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211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实验室及医院病理分析中心盛放尿液等液体的容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防漏件和取液件;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贯通孔;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开口部;所述取液件包括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取液件与所述防漏件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尿液注入储液管时中时,尿液不会溅漏,且气味不会扩散,且操作简单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实验室及医院病理分析中心盛放尿液等液体的容器及其储满液体后储液器防漏的方法,具体为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

【背景技术】
[0002]尿液分析结果提供信息以用于提前判定内脏器管的疾病及用于判定被测试者目前的健康状况等等。所以各个医院及试验中心都作为常规地对大量的新病人、进行体检的人员、住院病人及其它需要者进行尿试验。
[0003]一般情况下,被测验者需去卫生间用一个纸杯收集其尿样,然后再把纸杯放到实验室的一个指定的架子上或者在将尿液倒入指定的试管中。尿样在实验室或其它地方收集完后,尿样被送到另一实验室中进行尿分析。
[0004]传统的尿样收集的分析方法具有诸多缺陷。如有些被测试者很难将尿排到尿杯中去,他(她)们常会把尿液弄到手或衣服上,这种采集方式具有卫生方面的缺陷。另外,由于在浸湿试纸时容易打翻纸杯而且在将纸杯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中,尿液很容易从纸杯中洒出,被测试者在处理尿样时需要十分小心。
[0005]在很多情况下,大量的尿样需在一天内试验完毕,而这些一个挨着一个放着的广口纸杯占了相当大的地方以致于需很大一块面积存放它们直至化验时。并且在将它们送入室验室时,仍有可能因不慎掉落或者倾斜而导致纸杯中尿样的散失。所以这种情况不仅会弄脏了环境,而且可能导致一些尿样不能再在化验中使用。另外很多被测试者收集的尿样是比实际需要多很多,故当大量被测试验者的尿样放到一起时,它们发出刺鼻的气味,而大大破坏和降低了医生、护士、及其它作尿样分析的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6]而现有技术的结构复杂,采集液体耗时长,采液步骤繁琐,而且仍有尿液洒漏的现象。如中国专利第201120203292.0号,使用了尿杯、开关管座、试管、连接管4个部件组成;采集液体的过程中,需要6个步骤:组装、第一次转动开关座使尿杯与试管不通,然后采集尿液、再次转动开关座使尿液流入试管,尿液进入试管4后再次转动开关座封闭试管,分离尿杯,其中转动开关3次操作十分复杂;以50人次采液时间累计取平均值记,第201120203292.0号专利采集尿液时间为31s,且有散漏。
[0007]因此,如何将采集的尿样安全而无溅漏地放入指定的容器,且不让气味外泄,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尿液放入储液管中,尿液不会溅漏,且气味不会扩散,且操作简单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防漏件和取液件;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贯通孔;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开口部;所述取液件包括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取液件与所述防漏件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包括环形侧壁。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塞;所述底封塞与所述环形侧壁密封配合。
[0012]进一步地,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还包括封堵体。所述封堵体用于将储液腔与储液腔外部隔离。
[0013]其中,所述储液管、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封堵体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如:
[0014]可以是所述储液管和所述防漏件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如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的顶端,且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015]可以是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封堵体一体成型;如所述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所述防漏件连接,且所述封堵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防漏件一体成型。
[0016]可以是所述储液管与所述封堵体一体成型;如所述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连接,且所述封堵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017]可以是所述储液管、所述防漏件和所述封堵体一体成型,如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的顶端,且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如所述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或所述防漏件连接,且所述封堵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或所述防漏件一体成型。
[0018]当所述储液管与所述防漏件为分体式时;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开口部密封配合,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取液件密封配合,如插接配合,旋扣、螺纹配合等等,但不限于此。
[0019]当所述封堵体与所述储液管或所述防漏件为分体式的时;所述封堵体与所述防漏件可以是转动配合,也可以是所述封堵体与所述储液管转动配合。
[0020]进一步地,所述取液件包括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导液通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所述出液口 ;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为所述排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 ;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取液件的下端;所述出液口为所述导液通道的最窄处,所述排气通道的上下管径一致。
[0021]进一步地,所述取液件还包括隔断体,所述隔断体位于所述导液通道的出液口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口之间。
[0022]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或所述排气口的下方。
[0023]所述隔断体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
[0024]或所述隔断体的最底端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排气口的上方。
[0025]所述取液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排气通道在同一侧。
[0026]所述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所述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3的10% ^ S2 ^ S3的80%。
[0027]进一步地,所述防漏件的上端设有防溢面,所述防溢面的边缘高于中部。防溢面可以是锥面,圆弧面、台阶面等等。所述防溢面防止漏在贯通孔外部的液体外溢。
[0028]进一步地,3mm <所述储液管的内径< 20mm, 50mm <所述储液管的高度< 160mm ,3mm ?^所述贯通孔的孔径< 8.5mm。
[0029]使用本实用新型将尿液放入储液管中,尿液不会溅漏,且气味不会扩散,自闭式防漏定量是这样实现的:
[0030]I)依据所需采集液体的体积,选择,3mm <所述储液管的内径< 20mm, 50mm <所述储液管的高度< 160mm的储液管;
[0031 ] 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
[0032]将防漏件密封固定于所述开口部;所述防漏件至少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mm ?^所述贯通孔的孔径< 8.5mm ;
[0033]2)将取液件与所述防漏件密封配合,所述取液件包括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
[0034]将所述取液件对准液体,然后收集液体;
[0035]3)待液体灌满所述储液腔后,倒掉在取液件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
[0036]4)倾斜储液管,使液体封堵住整个所述贯通孔,液体在所述贯通孔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内液体散漏。
[0037]本实用新型中,3mm彡储液管的内径彡20mm,50mm彡储液管的高度彡160mm;3MMS所述贯通孔的孔径< 8.5丽。根据需要采集的液体的量,选择不同管径和高度的储液管,从而达到定量采集的目的。根据不同管径和高度,防漏件选择不同孔径的贯通孔,从而实现自闭防漏的目的。
[003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39]一、从部件数量看:本实用新型由储液管、取液件、防漏件3个部件组成;因而结构简单,装配容易。
[0040]二、使用者采集液体过程所需步骤少,操作便捷。
[0041]本实用新型仅有采集液体、分离取液件两个步骤,如果需要检测的量大或等待时间较长时,可增加盖上封堵体的步骤;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时间仅是第201120203292.0号专利的80%ο
[0042]三、本实用新型采集液体时间短,且液体无散漏。
[0043]测试方法:50人次采液时间累计取平均值;步骤:取液、分离、放置;
[0044]本实用新型采集尿液时间为25s,且无散漏;
[0045]四、本实用新型储液管采集满液体后,将取液件中的多余液体倒掉过程中,储液腔中液体在取液件的出液口、排气口处自动形成液膜,有效地避免了液体的洒漏。在将取液件移除后,通封堵体将储液管的开口部封堵住,有效地避免了储液腔中液体气味的扩散,也避免了在储液管在转移过程中,储液腔内也的洒漏。
[0046]五、现有技术中,检测人员需要将检测试纸放入尿杯测试,如果需要通过尿液检测仪检测,还需将尿杯中尿液转入尿液分析仪器可以检测用的试管中。本实用新型在尿液采集时,可直接把尿液采集到储液管中,储液管可直接进行尿液检测,无需先采集到尿杯再把尿杯液体倒入供检测的试管,从而减少检测人员将尿杯中尿液转入试管步骤,提高了效率。
[0047]六、本实用新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可直接放入试纸进行检测,也可直接放入尿液分析仪进行分析。
[0048]七、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储液管中液体的散漏,在收集尿液到送至检验室的过程中,无需谨小慎微的防止尿液散漏,防漏膜形成后,即使将本实用新型有倾斜,甚至将本实用新型的开口部朝下,在未使用封堵件的情况下,液体也不会漏出。
[0049]八、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采集液体的量,选择不同高度和管径的储液管,储液管灌注液体后无需再使用其他的量具进行处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储液管示意图。
[005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底封板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且储液管与封堵体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005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位于环形侧壁顶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防漏件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005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盲孔23,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防漏件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005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凹槽22,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防漏件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005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取液件上隔断体最底端在排气口和出液口的上方的示意图。
[005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取液件上隔断体最底端在排气口和出液口的下方,且β角为零的示意图。
[005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取液件上隔断体最底端在排气口和出液口的下方,且β小于90°的示意图。
[005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1。
[005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2。
[006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3。
[0061]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4。
[0062]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5。
[0063]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6。
[0064]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7。
[0065]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8。
[0066]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9。
[0067]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的示意图10。
[0068]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环槽25,封堵体通过连接部与防漏件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0069]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凹槽24的示意图。
[0070]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盲孔23及孔21的示意图。
[0071]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没有封堵体的示意图。
[0072]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环槽25的示意图。
[0073]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取液件上的隔断体最底端在排气口的下方的示意图。
[0074]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上设环槽22及孔21的示意图。
[0075]图中,
[0076]I储液管,
[0077]10开口部,11储液腔,12环形侧壁,13底封板,15底封塞,
[0078]121环形侧壁顶端,122环形侧壁底端,123环形侧壁外侧,124环形侧壁内侧,2防漏件,20贯通孔,21孔,22凹槽,23盲孔,24底端面,25环槽,26防溢面,3取液件,
[0079]31导液通道,32排气通道,33隔断体,34手柄,35定位板,
[0080]311 出液口,321 排气口,
[0081]5封堵件,
[0082]51连接部,52孔,53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8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0084]以下实施例,可根据需要采集液体的量,选择不同管径和高度的储液管,从而实现定量采集的目的。避免液体的二次分装,简化了检测人员提取定量被检液体的工序,提供了工作的效率。
[0085]实施1:
[0086]下面结合图2、图6、图7、图8、图9、图20、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87]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088]选取储液管的内径11mm,储液管的高度为120mm的储液管I。
[0089]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与储液管I连接且与储液管I 一体成型。
[0090]防漏件2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 ;贯通孔20的孔径为5mm。
[0091]防漏件2自底端面24沿轴向向内设有环状的凹槽22。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且卡设于环形侧壁12上。
[0092]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
[0093]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20°、30°、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
[0094]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
[0095]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096]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097]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60%。
[0098]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如需长时间放置时,只需将封堵体5塞于贯通孔20中,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
[0099]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00]实施2:
[0101]下面结合图1、图4、图6、图7、图8、图10、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02]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03]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104]防漏件2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 ;贯通孔20的孔径为6mm ;防漏件2自底端面24沿轴向向内设有盲孔23。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环形侧壁12的顶部置于盲孔23内,防漏件2的盲孔23与环形侧壁外侧123密封配合,环形侧壁顶端121与盲孔23的孔底面配合。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与防漏件2连接且与防漏件2 —体成型。
[0105]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
[0106]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20°、30°、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
[0107]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
[0108]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09]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10]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55%。
[0111]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2mm,储液管的高度为110mm。
[0112]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如需长时间放置时,只需将封堵体5塞于贯通孔20中,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
[0113]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14]实施3:
[0115]下面结合图1、图6、图7、图8、图11、图21、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16]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17]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118]防漏件2自底端面24沿轴向向内设有盲孔23、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以及一个孔21。贯通孔20的孔径为7mm。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并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环形侧壁12的顶部置于盲孔23内,环形侧壁外侧123与盲孔23密封配合,环形侧壁顶端121与盲孔23的孔底面配合。
[0119]封堵体5为片状,封堵体5设有孔52。封堵体5的孔52与防漏件2的孔21通过固定销53固定,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上。
[0120]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121]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下方。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也可是仅在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15°、25°、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22]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23]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50%。
[0124]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3mm,储液管的高度为100mm。
[0125]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然后转动封堵体5,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避免了液体气味的扩散。
[0126]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27]实施4:
[0128]下面结合图2、图6、图7、图8、图12、图20、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29]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30]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与储液管I连接且与储液管I 一体成型。
[0131]防漏件2为柱状,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贯通孔20的孔径8mm,防漏件2插接于开口部10,且与环形侧壁内侧124密封配合。
[0132]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133]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排气口 321的下方,也可位于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0角可以是20°、30°、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
[0134]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空隔也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35]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36]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60%。
[0137]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4mm,储液管的高度为95mm。
[0138]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然后将封堵体5插接于贯通孔20中,使储液腔11中液体与外部隔离。
[0139]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40]实施5:
[0141]下面结合图1、图5、图6、图7、图8、图13、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42]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43]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144]防漏件2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以及自底端面24沿轴向向内的环槽22。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贯通孔20的孔径为8.5mm。环形侧壁12的顶部插接于环槽22内且与环槽22密封配合。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与防漏件2连接且与防漏件2 —体成型。
[0145]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146]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20°、30°、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
[0147]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空隔也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48]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49]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60%。
[0150]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5mm,储液管的高度为90mm。
[0151]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
[0152]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53]实施6:
[0154]下面结合图1、图6、图7、图8、图14、图24、图2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55]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56]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157]防漏件2自底端面24沿轴向向内设有环状的凹槽22、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以及一个孔21。贯通孔20的孔径为4.5mm。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并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环形侧壁12的顶部置于凹槽22内,环形侧壁12与凹槽22密封配合。
[0158]封堵体5为片状,封堵体5设有孔52。封堵体5的孔52与防漏件2的孔21通过固定销53固定,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上。
[0159]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且高于进液通道31的进液口和排气通道32的出气口,可有效地避免液体溅落在手上。
[0160]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下方;也可是,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15°、25°、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O。。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61]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62]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50%。
[0163]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0mm,储液管的高度为125mm。
[0164]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然后转动封堵体5,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避免了液体气味的扩散。
[0165]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66]实施7:
[0167]下面结合图1、图6、图7、图8、图15、图20、图22、图23、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68]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69]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170]防漏件2为柱状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贯通孔20的孔径为4mm,以及自底端面24沿外缘开设有环槽25,防溢面26以及一个孔21。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并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即防漏件2的环槽与环形侧壁12配合,防漏件2与环形侧壁内侧124和环形侧壁顶端121密封配合。防漏件2上端设有防溢面26,防溢面26的边缘高中部低。防溢面26可以是锥面,圆弧面、台阶面等等。防溢面26防止漏在贯通孔外部的液体外溢。
[0171]封堵体5为片状,封堵体5设有孔52。封堵体5的孔52与防漏件2的孔21通过固定销53固定,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上。
[0172]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173]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下方,也可是,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15°、25°、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O。。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74]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75]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50%。
[0176]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9mm,储液管的高度为130mm。
[0177]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然后转动封堵体5,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避免了液体气味的扩散。
[0178]当采液完毕时,将取液件3移走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液体被取液件3带出,防溢面26可以将散漏在贯通孔外部的液体收集回流至储液腔11中。
[0179]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80]当检验速度较快时,也可如图22所示,不设封堵体5。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以备检验使用。
[0181]实施8:
[0182]下面结合图2、图6、图7、图8、图16、图21、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83]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84]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与储液管I连接且与储液管I 一体成型。
[0185]防漏件2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贯通孔20的孔径为7.5mm。;防漏件2自底端面24沿轴向向内设有盲孔23。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环形侧壁12的顶部置于盲孔23内,防漏件2的盲孔23与环形侧壁外侧123密封配合,环形侧壁顶端121与盲孔23的孔底面配合。
[0186]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187]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排气口 321的下方,也可位于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0角可以是20°、30°、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
[0188]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 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空隔也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 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189]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190]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60%。
[0191]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5.5mm,储液管的高度为85mm。
[0192]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然后将封堵体5插接于贯通孔20中,使储液腔11中液体与外部隔离。
[0193]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194]实施9:
[0195]下面结合图1、图6、图7、图8、图17、图19、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196]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197]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板13。底封板13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198]防漏件2为柱状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贯通孔20的孔径为7mm。以及自底端面24沿外缘开设有环槽25。防漏件2位于开口部10并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即防漏件2的环槽25与环形侧壁12配合,防漏件2与环形侧壁内侧124和环形侧壁顶端121密封配八口 ο
[0199]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连接于防漏件2上,且与防漏件2 —体成型。
[0200]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201]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下方,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也可是仅在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15°、25°、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202]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203]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55%。
[0204]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6mm,储液管的高度为80mm。
[0205]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将封堵体5堵塞于贯通孔20内,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避免了液体气味的扩散。
[0206]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207]实施10:
[0208]下面结合图3、图6、图7、图8、图18、图2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209]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包括储液管1、防漏件2和取液件3和封堵体5。
[0210]储液管I包括开口部10、储液腔11,环形侧壁12、底封塞15。底封塞15位于环形侧壁12的底端且与环形侧壁12密封插接配合。
[0211]防漏件2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20,贯通孔20的孔径为6.5mm。防漏件2位于环形侧壁12的顶端且与环形侧壁12 —体成型。
[0212]封堵体5通过连接部51连接于防漏件2或环形侧壁12上,且与防漏件2或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0213]取液件3包括导液通道31、排气通道32。导液通道31的出液口 311和排气通道32的排气口 321分列在隔断体33的两侧,手柄34设于取液件3排气通道32 —侧。
[0214]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下方,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也可是仅在出液口 311或排气口 321的下方。如图8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角,β小于90°,β角可以是15°、25°、35°、45°等等;如图7所示,隔断体33与轴线成β为0°。如图6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出液口 311和排气口 321的上方,从而在出液口311与排气口 321之间形成空隔。在液体灌注过程中,隔断体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排气口321回流。如图24所示,隔断体33的最底端位于排气口 321的下方且与出液口 311在同一平面。
[0215]取液件3的下部插接于防漏件2的贯通孔20中,且与贯通孔20密封配合。定位板35压于防漏件2上,定位板35 —方面具有定位取液件3插接深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取液件3与防漏件2的密封作用。
[0216]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为SI,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为S2 ;导液通道的出液口面积和排气通道的排气口面积之和为S3 ;S2为S3的60%。
[0217]其中储液管的管径为16.5mm,储液管的高度为77mm。
[0218]通过取液件3将液体灌注于储液腔11内,当储液腔11灌满液体后,倒掉残留在取液件3中多余的液体,并移走取液件3 ;将储液管I放置于安置架上。液体在防漏件2的贯通孔20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11内液体散漏。将封堵体5堵塞于贯通孔20内,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避免了液体气味的扩散。
[0219]其中,防漏件2上的贯通孔2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贯通孔20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0220]实施例1至10中,取液件3的手柄34均可采用图14所示的结构,即手柄34高于进液通道31的进液口及排气通道32的出气口。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储液管、防漏件和取液件; 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 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贯通孔; 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开口部; 所述取液件包括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取液件与所述防漏件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3mm <所述储液管的内径< 20mm, 50mm <所述储液管的高度< 160mm, 3mm ?^所述贯通孔的孔径< 8.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件分别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取液件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包括环形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板; 所述底封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塞; 所述底封塞与所述环形侧壁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的顶端,且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封堵体; 所述封堵体的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或所述防漏件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封堵体; 所述封堵体的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封堵体; 所述封堵体与所述防漏件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的上端设有防溢面,所述防溢面的边缘高中部低。
【文档编号】B01L3/00GK203916684SQ20142011578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单希杰 申请人: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