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滴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525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滴定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分析仪器,特别是一种酸碱通用的滴定管。



背景技术:

滴定管是化学分析等实验室中必备的一种仪器,目前使用的滴定管分为酸式和碱式两种,由于构造不同,两种滴定管不能混用。若用酸式滴定管装碱性溶液,时间长了,容易造成活塞因腐蚀而与管体连为一体,不能转动;即便不混用,酸式滴定管也经常出现漏液、或因涂凡士林而堵塞、或在洗涤过程中玻璃活塞不小心滑落摔坏而造成整支滴定管报废等现象,且传统的酸式滴定管有明显的右手操作习惯,还操作复杂;若用碱式滴定管装酸性溶液,则会造成乳胶管被腐蚀而必须更换;而碱式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因长时间挤压玻璃珠而使手指产生剧烈疼痛;另外,其即便不接触酸性溶液,只接触水,乳胶管也经常会被腐蚀或老化。目前,也有酸碱通用的滴定管,但是,结构复杂,不宜批量生产,生产成本高、包装、运输成本也高;而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宜批量生产,且产品操作简便、经久耐用、不易损坏的通用型滴定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体1和滴定头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体状,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底端封闭,侧壁上开有漏液孔13,所述滴定头入口段设置成与滴定管管体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所述滴定头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上,所述滴定管管体1与滴定头2之间能相对转动但其连接处不漏液,所述滴定头2上设置有引流沟槽22,所述引流沟槽22从滴定头2上的套接口24开始沿内壁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内壁,当滴定头2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时,引流沟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体末段12侧壁上的漏液孔13。

进一步:所述套接口24内壁设置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外壁设置磨砂接口。

进一步: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管体外径为8-15mm,所述套接口24内壁设置长度为50-7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外壁上的磨砂接口与套接口24内壁的磨砂接口长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侧壁上的漏液孔13的孔径为0.8-1.5mm;所述引流沟槽22在滴定头2内壁端的横向宽度不小于漏液孔13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引流沟槽22为滴定头2内壁上的沟槽或者若引流沟槽22槽体空间太小则外壁向外延展隆起以便扩大沟槽空间。

进一步:所述滴定管管体1和滴定头2之间还设置有防止脱出的紧固装置。

进一步:所述紧固装置是由滴定管管体末段12上方的上挂耳11、滴定头2外壁上的下挂耳21及套在所述上挂耳及下挂耳上弹性绳套组成。

进一步:所述引流沟槽22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部分的长度为2-4mm

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从结构可以看出,结构简单,非常容易生产成型,滴定管管体上半部分是用传统的酸、碱式滴定管管体,只有下半部分稍作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比原来的结构简单得多,仅仅是将下半部分外壁制作成插入塞体状再打个孔,必要时,外壁制作成磨砂面;而滴定头的制作也是非常简单,就是在普通的滴定头基础上将滴定头入口段设置成与滴定管管体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必要时,将套接口内壁面制成磨砂面,再在滴定头上制作一个通道即可(通过模具可以一次成型);给生产厂家的标准化生产带来了方便;这些都是普通的生产工艺,用原来生产传统的酸、碱式滴定管的设备即可满足,无需增添或更换新设备;本发明构造简单,适宜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例如:生产1支GG一17高硼硅料的50ml的普通的酸式滴定管的成本大约是75 元,生产1支该规格的碱式滴定管的成本大约是 60 元,1套酸、碱滴定管的成本合计 135 元;而用同样材料生产同样规格的1支本发明所述的通用型滴定管成本大约只需 40 元;2支本发明所述的通用型滴定管成本要比一套传统酸碱滴定管的成本降低约 55 元/支;众所周知,各种实验室对滴定管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本发明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从结构可知,本发明磨损小,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易损坏,滴定管上的漏液孔、滴定头上的通道都是与主体成一体的,而且均不是易损部位。相对传统的滴定管而言,本发明配件少,整体性好,没有暴露在外的易损部位,包装、运输非常方便;

本发明原理简单,操作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克服了目前常用的酸式滴定管的因操作不当而漏液、因涂凡士林而堵塞、因腐蚀而粘连、因不小心活塞滑落摔碎、操作相对复杂、带有明显的右手习惯等缺点(本发明左右手都可方便快捷的使用),也克服了目前常用的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容易老化和因长时间挤压玻璃珠而使手指产生剧烈疼痛等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的整体连接结构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滴定管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滴定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滴定头中便于显示引流沟槽结构的横向截面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滴定头中便于显示引流沟槽结构的横向截面图。

图中:1-滴定管管体, 11-上挂耳,12-滴定管管体末段,13-漏液孔, 2-滴定头,21-下挂耳,22-引流沟槽,23-滴定头腔体,24-套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生产实践应用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体1和滴定头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体状,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底端封闭,整个插入塞体状的滴定管管体末段12内壁与滴定管上部内壁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空间,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侧壁上开有孔径为1.0mm的漏液孔13,所述滴定头入口段设置成与滴定管管体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滴定头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上,滴定管管体1与滴定头2之间能相对转动但其连接处不漏液,滴定头2上设置有引流沟槽22,引流沟槽22从滴定头2上的套接口24开始沿内壁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内壁,引流沟槽22在滴定头2内壁端的横向宽度不小于漏液孔13的直径;当滴定头2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时,引流沟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体末段12侧壁上的漏液孔13。

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体1和滴定头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体状,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底端封闭,整个插入塞体状的滴定管管体末段12内壁与滴定管上部内壁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空间,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侧壁上开有孔径为1.5mm的漏液孔13,所述滴定头入口段设置成与滴定管管体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滴定头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上,滴定管管体1与滴定头2之间能相对转动但其连接处不漏液,滴定头2上设置有引流沟槽22,引流沟槽22从滴定头2上的套接口24开始沿内壁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内壁,所述引流沟槽22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部分的长度为4mm,引流沟槽22在滴定头2内壁端的横向宽度与漏液孔13直径一致;当滴定头2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时,引流沟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体末段12侧壁上的漏液孔13。

实施例3:如图1-5所示,一种通用型滴定管,由滴定管管体1和滴定头2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外壁制作成插入塞体状,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底端封闭,整个插入塞体状的滴定管管体末段12内壁与滴定管上部内壁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空间,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侧壁上开有孔径为1mm的漏液孔13,所述滴定头入口段设置成与滴定管管体末段相吻合的套接口24,滴定头的套接口24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上,滴定管管体1与滴定头2之间能相对转动但其连接处不漏液,滴定头2上设置有引流沟槽22,引流沟槽22从滴定头2上的套接口24开始沿内壁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内壁,所述引流沟槽22延伸至滴定头腔体23部分的长度为3mm,引流沟槽22在滴定头2内壁端的横向宽度与漏液孔13直径一致;当滴定头2接在滴定管管体末段12时,引流沟槽22的上沿高于滴定管管体末段12侧壁上的漏液孔13。

实施例4:实施例1-3任意1例所述的套接口24内壁设置长度为5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外径为8mm,其外壁设置长度与套接口24内壁一致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管体。

实施例5:实施例1-3任意1例所述的套接口24内壁设置长度为7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外径为15mm,其外壁设置长度与套接口24内壁一致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管体。

实施例6:实施例1-3任意1例所述的套接口24内壁设置长度为60mm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外径为10mm,其外壁设置长度与套接口24内壁一致的磨砂接口;所述滴定管管体末段12的管体。

实施例7:实施例1-6任意一例所述的引流沟槽22为滴定头2内壁上凿开的沟槽。

实施例8:实施例1-6任意一例所述的引流沟槽22为滴定头2沟槽对应位置部分的外壁向外延展隆起以形成的沟槽空间。

实施例9:实施例1-8任意一例所述的滴定管管体1和滴定头2之间还设置有防止脱出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是由滴定管管体末段12上方的上挂耳11、滴定头2外壁上的下挂耳21及套在所述上挂耳及下挂耳上弹性绳套组成。

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当旋转滴定头2时,引流沟槽22逐渐接近漏液孔13,在引流沟槽22与漏液孔13没有对位之前液体完全被密封在滴定管管体1中,但逐渐对位后,滴定管管体1中的液体就会逐渐从漏液孔13顺着引流沟槽22进入下端的滴定头腔体,最后从滴定头最下端的开口处流出,开口口径设置在0.5-0.8mm;可以通过控制引流沟槽22与漏液孔13对位的吻合程度来控制液体的流速,吻合度越大,流速越大,反之则越小,从而做到准确滴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发明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