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除渣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1097阅读:1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除渣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制药过程中的运输车辆,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除渣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在用中药提取罐提取完中药以后,需对中药提取罐中的药渣进行清除,需要用出渣车清除,现有出渣车在出渣时,把中药倒入到车的料斗内,现有的料斗内药渣在下料时,由于搅拌效果差,使得下料的时候均匀度较差,从而导致影响出渣效果。另外,提取罐倒出的药渣,最终都是排入规定的垃圾场或焚烧,由于刚提取的药渣含有大量的药水,这样不便于路途中运输,同时不便于焚烧或排入垃圾场中,这样即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部分药渣中药水还可以通过出渣车挤压回收药水,这样即节省了资源,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除渣车,解决现有中药除渣车存在搅拌效果差及渣中藏留药液除不干净从而影响出渣质量、效率及药液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除渣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料斗、出渣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出渣机构位于料斗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出渣机构用于压榨中药分离药渣和药液,还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料斗内并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所述搅拌件包括端部和搅拌部,且所述搅拌部为折弯结构。

所述搅拌件为搅拌杆,所述端部为位于两端的传动部和支撑部,所述搅拌部位于传动部和支撑部之间,所述传动部由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部穿入料斗侧壁,所述传动部和支撑部同轴并为旋转的轴心,所述搅拌部沿着旋转轴心向外侧呈拱起结构。

所述搅拌部为若干个并沿着搅拌杆分布,且相邻的搅拌部相对于搅拌杆的旋转轴心向着相反方向拱起。

所述出渣机构包括送料筒以及螺旋杆,所述料筒上设有一段缺口,所述螺旋杆同轴设于送料筒内并有一部分裸露于缺口处,所述料筒上相对于缺口的另一端处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通过顶压机构堵塞,且该端处的外圈设有出液孔,所述螺旋杆与所述料斗的下方所述,所述螺旋杆由驱动机构带动绕着送料筒的轴向转动。

所述顶压机构包括顶锥、调节螺杆以及固定块,所述顶锥与排渣口相配合,所述固定块与顶锥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固定块相配合。

所述车体上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箱、支架、水泵以及喷枪,所述支架设于车体的侧面,所述水泵和喷枪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喷枪朝向料斗,所述喷枪铰接有两个相互之间张角可调节的喷嘴。

所述车体的侧面设有爬梯。

所述折弯结构为曲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中药除渣车通过采用折弯结构的搅拌方式对料斗内的药渣进行搅拌,使得药渣能够均匀、平稳地通过料斗进入出渣机构内,从而有效提高排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车体1,料斗2,搅拌件3,端部31,搅拌部32,传动部311,支撑部312,送料筒4,螺旋杆5,缺口6,顶压机构7,顶锥71,调节螺杆72,固定块73,出液孔8,水箱9,支架10,水泵11,喷枪12,爬梯13,喷嘴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中药除渣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料斗2、出渣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出渣机构位于料斗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出渣机构用于压榨中药分离药渣和药液,还包括搅拌件3,所述搅拌件3位于料斗2内并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所述搅拌件3包括端部31和搅拌部32,且所述搅拌部32为折弯结构,该折弯结构为曲轴结构。料斗位于车体内,出渣机构位于料斗的下方,物料在放入料斗内后,从料斗的出料口出料后通过出渣机构压榨后,中药的液体与药渣分离,而药渣在料斗内,是通过搅拌件不停转动进行搅拌,而由于搅拌件的搅拌部为折弯结构,因此在转动时会产生偏心效果,增加对药渣的搅拌幅度。根据上述方案,该中药除渣车通过采用折弯结构的搅拌方式对料斗内的药渣进行搅拌,使得药渣能够均匀、平稳地通过料斗进入出渣机构内,从而有效提高排渣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件3为搅拌杆,所述端部31为位于两端的传动部311和支撑部312,所述搅拌部32位于传动部311和支撑部312之间,所述传动部311由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部312穿入料斗2侧壁,所述传动部311和支撑部312同轴并为旋转的轴心,所述搅拌部3沿着旋转轴心向外侧呈拱起结构。该搅拌件为杆状,包括两端的传动部和支撑部,以及位于传动部和支撑部之间的搅拌部,搅拌部和支撑部分别穿过料斗的内壁,驱动机构与传动部传动配合,所述支撑部穿过料斗后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使得搅拌件转动时,稳定性高,提高搅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部32为若干个并沿着搅拌杆分布,且相邻的搅拌部32相对于搅拌杆的旋转轴心向着相反方向拱起。搅拌部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邻的搅拌部呈相向分布,向着不同的方向拱起,从而使得搅拌杆在搅拌时,扩大搅拌范围,增强搅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渣机构包括送料筒4以及螺旋杆5,所述料筒4上设有一段缺口6,所述螺旋杆5同轴设于送料筒4内并有一部分裸露于缺口6处,所述料筒4上相对于缺口6的另一端处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通过顶压机构7堵塞,且该端处的外圈设有出液孔8,所述螺旋杆5与所述料斗2的下方所述,所述螺旋杆5由驱动机构带动绕着送料筒4的轴向转动。该出渣机构由送料筒和螺旋杆组合而成,药渣通过料斗出口进入螺旋杆,调节螺杆传送杆的节距分为多段,从机械动力端往出渣口方向,节距是越来越小的,从而使药渣在传送中越来越紧密,最后挤压效果更好,药渣通过螺旋杆旋转输送至顶锥的一端,螺旋杆旋转时会对药渣进行不断的压榨,而被挤压后的药液会通过出液孔排出,药渣被挤压,从而达到了药液与渣的水离,此处顶锥可以调节最小出渣口宽度,因此可以将挤压分离调节到最佳效果,由于该端顶锥采用弹簧式(也有油缸式等方式)顶压机构使得顶锥有向后移动的弹性,因此挤压力过大时,会使得顶锥往后移动,从而达到缓冲作用,同时也起到硬件安全保护作用。堵在顶锥处的药渣,通过顶锥四周的出渣缝中挤出。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分离效率高,出渣效果好以及稳定性强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压机构7包括顶锥71、调节螺杆72以及固定块73,所述顶锥71与排渣口相配合,所述固定块73与顶锥71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72与固定块73相配合。出渣口有一个可调节的大顶锥,药渣到出渣口时,受到顶锥的阻力作用,使用药渣被挤压,从而达到了药液与渣的水离,此顶锥与出渣口的距离,可以在两侧的调节调节螺杆上调节,使得适用于不同的出渣速度及药材种类,顶锥后面有带弹簧的,也有不带弹簧的,弹簧的目的只是在出渣太过,或卡死时,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这样才能保护人与设备的安全,当然这个顶锥只是优选的一种结果,因此,顶压机构可以根据药材的不同将顶锥挤压部分换成其他结构,不完全限于顶锥原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体1上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箱9、支架10、水泵11以及喷枪12,所述支架10设于车体1的侧面,所述水泵11和喷枪12固定于支架10上,所述喷枪12朝向料斗2,所述喷枪12铰接有两个相互之间张角可调节的喷嘴14。在车体上设有清洗机构,当需要清洗时,启动水泵把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喷嘴处喷出,喷嘴可以自动感应,喷嘴采用单头,也可以双头分叉,并且可以旋转角度,清洗效果好,覆盖范围广。清洗是通过可旋转的喷水枪,通过后面的防水防暴马达带动旋转,其中喷水枪的两个喷水嘴的张角也可以人工调节,可以调节张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体的侧面设有爬梯13,通过爬梯可以把中药药渣导入到料斗内,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