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卷净电上漆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8061发布日期:2018-10-02 18:3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铝塑板表面处理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铝塑板的上漆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是铝塑板滚筒上漆的,由上下两个滚筒排列,将油漆加在滚筒的表面,然后将铝板从两个滚筒之间穿通过就完成上漆的工作,由于油漆的厚度需要是非常之高的,一般要在控制在2μm,如果油漆的厚度不同会造成色差,首先天气问题导致两个滚筒热胀冷缩会导致油漆的厚度不同造成色差,如采用恒温室生产成本又太高了;第二两个滚筒的使用磨损也会导致油漆的厚度不同造成色差,所以现在铝塑板a批次和b批次肯定有色差的,没有一家工厂能担保两个批次的铝塑板没有色差;第三由于机械或滚筒的纠动导致油漆不均匀出现横纹、拉线的现象,第四由于外部灰尘导致漆面有杂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一种铝卷净电上漆的工艺,解决由于外面环境和机械问题制成油漆的厚度不同或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差、横纹、拉线现象。

本发明一种铝卷净电上漆的工艺,是先在金属漆粉上添加净电电荷,再采用磁棍带动铝板在经过金属漆粉装置,对磁棍端加电,金属漆粉被净电吸附到铝板上,磁棍只会吸附金属漆粉有效地分离灰尘,通过电压和铝板传动速度两者的比例控制漆面的厚度,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所述的金属漆粉采用以下材料配比制成:

聚酯漆75~85份、金属羧酸盐5~6份、浓度为0.02~0.06mol/l的碳酸银2~4份、碳纳米管5~8份、正硅酸乙酯6~7份、四氧化三铁2~4份、稀盐酸1~2份、氟碳3~5份、二硫化钼2~7份。

本发明的金属漆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提高涂料导热导电性能和各组分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包括树脂、颜料、填料和各种助剂,提高分散涂料的稳定性;

②降低涂料成本,拓宽应用领域;

③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和提高涂层的流平性能;

④提高涂膜与基体材料的结合附着力,防止烧结时开裂;

⑥提高涂层的硬度与光泽等。

解决由于外面环境和机械问题制成油漆的厚度不同或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差、横纹、拉线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铝卷净电上漆的工艺,解决由于外面环境和机械问题制成油漆的厚度不同或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差、横纹、拉线现象。

本发明一种铝卷净电上漆的工艺,是先在金属漆粉上添加净电电荷,再采用磁棍带动铝板在经过金属漆粉装置,对磁棍端加电,金属漆粉被净电吸附到铝板上,磁棍只会吸附金属漆粉有效地分离灰尘,通过电压和铝板传动速度两者的比例控制漆面的厚度,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所述的金属漆粉采用以下材料配比制成:

聚酯漆78份、金属羧酸盐5.6份、浓度为0.02~0.06mol/l的碳酸银3份、碳纳米管6份、正硅酸乙酯6.5份、四氧化三铁3份、稀盐酸1.5份、氟碳4份、二硫化钼5份。

本发明的金属漆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②提高涂料导热导电性能和各组分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包括树脂、颜料、填料和各种助剂,提高分散涂料的稳定性;

②降低涂料成本,拓宽应用领域;

③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和提高涂层的流平性能;

④提高涂膜与基体材料的结合附着力,防止烧结时开裂;

⑥提高涂层的硬度与光泽等。

解决由于外面环境和机械问题制成油漆的厚度不同或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差、横纹、拉线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铝卷净电上漆的工艺,涉及铝塑板表面处理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铝塑板的上漆工艺,其特征是:采用聚酯漆、金属羧酸盐、碳酸银、碳纳米管、正硅酸乙酯、四氧化三铁、稀盐酸、氟碳、二硫化钼制成的金属漆粉上添加净电电荷,再采用磁棍带动铝板在经过金属漆粉装置,对磁棍端加电,金属漆粉被净电吸附到铝板上,磁棍只会吸附金属漆粉有效地分离灰尘;本发明解决由于外面环境和机械问题制成油漆的厚度不同或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色差、横纹、拉线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建铭
技术研发日:2016.12.11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