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粒机用压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225发布日期:2018-08-28 22:5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粒机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制粒机用压辊。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号召,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五大类生物质(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等)由制粒机压辊碾压挤出环模成粒状;其中压辊在整个制粒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市场上多数的压辊难以满足实际生产处理的需要,如压辊与物料间摩擦系数小,影响料层的厚度;制粒效果差,产量低;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旋转中的压辊加润滑脂油,停机操作,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不停机加油,增加带料厚度,提高产量的制粒机用压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制粒机用压辊,包括压辊壳和压滚轴,在所述压辊壳与压滚轴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和卡簧,该连接处形成的间隙通过密封衬套和密封圈的配合密封;在所述压辊壳外侧与压滚轴连接点设置有螺母和止退垫;在所述压滚轴上形成油路,与所述压辊壳和压滚轴连接处导通,进油口形成于所述压滚轴侧壁;在所述压滚轴侧壁设置有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壳表面为蜂窝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压辊结构设计新颖,散热快,不易被烧坏;可满足在不停机状态下给旋转中的压辊加油,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表面蜂窝状设计有效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加了带料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料层的厚度;增加了切入角,有效的强化了制粒效果,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压辊壳表面结构图。

图中标记:1、压辊壳;2、压滚轴;3、轴承;4、卡簧;5、密封圈;6、密封衬套;7、螺母;8、止退垫;9、油路;10、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制粒机用压辊,包括压辊壳1和压滚轴2,在所述压辊壳1与压滚轴2连接处设置有轴承3和卡簧4,该连接处形成的间隙通过密封衬套6和密封圈5的配合密封;在所述压辊壳1外侧与压滚轴2连接点设置有螺母7和止退垫8;在所述压滚轴2上形成油路9,与所述压辊壳1和压滚轴2连接处导通,进油口形成于所述压滚轴2侧壁;使用时与制粒机压辊加油旋转接头配合,实现旋转中的不停机加油;在所述压滚轴2侧壁设置有溢流口10,当压辊内润滑油脂加满则会从溢流口10流出。

如图2所示,所述压辊壳1表面为蜂窝状,区别于传统的齿状压辊,有效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加了带料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料层的厚度;增加了切入角,有效的强化了制粒效果,提高了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粒机用压辊,包括压辊壳和压滚轴,在所述压辊壳与压滚轴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和卡簧,该连接处形成的间隙通过密封衬套和密封圈的配合密封;在所述压辊壳外侧与压滚轴连接点设置有螺母和止退垫;在所述压滚轴上形成油路,与所述压辊壳和压滚轴连接处导通,进油口形成于所述压滚轴侧壁;在所述压滚轴侧壁设置有溢流口。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可以不停机给压辊加润滑脂油,压辊壳表面的蜂窝状设计增加料层厚度,强化了制粒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翁延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