板101及消音棉层102结构稳定。
[0020]进一步,消音器还包括两根支撑管104 ;两根支撑管104分别设置在消音棉层102的两侧且分别与两块穿孔板101固定。即两根支撑管104用于将消音器固定在反吹腔204的内壁上,使消音器与反吹腔204固定的更稳固。
[0021]为了增加噪声在进气装置内所走的路程,进一步降低噪声,该进气装置还包括过渡腔205 ;过渡腔205的一端与反吹腔204连通,另一端与燃机的进气口 206连通。
[0022]其中,过渡腔205的横截面积从反吹腔204的一端至燃机的进气口 206的方向递减。即空气从反吹腔204进入到过渡腔205并进入到燃机内时,空气的压力会逐渐升高,空气的流速会加快,从而增加燃机的进气量。
[0023]为了避免雨水进入到该进气装置内,该进气装置还包括遮雨棚203 ;遮雨棚203位于进气腔设置的进气口上。
[00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燃机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腔、过滤筒、积灰装置和收灰装置; 所述过滤筒竖直设置;所述过滤筒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腔内,另一端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积灰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腔的底部;所述收灰装置用于将所述积灰装置收集的灰尘回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灰装置包括两块底板和积灰槽; 两块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进气腔的底部且构成三角形的两个斜边; 所述积灰槽位于所述进气腔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灰装置包括积灰管、灰斗和风扇;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积灰管的一端;所述积灰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灰斗连通; 所述积灰槽与所述积灰管的中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的反吹腔和位于所述反吹腔内的反吹系统; 所述反吹腔位于所述进气腔的上部;所述过滤筒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反吹腔内; 所述反吹系统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过滤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反吹腔均为两个; 一个所述进气腔、一个所述反吹腔、另一个所述进气腔和另一个所述反吹腔依次竖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腔内设置有消音器; 所述消音器贴合在所述反吹腔的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两块穿孔板和位于两块所述穿孔板之间的消音棉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腔; 所述过渡腔的一端与所有的所述反吹腔连通,另一端与燃机的进气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的横截面积从所述反吹腔的一端至燃机的方向递减。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雨棚; 所述遮雨棚位于所述进气腔设置的进气口上。
【文档编号】B01D46/42GK203737012SQ20132077842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党为民, 李如荣, 景君, 史代军, 李雷 申请人:成都博世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