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水处理用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19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洗的水处理用水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水处理用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水槽通常采用方形、三角形等结构,水槽两侧壁与底壁之间的连接处供清洗的空间范围较小,会产生卫生死角,连接处容易结垢、适于青苔的生长,尤其是贝类生物附着生殖后更加难以清除,长时间使用后水槽的清洁度无法保证,会影响水槽所收集到清水的水质,须反复进行日常清洁维护工作,清洁周期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洗方便、能长时间保持清洁的便于清洗的水处理用水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洗的水处理用水槽,包括设于沉淀池内的槽体,所述槽体内壁至少部分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避免杂质积聚在槽体内壁的弯折处,也避免产生清洁死角,便于槽体的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出部。工人可以在凸出部上自由行走,从而便于其对水槽进行观察、清理等各种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还包括设于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左侧壁和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段,所述右侧壁和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段,所述左侧壁、右侧壁、第一弧形过渡段、第二弧形过渡段及底壁为一体成型结构。槽体的左侧壁与第一弧形过渡段之间圆滑无缝连接,不会产生折角,即没有具有折线的弯折面,当水流顺着左侧壁流向第一弧形过渡段时,由于水流从直线运动转换至曲线运动,会产生一定的涡旋,从而水流在第一弧形过渡段上形成一定的翻滚带动杂质运动,滞留在第一弧形过渡段上的杂质在受到水流较大的冲击力作用下,不会附着在槽体内壁形成污垢,保证槽体左侧壁的清洁度,而且水流的流动轨迹发生了变化,水流的行程增大,槽体内壁上各处受到的压力差别不大,不会产生局部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槽体的使用寿命;同样的,槽体的右侧壁与第二弧形过渡段之间圆滑无缝连接,也不会产生折角,即没有具有折线的弯折面,当水流顺着右侧壁流向第二弧形过渡段时,由于水流从直线运动转换至曲线运动,会产生一定的涡旋,从而水流在第二弧形过渡段上形成一定的翻滚带动杂质运动,滞留在第二弧形过渡段上的杂质在受到水流较大的冲击力作用下,不会附着在槽体内壁形成污垢,保证槽体右侧壁的清洁度;而且水流沿着槽体长度方向流动,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的设置,减小了槽体内壁的流动阻力,杂质不会积聚在底壁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连接处,会跟着水流流动,从而保证槽体内壁的清洁度;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约了加工时间,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左侧壁、第一弧形过渡段、底壁、第二弧形过渡段及右侧壁之间圆滑过渡不会产生卫生死角,而且一体成型结构通常要求水槽各处的厚度相同,从而水槽各处受力较均匀,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底部也为弧形结构,其与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圆滑过渡连接,不会产生折面,增强了在第一弧形过渡段和第二弧形过渡段形成的涡旋,水流湍动更大,从而杂质不易在槽体内壁形成附着,水流受到的阻力小,水流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平行设置。水流的流动速度较快,可以有效冲击滞留在内壁的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壁倾斜设置。左侧壁倾斜设置便于水体顺着侧壁流入水槽底部,水流对底壁的冲击力较小,延长了水槽的使用寿命,且增大了水流的行程,形成的涡旋范围较大,从而水流湍动更强,对杂质的冲击力较大,能有效保证内壁的清洁度,增大了水槽的容积,简化了加工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壁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上设有加强筋。用于增加槽体的整体强度,工人行走在槽体上时也更加平稳,槽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为不锈钢槽体。不锈钢材质不会发生生锈,杂质在槽体内壁的附着力较小,槽体的清洁度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避免杂质在水槽内壁的滞留、积聚,保证水槽的清洁度,水槽的清洗较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一种便于清洗的水处理用水槽,包括设置在沉淀池内的槽体6,可以用作集水槽、配水槽或排污槽,槽体6的内壁至少部分为弧形结构。具体的,槽体6包括左侧壁1和右侧壁2,左侧壁1和右侧壁2正对设置,左侧壁1的下部和右侧壁2的下部通过底壁3连接,其中左侧壁1的下端与底壁3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一弧形过渡段41连接,第一弧形过渡段41为由槽体6内侧向外凸出的圆弧形结构,右侧壁2的下端与底壁3的右端之间通过第二弧形过渡段42连接, 第二弧形过渡段42也为由槽体6内侧向外凸部的圆弧形结构。底壁3为自槽体6内侧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且底壁3与第一弧形过渡段41和第二弧形过渡段42之间为圆滑过渡,即底壁3不会相对于第一弧形过渡段41和第二弧形过渡段42产生下陷,导致杂质在底壁3的堆积。当然底壁3也可以呈水平结构,底壁3与第一弧形过渡段41和第二弧形过渡段42分别相切,即第一弧形过渡段41相对于底壁3不会下陷导致杂质的堆积,第二弧形过渡段42相对于底壁3不会下陷导致杂质在第一过渡段41和第二过渡段42上的堆积。

槽体6为由一块不锈钢平板或金属平板通过辊压技术一体成型制成,即左侧壁1、第一弧形过渡段41、底壁3、第二弧形过渡段42及右侧壁2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无论槽体6的外壁和内壁都容易清洗。

左侧壁1和右侧壁2倾斜设置,且左侧壁1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右侧壁2也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即左侧壁1和右侧壁2形成喇叭状的开口。当然也可以是左侧壁1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右侧壁2为垂直设置的组合,或右侧壁2自下而上向外倾斜,左侧壁1为垂直设置的组合。在左侧壁1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11,为了便于槽体6的一体成型,该凸出部11可以是左侧壁1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呈水平的凸沿,工人可以踩在凸沿的上表面,该凸沿可以连续延伸整个槽体6的长度方向,凸沿也可以间断延伸整个槽体6的长度方向。为了增加凸沿的承受能力,还可以在整个凸沿边缘弯折形成加强部。

为了增加槽体6的强度,在左侧壁1和右侧壁2的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横跨水槽截面的加强筋5,为了避免加强筋5阻挡杂质,通常将加强筋5连接在左侧壁1和右侧壁2的最上端位置。

实施例二

参照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左侧壁1和右侧壁2为平行设置,且左侧壁1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右侧壁2也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