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铸造零件产品浸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9820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铸造零件产品浸润处理系统,属于汽车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生产铸件产品,往往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后续处理,其中将产品集中处理需要采用较多的成本,一般的处理方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有必要予以改进,改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铸造零件产品浸润处理系统,以便更好地浸润汽车铸造零件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铸造零件产品浸润处理系统,包括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下部安装有搅拌系统,搅拌系统下部安装有干燥处理系统,干燥处理系统右侧安装有动力系统系统,动力系统系统左侧安装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左侧设有动力系统轴,动力系统轴上下部均安装有多个混合机构,干燥处理系统下部安装有集液系统,集液系统左侧安装有弧形固定机构,弧形固定机构上部安装有进液系统,进液系统右侧下部设有加载液体系统管道,加载液体系统管道右侧安装在搅拌系统内部;承载装置上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自由升降系统,自由升降系统上部设有自动伸缩机构,自动伸缩机构上部设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下部安装有多个过渡连接装置,过渡连接装置下部均设有储存系统,自由升降系统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上部之间设有连通管,第二浸润系统另一侧上部均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下部均与集液系统上部相连接,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下部均安装有加载液体管,加载液体管下部与搅拌系统上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承载装置右侧安装有供电系统,干燥处理系统内部安装有多个干燥处理管,供电系统上安装有电源线与干燥处理管相连接。

该系统中,将浸润处理液倒入进液系统,浸润处理液通过加载液体系统管道进入搅拌系统,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动力系统轴带动混合机构转动,对浸润处理液进行搅拌。供电系统接通外部电源,干燥处理管对搅拌系统内的浸润处理液进行干燥处理杀菌。随着倒入浸润处理液的增多,搅拌系统内的浸润处理液通过加载液体管进入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当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内浸润处理液过多时,多余的浸润处理液通过溢流管进入集液系统进行收集,防止浸润处理液溢出造成浪费。储存系统内放置有汽车铸造零件产品,在自由升降系统的作用下,自动伸缩机构带动承载机构下移,使储存系统内的产品浸泡在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内的浸润处理液中。产品浸润完成,在自由升降系统的作用下,自动伸缩机构带动承载机构上升,使储存系统离开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能更方便得将产品取出。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系统能有效地针对汽车铸造零件产品进行浸润,改善了浸润处理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汽车铸造零件产品浸润处理系统,包括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下部安装有搅拌系统,搅拌系统下部安装有干燥处理系统,干燥处理系统右侧安装有动力系统系统,动力系统系统左侧安装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左侧设有动力系统轴,动力系统轴上下部均安装有多个混合机构,干燥处理系统下部安装有集液系统,集液系统左侧安装有弧形固定机构,弧形固定机构上部安装有进液系统,进液系统右侧下部设有加载液体系统管道,加载液体系统管道右侧安装在搅拌系统内部;承载装置上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自由升降系统,自由升降系统上部设有自动伸缩机构,自动伸缩机构上部设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下部安装有多个过渡连接装置,过渡连接装置下部均设有储存系统,自由升降系统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上部之间设有连通管,第二浸润系统另一侧上部均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下部均与集液系统上部相连接,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下部均安装有加载液体管,加载液体管下部与搅拌系统上部相连接。承载装置右侧安装有供电系统,干燥处理系统内部安装有多个干燥处理管,供电系统上安装有电源线与干燥处理管相连接。

该系统在具体实施时,将浸润处理液倒入进液系统,浸润处理液通过加载液体系统管道进入搅拌系统,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动力系统轴带动混合机构转动,对浸润处理液进行搅拌。供电系统接通外部电源,干燥处理管对搅拌系统内的浸润处理液进行干燥处理杀菌。随着倒入浸润处理液的增多,搅拌系统内的浸润处理液通过加载液体管进入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当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内浸润处理液过多时,多余的浸润处理液通过溢流管进入集液系统进行收集,防止浸润处理液溢出造成浪费。储存系统内放置有汽车铸造零件产品,在自由升降系统的作用下,自动伸缩机构带动承载机构下移,使储存系统内的产品浸泡在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内的浸润处理液中。产品浸润完成,在自由升降系统的作用下,自动伸缩机构带动承载机构上升,使储存系统离开第一浸润系统和第二浸润系统,能更方便得将产品取出。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