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滤筒二级过滤自清洗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0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外滤筒二级过滤自清洗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作为对水体净化普遍使用装置,是输送流体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主要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从而保护后端阀门及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传统自清洗过滤器二级滤筒为前后布置,其明显的缺点有:1所需空间为二级滤筒长度之和,设备体积及设备的维护空间较大;2滤筒原水的过滤方向是由滤筒外向滤筒内,不具备自清洗功能,主要杂质主要靠第二级滤筒过滤,由而造成整机过滤精度不高。3由于第一级滤筒不具备自清洗功能,其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拆卸第一级滤筒进行清洁或更换,此时过滤器需断水操作,从而造成维护费用较高,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过滤器只能过滤依次,如果需要过滤两次变需要加过滤装置,从而加大了长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外滤筒二级过滤自清洗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外滤筒二级过滤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用于构成过滤腔的密封壳体、吸污管和驱动装置,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吸污管伸入壳体内并由驱动装置驱动吸污管工作,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级滤筒和第二级滤筒,第一级滤筒罩设在进水口位于壳体内的开口上将壳体内腔隔离为第一级滤筒内腔和第一级滤筒外腔两个空间,进水口与第一级滤筒内腔连通,水通过第一级滤筒内腔进入第一级滤筒外腔实现一级过滤,第一级滤筒的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并密封,第二级滤筒罩设在第一级滤筒外并将第一级滤筒外腔隔离成第二级滤筒内腔和第二级滤筒外腔,水通过第二级滤筒内腔进入第二级滤筒外腔实现二级过滤。

所述的第一级滤筒靠近进水口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的吸污管上设置有吸污管隔离板,将吸污管隔离成两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上连接有第一级滤筒排污腔,另一个通道上连接有第二级滤筒排污腔,吸污管贯穿第一级滤筒的密封端并伸入到第一级滤筒内腔中,位于第一级滤筒内腔中的吸污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清洗第一级滤筒的第一级滤筒吸污头,第一级滤筒吸污头通过吸污管上的一个通道与第一级滤筒排污腔连通,位于第一级滤筒外腔中的吸污管上连接有第二级吸污支管,第二级吸污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清洗第二级滤筒的第二级滤筒吸污头,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通过第二级吸污支管和吸污管的一个通道与第二级排污腔连通。

所述的吸污管通过丝杠轴与驱动装置连接,丝杠轴上安装有行程开关触发板,行程开关触发板通过与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配合来限定丝杠轴的运动行程,以实现吸污管做螺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级滤筒吸污头和第二级滤筒吸污头运动实现清洗滤筒。

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级差压变送器和第二级差压变送器,第一级滤筒内腔内设置有第一级滤筒高压口,第一级滤筒外腔内设置有第一级滤筒低压口,第二级滤筒内腔内设置有第二级滤筒高压口,第二级滤筒外腔内设置有第二级滤筒低压口,第一级滤筒排污腔上设置有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第二级滤筒排污腔上设置有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第一级差压变送器检测到第一级滤筒高压口和第一级低压口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打开,第二级差压变送器检测到第二级滤筒高压口和第二级低压口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打开。

所述的第一级滤筒高压口开设在进水口上。

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自动排气阀和电控箱,电控箱控制驱动装置、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和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的工作。

所述的吸污管伸入第一级滤筒内腔中的一端延伸出一端并伸入到进水口内然后通过过渡管道与第一级滤筒排污腔连通,过渡管道与进水口和排污管之间均密封。

所述的吸污管通过滑动套与第一级滤筒的密封端连接并做密封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过滤器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空间。传统自清洗过滤器二级滤筒为前后布置,所需空间为二级滤筒长度之和,采用本申请的内外双滤筒式布局设计,第一级滤筒布置在第二级滤筒内部,只需要第二级滤筒长度空间即可,从而降低了设备的高度,进而有效降低了设备的维护空间。

实现了第一级滤筒自清洗功能。传统自清洗过滤器二级滤筒为前后布置,第一级滤筒原水的过滤方向是由滤筒外向滤筒内,而采用本申请的内外双滤筒式进行设计,可实现第一级滤筒原水的过滤方向是由滤筒内向滤筒外,进而解决了传统自清洗过滤器第一级滤筒无法自清洗的难题。

与传统自清洗过滤器二级滤筒前后布置相比,由于第一级滤筒不具备自清洗功能,其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拆卸第一级滤筒进行清洁或更换,此时过滤器需断水操作,从而造成维护费用较高,采用本申请的内外双滤筒式进行设计,实现了第一级滤筒自清洗功能,无需人工维护,解决了以上难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级滤筒分别独立自清洗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第一级滤筒的吸污效果,同时可有效节省过滤器在自清洗时的流量损失。

可实现更高的过滤精度。与传统自清洗过滤器二级滤筒前后布置相比,采用本申请的内外双滤筒式进行设计,极大地增大了第一级滤筒的过滤面积,加之实现了第一级滤筒自清洗功能,使得第二级滤筒的过滤水质悬浮物含量大幅度降低,进而提升了第二级滤筒的纳污能力,可实现整机更高的过滤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 1-驱动装置,2-行程开关触发板,3-自动排气阀,4-吸污管隔离板,5-第一级滤筒吸污头,6-第一级滤筒,7-吸污管, 8-出水口,9-第一级差压变送器,10-第一级滤筒低压口,11-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2-进水口,13-第一级滤筒高压口,14-第二级滤筒高压口,15-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6-第二级滤筒低压口,17-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8-电控箱,19-第二级滤筒吸污头,20-第二级筒吸污支管,21-第二级滤筒,22-第二级滤筒排污腔,23-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4-下行程开关,25-上行程开关,26-丝杠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内外滤筒二级过滤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用于构成过滤腔的密封壳体、吸污管7和驱动装置1,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8,吸污管7伸入壳体内并由驱动装置1驱动吸污管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级滤筒6和第二级滤筒21,第一级滤筒6罩设在进水口位于壳体内的开口上将壳体内腔隔离为第一级滤筒内腔和第一级滤筒外腔两个空间,进水口12与第一级滤筒内腔连通,水通过第一级滤筒内腔进入第一级滤筒外腔实现一级过滤,第一级滤筒6的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并密封,第二级滤筒21罩设在第一级滤筒6外并将第一级滤筒外腔隔离成第二级滤筒内腔和第二级滤筒外腔,水通过第二级滤筒内腔进入第二级滤筒外腔实现二级过滤。

所述的第一级滤筒6靠近进水口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第二级滤筒21的两端均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的吸污管7上设置有吸污管隔离板4,将吸污管7隔离成两个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上连接有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1,另一个通道上连接有第二级滤筒排污腔22,吸污管7贯穿第一级滤筒6的密封端并伸入到第一级滤筒内腔中,位于第一级滤筒内腔中的吸污管7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清洗第一级滤筒6的第一级滤筒吸污头5,第一级滤筒吸污头5通过吸污管上的一个通道与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1连通,位于第一级滤筒外腔中的吸污管7上连接有第二级吸污支管20,第二级吸污支管20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清洗第二级滤筒21的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通过第二级吸污支管20和吸污管7的一个通道与第二级排污腔22连通。

所述的吸污管7通过丝杠轴26与驱动装置1连接,丝杠轴26上安装有行程开关触发板2,行程开关触发板2通过与上行程开关25和下行程开关24配合来限定丝杠轴26的运动行程,以实现吸污管7做螺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级滤筒吸污头和第二级滤筒吸污头运动实现清洗滤筒。

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和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第一级滤筒内腔内设置有第一级滤筒高压口13,第一级滤筒外腔内设置有第一级滤筒低压口10,第二级滤筒内腔内设置有第二级滤筒高压口14,第二级滤筒外腔内设置有第二级滤筒低压口16,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1上设置有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第二级滤筒排污腔22上设置有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检测到第一级滤筒高压口13和第一级低压口10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打开,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检测到第二级滤筒高压口14和第二级低压口16压力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打开。

所述的第一级滤筒高压口13开设在进水口上。

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自动排气阀3和电控箱18,电控箱18控制驱动装置1、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和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的工作。

所述的吸污管7伸入第一级滤筒内腔中的一端延伸出一端并伸入到进水口内然后通过过渡管道与第一级滤筒排污腔22连通,过渡管道与进水口和排污管之间均密封,设计时可以在壳体底部增加一个排污腔,但是这样会增加整体尺寸长度,因此采用通过过渡管道的方式往下接通排污,同时减小整体尺寸,节省空间。

所述的吸污管7通过滑动套与第一级滤筒11的密封端连接并做密封处理。

如图1所示:在过滤器壳体内装有第二级滤筒21,在第二级滤筒21内部装有第一级滤筒6,第一级滤筒6下端用螺钉固定,上端通过滑动套与吸污管7连接进行径向限位。在壳体内部装有吸污管7,在第一级滤筒6内部的吸污管7上均布有第一级滤筒吸污头5,在第二级滤筒21内部的吸污管7的第二级筒吸污支管20上均布有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在吸污管7内部设置有吸污管隔离板4,将其隔离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吸污管7下部与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1相通,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1上设置有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吸污管7上部与第二级滤筒排污腔22相通,第二级滤筒排污腔22上设置有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与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其作用分别为测量第一级滤筒6和第二级滤筒21的内外压差值,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高低压口分别连接第一级滤筒高压口13和第一级滤筒低压口10,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高低压口分别连接第二级滤筒高压口16和第二级滤筒低压口14。过滤器上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丝杠轴26、下行程开关24、上行程开关25、行程开关触发板2,驱动装置1运行后可驱动丝杠轴及吸污管7做螺旋状运动。过滤器壳体上端设置有自动排气阀3,可在滤器工作时排尽壳体内部的空气。过滤器壳体上设置有电控箱18,可根据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与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反馈信号控制驱动装置1、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及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分别对第一级滤筒6和第二级滤筒21实施独立的自清洗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滤器工作过程如下:

原水从进水口12流入至第一级滤筒6内部,经第一级滤筒6过滤后流出至第二级滤筒21内,经第二级滤筒21过滤后流出,过滤后的滤液从出水口8流出,自动排气阀3将确保液体充满整个过滤器壳体内部。

当过滤一段时间,滤芯第一级滤筒6内壁上累积杂质较多时,在达到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设定的差压值后,将触发信号反馈至电控箱18,电控箱18将发出启动自清洗控制信号至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和驱动装置1,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将由关闭状态运行打开,同时驱动装置1将开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第一级滤筒吸污头5开始吸污,污水将从第一级滤筒吸污头5流至吸污管7,因吸污管隔离板4将吸污管7隔离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污水将从吸污管下隔离腔经第一级滤筒排污腔11及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排出。在行程开关触发板2触及上行程开关25后,吸污管7在丝杠轴26作用下向下运行,待行程开关触发板2触及下行程开关24后向上运行,依次重复直至第一级差压变送器9低于设定值时,行程开关触发板碰触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将发出反馈信号至电控箱18,电控箱18将发出停止信号至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及驱动装置1,第一级滤筒自动排污阀15关闭,同时驱动装置1停至工作,整个吸污过程中第一级滤筒吸污头5对第一级滤筒6进行反冲洗。

当第一级滤筒过滤一段时间后,第二级滤筒21内壁上累积杂质较多时,在达到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设定的差压值后,将触发信号反馈至电控箱18,电控箱18将发出启动自清洗控制信号至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和驱动装置1,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将由关闭状态运行打开,同时驱动装置1将开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开始吸污,污水将从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经第二级筒吸污支管20流至吸污管7,因吸污管隔离板4将吸污管7隔离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污水将从吸污管上隔离腔经第二级滤筒排污腔22及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排出。在行程开关触发板2触及上行程开关25后,吸污管7在丝杠轴26作用下向下运行,待行程开关触发板2触及下行程开关24后向上运行,行程开关触发板2运行至上行程开关25后向下运动,依次重复直至第二级差压变送器17低于设定值时,碰触到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将发出反馈信号至电控箱18,电控箱18将发出停止信号至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及驱动装置1,第二级滤筒自动排污阀23关闭,同时驱动装置1停至工作,整个吸污过程中第二级滤筒吸污头19对第二级滤筒21进行反冲洗。

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