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706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它包括有一个水源容器,水源容器的附近安装有一个集气筒,在集气筒底部筒口上用密封垫片和卡箍连接有一个过滤筒,在过滤筒的一侧底部引出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外端并联有多根连接管,在各连接管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负压给水器,在集气筒上侧与水源容器之间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上设有电磁控制阀,在集气筒顶盖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负压压力开关和一个抽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集气筒的负压在大气压差的作用下把低于负压给水器的水供给到植物根部,实现对土壤含水量的精确控制持续供水,节水效果好、节省人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水,特别是一种具有自过滤功能的负压灌溉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负压灌溉技术是目前最节水的方法,负压给水器多采用陶土材质,孔径十分微小,如果处理不好过滤问题,极易发生堵塞,造成系统瘫痪,因负压灌溉的动力来自于土壤的吸力,过滤系统的水头损失对灌溉系统有着极大影响,因此解决好负压灌溉的过滤问题对提高负压灌溉的推广应用有着重大意义。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负压灌溉过滤问题的自过滤负压灌溉
>J-U ρ?α装直。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它包括有一个水源容器,其特征在于:水源容器的附近安装有一个集气筒,在集气筒底部筒口上用密封垫片和卡箍连接有一个过滤筒,在过滤筒的一侧底部引出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外端并联有多根连接管,在各连接管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负压给水器,在集气筒上侧与水源容器之间连接有吸水管, 吸水管上设有电磁控制阀,在集气筒顶盖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负压压力开关和一个抽气管。过滤筒结构是在筒的内壁上设有凸棱,在凸棱上放置有一个滤架,滤架内填充有多孔滤材,在滤架上面设有提手。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集气筒的负压在大气压差的作用下把低于负压给水器的水供给到植物根部,实现对土壤含水量的精确控制持续供水,节水效果好、节省人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集气筒的局部剖视图。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在水源容器I的附近安装有一个集气筒6,在集气筒底部筒口上用密封垫片8和卡箍7连接有一个过滤筒11,在过滤筒的一侧底部引出有一根出水管12,出水管外端并联有多根连接管13,在各连接管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负压给水器14,在集气筒上侧与水源容器之间连接有吸水管2,吸水管上设有电磁控制阀3,在集气筒顶盖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负压压力开关4和一个抽气管5。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结构是在筒的内壁上设有凸棱16,在凸棱上放置有一个滤架15,滤架内填充有多孔滤材10,在滤架上面设有提手9。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密封的系统中用竖直埋在作物根区的负压给水器给作物浇水,浇水时,水源容器内的水或水肥溶液经吸水管、电磁控制阀、集气筒、过滤筒和出水管、各连接管流入各负压给水器,由于集气筒高于负压给水器,可便于收集溢出的气体,系统运行前缓慢给各负压给水器充满水,排出系统内的空气,当土壤比较干燥时便从负压给水器中吸水,使集气筒中水位下降,压强降低,当降低到设定的负压压力开关信号的下限值时,电磁控制阀打开,由于大气压差水便从水源容器流入集气筒,随着水流的进入,集气筒内水位上升,压强又开始升高,升高到设定的上限值时,电磁控制阀关闭,进入集气筒的水经过滤筒后进入负压给水器,水中较大颗粒被滤在滤筒内,由于管道中水流缓慢,对过滤装置的影响不大,这期间水中所含的空气便汇集在筒内上部,当筒内气压达到负压压力开关信号的上限值时,抽气装置经抽气管将多余的空气抽出;当集气筒内气压降到负压压力开关信号的下限值时,抽气停止,如此反复,即可使灌溉正常运行。达到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它包括有一个水源容器,其特征在于:水源容器的附近安装有一个集气筒,在集气筒底部筒口上用密封垫片和卡箍连接有一个过滤筒,在过滤筒的一侧底部引出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外端并联有多根连接管,在各连接管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负压给水器,在集气筒上侧与水源容器之间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上设有电磁控制阀,在集气筒顶盖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负压压力开关和一个抽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过滤负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筒结构是在筒的内壁上设有凸棱,在凸棱上放置有一个滤架,滤架内填充有多孔滤材,在滤架上面设有提手。
【文档编号】B01D35/02GK203608643SQ20132084567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吕谋超, 孙浩, 宗洁, 李金山, 韩启彪, 杨慎骄, 李 浩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