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修的环辊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584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便于维修的环辊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粉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环辊磨 。



背景技术:

在制粉行业,常用的磨粉机包括立磨、环辊磨和球磨等。虽然经立磨和球磨碾压的物料粒形好,但设备投资较大,生产成本高。与立磨和球磨相比,环辊磨的投资仅为其三分之一,有的甚至要更小,所以对于非金属粉料的加工,业内多选用环辊磨,更加经济实用。环辊磨的结构见图1所示,电机101通过皮带轮102和套装其上的传动皮带带动安装在机座上103的主轴104旋转,主轴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磨辊架105转动(磨辊架分上下两层),磨辊架上纵向设置有立轴106,多级鼓形磨辊107间隔套装在立轴上;同轴固设在机座上的磨环压圈108内安装有环形磨环109,在环形磨环的内表面对应于各级鼓形磨辊位置处设置有环槽,立轴106旋转时,鼓形磨辊107的内孔与立轴相切滑动,鼓形磨辊107的外圆弧面与相对应的环槽的内圆弧面相切滑动。工作时,大颗粒物料通过散料盘110均匀的进入磨辊和磨环之间的缝隙中,经逐级磨辊和磨环的层层碾磨,下落到带有布风功能的送料圆盘111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磨环压圈108上开设的通风环路112上,依靠向上的风力从磨环压圈上端送出碾磨区。

上述结构的环辊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磨损的立轴106需要更换或维修,但立轴非常不易取下,给维修带来了不便;同时磨辊端面与磨辊架之间也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磨损,每次维修都需要更换整体磨辊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环辊磨,不仅立轴拆卸更为方便,且大大降低了维修和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维修的环辊磨,包括垂直设置在机座上由电机带动旋转的工作主轴,在所述工作主轴的上部套装有磨辊架,纵向设置在所述磨辊架孔内的立轴上套装有鼓形磨辊;同轴固设在机座上的磨环压圈内安装有磨环,在所述磨环的内环面上设置有与鼓形磨辊相适配的环形凹槽;在设置有所述立轴的磨辊架孔内装设有耐磨套,位于所述耐磨套与磨辊架结合面处的磨辊架上开设的凹槽内设置有定位键。

所述磨辊架由三层单磨辊架体叠置而成。

所述耐磨套远离工作主轴一侧的壁厚小于靠近工作主轴一侧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大大降低了生产及维修成本。在磨辊架孔内装设耐磨套,立轴带动鼓形磨辊工作时,鼓形磨辊的内孔与立轴相切滑动,鼓形磨辊的上下端面与磨辊架不接触,仅与耐磨套之间相互滑动,当立轴磨损后,取下耐磨套即可方便的取出立轴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由于耐磨套的作用,鼓形磨辊工作时不与磨辊架接触,不会造成磨辊架损伤,无需频繁更换磨辊架,仅需要更换一个耐磨套即可,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环辊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耐磨套和定位键的位置关系图。

图4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耐磨套的结构图。

图6 是图5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维修的环辊磨,包括垂直设置在机座1上由电机2带动旋转的工作主轴3,在工作主轴3的上部套装有由三层单磨辊架体叠置而成的磨辊架4,纵向设置在磨辊架孔内的立轴5上套装有鼓形磨辊6;同轴固设在机座1上的磨环压圈7内安装有磨环8,在磨环8的内环面上设置有与鼓形磨辊6相适配的环形凹槽;为方便立轴的拆卸,降低维修成本,在设置有立轴5的磨辊架孔内装设有耐磨套9,该耐磨套9为异形结构,如图5、图6所示,远离工作主轴3一侧的壁厚小于靠近工作主轴3一侧的壁厚。

位于耐磨套9与磨辊架4结合面处的磨辊架上开设的凹槽内设置有定位键10。

工作时,电机2带动工作主轴3旋转,工作主轴3带动磨辊架4转动,安装在磨辊架4上的立轴5和其上套装的鼓形磨辊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鼓形磨辊6的内孔与立轴5相切滑动,上下端面与耐磨套9相对滑动,其外圆弧面与磨环8上的环形凹槽的内圆弧面相切滑动,将进入其中的物料碾压磨碎。由于增设了异形结构的耐磨套9,鼓形磨辊6与磨辊架4不直接接触,不会损伤磨辊架4,所以当立轴5或耐磨套8损伤时,只需将其取下更换或维修即可,无需拆卸并更换整体磨辊架4,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