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索氏抽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525阅读:2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索氏抽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索氏抽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产物提取方法多种多样,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两大类方法:①实验室少量提取一般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或者超声波-微波辅助的开放提取;②实验室大量提取和工厂化大量提取一般采取粉碎、浸泡、过滤、浓缩等传统的开放提取方法。第一类提取方法存在着溶剂挥发、操作费工费时等缺点;第二类提取方法也同样存在着溶剂挥发、操作费工费时的缺点,而且溶剂挥发量更大,环境污染严重。为此环保部门严格禁止在市区建立化学成分提取工厂,其根本原因是排污量太大。目前,天然产物提取技术普遍存在着提取方法和步骤繁杂、有毒排放严重、抽提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将多个提取步骤有机组合在一起实行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操作,并且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中完成天然产物提取,对实现高效率提取、节约人力物力、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的提取设备革新是推动天然产物提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回流提取装置,常用于植物提取或脂类提取。索氏提取器由加热、抽提和溶剂回收、冷却3大系统组成。待提纯样品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有差异,杂质不溶解。将待提取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包扎好后放入索提的套管中,接好蒸馏瓶和冷凝管。调节合适的冷凝水流速,加热含萃取溶剂蒸馏瓶,沸腾后溶剂蒸汽经导气管上升,被冷凝成液体滴入套管内,浸润样品,当套管内溶剂液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即发生虹吸,流入蒸馏瓶中。流入蒸馏瓶内的溶剂继续蒸馏、冷凝、回流,如此循环往复,使固体物质不断被纯的溶剂所萃取,将萃取后的物质富集在蒸馏瓶中。这种虹吸作用虽然可以快速将含有天然产物的提取溶剂引入收集瓶,但是其缺点却更明显。其主要缺点有:一、虹吸作用之后的天然产物提取需要继续缓慢的溶剂蒸馏;二、虹吸作用的发生,使溶剂浸泡样品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提取效率;三、回流过程中如果发生溶剂蒸汽压过大,就会造成无法实现回流,而是提取过程停止;最后,如果要实现大批样品的天然产物提取,对收集瓶的体积,以及提取设备的稳定装置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目前的索氏提取器虽然是一种经典的提取装置,但使用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也做了很多工作,对索氏提取器进行改进,但这些改进装置一次处理的样品量不会太大,而且有些设备复杂,需要专用特殊的支撑装置,或者需要抽气泵等装置作为辅助才能顺利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抽提装置样品浸泡时间短、处理效率低及回流不畅的技术难题,公开了一种高效索氏抽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索氏抽提装置,包括冷凝管、抽提筒和收集瓶,所述冷凝管与抽提筒相接,抽提筒与收集瓶相接;所述冷凝管管身上部设有出水口、冷凝管管身下部设有进水口,冷凝管管内设有蛇形管,蛇形管下端口与冷凝管下端口重合设置,蛇形管上部为蛇形,蛇形管下部为倒葫芦形;所述抽提筒上端口设有进样口,下端口设有下联接管,抽提筒筒身上设有蒸汽导管、排溢管、缓冲球、联接管、回流管和排液口,所述蒸汽导管上端口与抽提筒筒身相连、蒸汽导管下端口与下联接管相连;排溢管上端口与抽提筒筒身相连,排溢管下端口与缓冲球相连,缓冲球与联接管上端相连,缓冲球与回流管上端相连,联接管下端与抽提筒筒身相连,回流管下端穿过下联接管并延伸至下联接管内,排液口位于抽提筒下部。

所述排溢管的下端口低于排溢管的上端口,排溢管的上端口低于蒸汽导管的上端口,排溢管的下端口、排溢管的上端口和蒸汽导管的上端口在高度上,存在自下而上的梯度。

所述联接管与抽提筒形成一个U形连通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排溢管的下端口、上端口和蒸汽导管的上端口在高度上,有自下而上的梯度,避免了由于回流不畅引起抽提筒内液面上升的问题;缓冲球起到缓冲联接管溶剂的流速,避免阻塞;同时增大了抽提筒及进样口的直径,方便了样品的放入和取出,同时提高了单次抽提样品的个数,大大提高了索氏抽提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提筒。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瓶。

其中1-出水口,2-冷凝管,3-蛇形管,4-进水口,5-缓冲球,6-回流管,7-联接管,8-进样口,9-排溢管,10-蒸汽导管,11-抽提筒,12-排液口,13-下联接管,14-收集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索氏抽提装置,包括冷凝管2、抽提筒11和收集瓶14,所述冷凝管2与抽提筒11相接,抽提筒11与收集瓶14相接,所述冷凝管2管身上部设有出水口1、冷凝管2管身下部设有进水口4,冷凝管2管内设有蛇形管3,蛇形管3下端口与冷凝管2下端口重合设置,蛇形管3上部为螺旋形状,蛇形管3下部为倒葫芦形状;所述抽提筒11上端口设有进样口8,抽提筒11下端口设有下联接管13,抽提筒11筒身上设有蒸汽导管10、缓冲球5和排液口12,抽提筒11与缓冲球5之间设有排溢管9,缓冲球5与抽提筒11底部之间设有联接管7,缓冲球5与下联接管13之间设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下端穿过下联接管13并延伸至下联接管13内,排液口12位于抽提筒11下部。所述冷凝管2的下端口外表面和进样口8内侧均为磨砂面。所述排溢管9的下端口低于排溢管9的上端口,排溢管9的上端口低于蒸汽导管10的上端口,排溢管9的下端口、排溢管9的上端口和蒸汽导管10的上端口在高度上,存在自下而上的梯度,当回流不畅引起抽提筒11内液面上升时,可及时排出多余溶剂。所述联接管7与抽提筒11形成一个U形连通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收集瓶14固定在水浴锅内,加入实验试剂,根据收集瓶14的高度将抽提筒11固定在铁架台上,再将实验试剂和样品加入到抽提筒11内,然后将冷凝管2装在抽提筒11上,并固定在铁架台,进水口4、出水口3分别与橡胶管相连,安装好抽提装置即可进行具体实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