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60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材的生产过程中,常常由于在成型、养护及搬运过程中的磕碰而导致砌块的破损,而此类砌块就不能够再用于砌筑,但是直接丢弃的话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将此类砌块回收利用,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将砌块废材破碎成粉末或者小颗粒状导致原料重新加工。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103533741”的中国专利,其介绍了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装置,通过将砌块运输至破碎机内进行破碎,破碎后运到筛分架的筛桶内进行筛分,筛分后颗粒较大需要再次筛分的则会被筛桶分离出来后由传送带再次运输至破碎机进行破碎,这样在完成一整套加工流程后筛选出来的均为合格的回收料,从而提高了建筑废材破碎的效率。

但是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破碎机上方的喷淋装置对扬尘进行喷淋作用,喷淋后的扬尘混合有水直接进入到破碎机内,从而导致砌块破碎以及运输过程中会混合有泥浆,从而导致破碎机、传送带以及筛桶均会粘结有泥浆,从而导致破碎、筛选效率降低,并且会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系统,通过设置吸尘罩位于破碎机上方从而对破碎时产生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避免采用喷淋方式而导致水与灰尘发生混合凝结,这样就能够在达到除尘的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具有接料槽的筛分架和设置在筛分架上的筛筒,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破碎机,所述进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设置传送带一输送至破碎机内,所述破碎机出料口处与筛筒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二用于运输物料,所述筛筒的出料口处与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三用于运输物料,位于破碎机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风的吸风罩一,所述吸风罩一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破碎机的进料口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一连接有收集箱一,所述吸风罩一与收集箱一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一的动力源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分别通过破碎装置破碎,破碎后通过筛选装置进行筛选,在破碎时进入到破碎机内进行破碎动作,此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破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风罩一,吸风罩一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破碎机的进料口完全覆盖,这样就能够将飘扬在破碎机进料口处的粉尘完全吸附,同时吸风罩一连接有收集箱一用于收集捕集的粉尘,在吸风罩一和收集箱一之间还设置有动力源一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保证粉尘能够全部被收集,这样就能够在对废料进行破碎时将粉尘收集,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通过喷淋方式而导致粉尘沉降后粘结在破碎机内或者输送带上或者筛筒内而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并且会容易引起及其设备的故障,导致其使用寿命的变短。

本实用新型同时为了解决背景文件中通过喷淋装置可能导致筛筒发生堵塞或者粘结的情况,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具有接料槽的筛分架和设置在筛分架上的筛筒,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破碎机,所述进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设置传送带一输送至破碎机内,所述破碎机出料口处与筛筒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二用于运输物料,所述筛筒的出料口处与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三用于运输物料,位于筛筒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风的吸风罩二,所述吸风罩二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筛筒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二连接有收集箱二,所述吸风罩二与收集箱二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二的动力源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先通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破碎完成后进入筛选装置进行筛选,筛选时是通过设置筛分架上的筛筒转动使得细小合格的物料进入到筛筒下方的接料槽内,在筛筒的出料口处设置有落料槽用于接收不合格的废料,这些废料通过传送带三再次被运输至破碎机内进行破碎,在筛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筛筒的上方设置有吸风罩二,吸风罩二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筛筒完全覆盖,从而对筛筒周围的粉尘进行捕集,并且吸风罩二还连接有收集箱二对粉尘进行收集,同时吸风罩二与收集箱之间设置动力源二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率,从而提高捕集的效率,这样就能够在筛选过程中将粉尘收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不会使粉尘粘结在筛筒或者输送带上,保证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另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具有接料槽的筛分架和设置在筛分架上的筛筒,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破碎机,所述进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设置传送带一输送至破碎机内,所述破碎机出料口处与筛筒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二用于运输物料,所述筛筒的出料口处与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三用于运输物料,在破碎机上方安装有吸风罩一,所述吸风罩一的垂直于水平面投影面将破碎机的进料口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一连接有收集箱一,所述吸风罩一与收集箱一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一的动力源一,位于筛筒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风的吸风罩二,所述吸风罩二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筛筒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二连接有收集箱二,所述吸风罩二与收集箱二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二的动力源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经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在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在破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风罩一,吸风罩一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破碎机的进料口完全覆盖用于将扬尘完全吸附,并且吸风罩一连接收集箱一用于对扬尘吸附后进行收集,并且在吸风罩一与收集箱一之间还设置有动力源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从而使得扬尘更好的被收集,同时在筛筒的上方还设置有吸风罩二,吸风罩二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筛筒完全覆盖用于对筛筒弥漫出来的扬尘进行吸附,同时吸风罩二还连接有收集箱二用于对扬尘吸附后进行收集,在吸风罩二与收集箱二之间还设置有动力源二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的动力源二,这样可以促进筛筒周围的扬尘以及空气更好的进入收集箱从而对扬尘进行收集,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系统能够实现无尘化,大大降低了粉尘污染环境的可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功能,并且还不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具有接料槽的筛分架和设置在筛分架上的筛筒,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破碎机,所述进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设置传送带一输送至破碎机内,所述破碎机出料口处与筛筒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二用于运输物料,所述筛筒的出料口处与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三用于运输物料,在破碎机上方安装有吸风罩一,所述吸风罩一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破碎机的进料口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一连接有收集箱三,所述吸风罩一与收集箱三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通的动力源一,位于筛筒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风的吸风罩二,所述吸风罩二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筛筒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二连接至收集箱三,所述吸风罩二与收集箱三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三的动力源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分别先经过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再经过筛选装置进行筛选,在破碎机上方设置吸风罩一用于将破碎机工作时产生的扬尘进行吸附捕集,同时因为在筛筒在筛选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扬尘,因此在筛筒上方也设置有吸风罩二用于对筛筒周围的扬尘进行捕集,并且吸风罩一与吸风罩二共同连接到收集箱对扬尘进行收集作用,从而避免飘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吸风罩一与收集箱之间设置有动力源一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从而实现更好的捕集,吸风罩二与收集箱之间设置有动力源二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也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捕集,这样就能够实现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系统的无尘化操作,同时不会因为扬尘与水交融凝固在设备上而导致设备效率降低的问题,并且将破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收集到一处进行集中处理,可以节省资源,并且还能够进行一次性集中处理,节省了人工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具有接料槽的筛分架和设置在筛分架上的筛筒,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破碎机,所述进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设置传送带一输送至破碎机内,所述破碎机出料口处与筛筒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二用于运输物料,所述筛筒的出料口处与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三用于运输物料,在破碎机上方安装有吸风罩一,所述吸风罩一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破碎机的进料口完全覆盖,位于筛筒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风的吸风罩二,所述吸风罩二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筛筒完全覆盖,还包括收集箱三,所述吸风罩一、吸风罩二均连接至收集箱三,所述收集箱三上设置有用于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三的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材先运输至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完成后再进行筛选处理,在破碎机的上方设置有吸风罩一用于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捕集,同时在筛筒的上方还设置有吸风罩二用于对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捕集,并且在捕集后将吸风罩一和吸风罩二中的扬尘全部收集到收集箱内,并且在收集箱上还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的动力源,这样可以促进吸风罩一和吸风罩二对混合有扬尘的空气进行更好更快的收集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系统的无尘化处理,并且还不会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将破碎机和筛筒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收集到一处可以更好的进行集中性处理,并且设置动力源同时对吸风罩一和吸风罩二进行抽气作用,在进行捕集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包括破碎装置和筛选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破碎机,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筛筒,所述破碎机位于筛筒的正上方且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正对筛筒的进料口,位于破碎装置上方设置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垂直于水平面的投影面将破碎机以及筛筒完全覆盖,所述吸风罩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吸风罩与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入收集箱的动力源,所述筛筒的出料口与破碎机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带或者物料提升机用于将筛筒筛选出不合格的物料运输至破碎机内再次进行破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破碎机设置在筛筒上方,这样废料在经过破碎机破碎后可以直接进入到筛筒进行筛选,在筛选完成后可以通过螺旋输送带或者是物料提升机将不合格的物料再次运输到破碎机内再次进行破碎,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整个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将破碎机和筛筒合并到一起,在破碎机的上方设置吸风罩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捕集处理,这样能够通过设置一个吸风罩就能够将整个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收集了,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符合节能减排的作用,吸风罩连接有收集箱对扬尘进行收集,并且还设置动力源促进空气的流通,从而实现更好的捕集,该方案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不仅能够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全部进行收集,并且只需要一个吸风罩就能够进行收集,还能够节省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从而达到避免污染环境,不会对设备产生负面影响还能够节约能源节约空间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破碎辊,所述破碎辊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碎料条,所述碎料条呈螺旋状缠绕于破碎辊,所述破碎辊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破碎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破碎辊用于对废料进行挤压破碎,为了增加挤压破碎的效果,在破碎辊周壁上设置有若干的碎料条用于在挤压过程中更好的挤压废料,并且碎料条是呈螺旋状缠绕于破碎辊的,这样在相邻的破碎辊之间对废料进行挤压时,螺旋状的碎料条能够在随着破碎辊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周向的驱动力用于促进废料更好的进入相邻破碎辊之间的空腔内进行破碎,从而提高了破碎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筛筒成圆台状设置且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筛筒转动,所述筛筒较窄的一端用于进料,较宽的一端用于出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筛筒设置成圆台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筛筒装置,较窄的一端用于进料,进料后通过筛筒的转动使得复合要求的物料从筛筒的筛孔中落下,而不符合要求的物料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着较窄的一端朝向较宽的一端滚动出来进行筛选,这样就能够实现对物料的筛选功能了。

进一步的,上述的吸风罩均连接有幕帘,幕帘为柔性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幕帘在自然状态下垂直于地面且将破碎机或者筛筒遮挡,所述幕帘成条状设置且均有分布在吸风罩的罩口周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风罩上设置幕帘,幕帘在自然状态下垂直于地面且将筛筒或破碎机进行遮挡,这样设置是为了因为在吸风罩吸气捕集的过程中如果扬尘的活动是无序且自由弥漫的,会导致部分的扬尘未被收集到,通过增加幕帘限制扬尘的活动空间,这样吸风罩就能够进行集中性的捕集,从而提高了捕集效率,并且幕帘是设置成条状且均匀分布在吸风罩的罩口周壁上,幕帘是柔性透明材料,这样是为了便于操作人员靠近筛筒或破碎机进行相关操作,并且可以在外界直接观察破碎机或者筛筒的运行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筛筒包括至少两层紧密贴合且相互交错层叠的筛网,筛网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紧固件呈环形设置且具有限位槽,所述筛网的端部均伸入限位槽内形成相对固定,相邻的筛网可相对转动用于调节筛选物料的粗细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筛筒设置成至少两个相互贴合且交错层叠的筛网,通过紧固件设置限位槽进行固定,这样在筛选过程中可以通过相邻之间的筛网交错的程度来调节筛孔的大小,从而根据需要调节筛选物料的粗细度,当需要筛选较粗的物料,则转动筛网使相邻的筛网之间的筛孔重合的部分较大,当需要筛选较细的物料时,则转动筛网使相邻筛网之间的筛孔重合的部分较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其一、在破碎机和/或筛筒上方设置吸风罩进行捕集扬尘,从而避免扬尘污染空气,同时避免使用水和扬尘混合凝结在设备上;

其二、将破碎机和筛筒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进行加工,即节约了占地面积,同时可以通过仅设置一个吸风罩对扬尘进行收集,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其三、设置幕帘能够降低扬尘的活动空间,提高吸风罩的捕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于表现吸风罩一及收集箱一的构造;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5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6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7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8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于表现吸风罩、收集箱以及动力源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9为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于表现自动破碎筛选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10为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于表现吸风罩、收集箱以及动力源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1为破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破碎辊的结构;

图12为筛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两层筛网的设置方式;

图13为吸风罩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幕帘与吸风罩的结构。

图中:1、破碎装置;11、进料斗;12、传送带一;13、破碎机;131、破碎辊;2、筛选装置;21、筛分架;22、筛筒;221、筛网一;222、筛网二;223、紧固件;23、接料槽;24、传送带三;25、传送带二;3、吸风罩一;4、动力源一;5、收集箱一;6、吸风罩二;7、动力源二;8、收集箱二;9、收集箱三;10、动力源三;111、吸风罩;112、动力源;113、螺旋输送带;114、物料提升机;115、收集箱;116、幕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破碎装置1和筛选装置2,破碎装置1包括有进料斗11、传送带一12以及破碎机13,进料斗11用于盛接物料,传送带一12用于将进料斗11内的物料运输至破碎机13内,从破碎机13的进料口处进入进行破碎工作,破碎完成后从破碎机13的出料口落入到传送带二25内,传送带二25将破碎后的物料运输至筛分架21的筛筒22内,筛筒22通过电机的带动进行筛选,细的物料从筛孔内的落下进入接料槽23,粗的物料从筛筒22的另一端出来进入到传送带三24,传送带三24将筛筒22筛选出不合格的物料再次运输至破碎机13内进行二次破碎,然后再通过传送带二25运输至筛筒22内进行筛选,以此循环筛选。

在破碎机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吸风罩一3,吸风罩一3呈矩形设置通过支架支撑在破碎机13的入料口上方,并且吸风罩一3垂直于水平面的正向投影是完全将破碎机13的入料口覆盖的,这样是为了能够将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尽可能吸附,吸风罩一3通过管道连接至收集箱一5,收集箱一5内置有沉降液,当然采用普通的水也可以,并且在管道上还设置有动力源一4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从而更好的对粉尘进行吸收,动力源一4可以采用抽风机或者空压机,这样通过将破碎机13附近的空气能够尽量的吸入到吸风罩一3内,然后输送至收集箱一5内进行沉淀,从而避免了灰尘飞扬而污染环境,同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淋降尘而使得灰尘凝结在机器设备或者地面上而导致工况变差的问题。

实施例二: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系统,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破碎机上方并未设置除尘的,而是在筛筒上方固定安装有吸风罩二6,吸风罩二6连接至收集箱二8对扬尘进行收集,并且吸风罩二6与收集箱二8之间还设置有动力源二7用于促进空气的流动,从而更好的对粉尘进行吸收,其中动力源二7可以采用抽风机或者空压机,这样就能够对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收集从而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三: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装置,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破碎机13以及筛筒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吸风罩一3和吸风罩二6,吸风罩一3连接有收集箱一5,并且吸风罩一3与收集箱一5之间设置有动力源一4用于促进空气的流通,吸风罩二6连接有收集箱二8,并且吸风罩二6与收集箱二8之间设置有动力源二7用于促进空气的流通,从而保证了在破碎过程中以及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均能够进行收集处理,从而保证了整个破碎筛选过程的无尘化,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同时不会使得扬尘与水混合后凝结在机器设备上而导致机器设备使用效率以及寿命变短的问题。

实施例四: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装置,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破碎机上方的吸风罩一3连接至收集箱三9,筛筒上方的吸风罩二6也连接至收集箱三9,吸风罩一3与收集箱三9之间设置有动力源一4,吸风罩二6与收集箱三9之间设置有动力源二7,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吸风罩一3与吸风罩二6共用一个收集箱三9,从而使得扬尘全部被收集到收集箱三9内进行集中沉降处理,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实施例五: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装置,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破碎机上方的吸风罩一3与筛筒上方的吸风罩二6共同连接至同一收集箱三9,并且收集箱三9的连通管道上安装有动力源三10用于促进空气的流通,这样就避免了分别对吸风罩一3、吸风罩二6均设置动力源进行吸风处理,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六: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装置,如图7和图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将破碎机13和安装有筛筒的筛分架21设置到同一竖直平面内,即破碎机13位于高处,筛筒安装在破碎机13的下方,并且筛筒的进料口正对破碎机13的出料口,这样通过下料斗11运输的物料从破碎机13的进料口处进入进行破碎作用,破碎完成后就直接被导入到筛筒进行筛选,筛选合格的物料进入接料槽进行收集,而不合格的物料则进入设置在其一侧的螺旋输送带113输送至破碎机13的进料口处,这样再次进入破碎机13进行循环破碎,这样设置能够节约装置所占用的平面面积,从而能够缩小占地空间,节约资源。

与此同时,在破碎机13的上方设置有吸风罩111,吸风罩111连接至收集箱115,并且吸风罩111与收集箱115之间设置有动力源112用于促进吸风罩111内的空气流入到收集箱115内,这样设置可以使得仅需要设置一个吸风罩111就能够对整个破碎筛选装置进行除尘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此时的吸风罩111位于破碎机13的正上方,并且垂直于水平面的正向投影面将破碎机13以及筛筒完全覆盖,这样便于将破碎以及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能够大部分进行吸收处理,从而避免扬尘污染环境。

实施例七:一种建筑废材自动破碎筛选装置,如图9和图10所示,与实施例六的区别仅在于将筛选后不合格的物料输送至破碎机13的内采用的运输方式不一样,此处采用物料提升机114进行物料的运输。

对于上述的所有实施例中,在破碎机13内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破碎辊131,如图11所示,破碎辊13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条碎料条,碎料条横截面成圆弧状突出于破碎辊131的表面,并且碎料条是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破碎辊131的表面的,这样破碎辊131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转动,落入到破碎机13内的废料在碎料条的螺旋挤压输送下被碾碎,从而实现了废料的高效破碎,使得不合格需要重新破碎的物料大大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上述的实施例中,筛筒均设置有至少两层,如图12所示,分别包括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上均对应均匀分布有若干筛孔,并且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均呈圆台状设置呈一边大一边小,直径小的一端用于进料,直径大的一端用于出不合格的废料,并且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通过在其两端箍有紧固件223,紧固件223成环形设置并且开设有限位槽,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的两端分别卡在限位槽内通过摩擦力固定,当然也可以增加额外的锁紧装置用来使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与紧固件连接更加稳固,可以采用螺栓紧固等方式,这样当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相互套合重叠在一起时,筛选废料时合格的废料从筛孔中落下,而当需要筛选更为精细或者粗糙一点的物料时,可以通过转动筛网一221或者筛网二222,使得筛网一221和筛网二222发生相对转动,这样筛网一221与筛网二222之间形成的筛孔大小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实现了对筛孔大小的调节,这样就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筛筒的筛选细度,能够更好的满足工况。

在上述的所有实施例中,吸风罩一3或者吸风罩二6或者是吸风罩111在其周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幕帘116,如图13所示,幕帘116由透明的柔性材料制成,在自然状态下垂直于地面,并且幕帘116的长度有实际使用时所需要的长度决定,幕帘116的作用用于在破碎机和/或筛筒的周围形成相对密封的空腔,当然幕帘116的设置不会影响废料的进出,只是形成相对的空间使得扬尘大部分被限制在相对的空间内被吸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提高吸附扬尘的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因为幕帘116是柔性透明材料,例如橡胶材料制成的,这样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进出或者是查看机器的工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