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集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67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集水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工程的集水槽,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集水槽。



背景技术:

集水槽是用来均匀收集溢面清水的设备,主要用于沉淀池的出水端,常采用条形孔式或锯齿式。现有的有些集水槽不能根据需求来进行调节储水量,有些集水槽通过压缩弹簧、滑块、螺帽等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且能适应不同水深的可调集水槽。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可调式集水槽,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适配嵌设有第二槽体以及用于调节第二槽体在第一槽体内高度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槽体底部设有与第一槽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第一槽体内底部的支撑座、水平插设在支撑座上的旋转轴以及竖直设在第二槽体底部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外壁上分布有齿槽,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与齿槽配合使升降柱带动第二槽体上下移动的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适配穿过第一槽体的侧壁后连接设有手摇杆,所述第一槽体的侧壁顶部设有便于将水引入到第二槽体内的U形孔,所述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的顶部同高时,第二槽体的侧壁上与U形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贯通第二槽体内外的进水孔。

上述结构中,通过摇动手摇杆来使旋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齿槽的配合使升降柱向上移动从而使U形孔封闭,使进水孔进水后通过通孔进入到第一槽体内,第一槽体内水集满后,集满第二槽体,从而达到可调节且适用于不同水深的目的。当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的顶部同高时,水从第一槽体上的U形孔进入,通过第二槽体上的进水孔,进入到第二槽体内,再通过通孔进入到第一槽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防止齿轮轴向移动的轴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轴与第一槽体旋转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集水槽,本实用新型调节方便,调解效果好,适用于不同水深的场合,设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调节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与升降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第一槽体;11-U形孔;2-第二槽体;21-进水孔;22-通孔;3-升降柱;31-齿槽;4-旋转轴;5-支撑座;6-齿轮;7-手摇杆;8-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的可调式集水槽,包括第一槽体1,所述第一槽体1内适配嵌设有第二槽体2以及用于调节第二槽体2在第一槽体1内高度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槽体2底部设有与第一槽体1相连通的通孔22,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第一槽体1内底部的支撑座5、水平插设在支撑座5上的旋转轴4以及竖直设在第二槽体2底部的升降柱3,所述升降柱3外壁上分布有齿槽31,所述旋转轴4上套设有与齿槽31配合使升降柱3带动第二槽体2上下移动的齿轮6,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适配穿过第一槽体1的侧壁后连接设有手摇杆7,所述第一槽体1的侧壁顶部设有便于将水引入到第二槽体2内的U形孔11,所述第二槽体2与第一槽体1的顶部同高时,第二槽体2的侧壁上与U形孔1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贯通第二槽体2内外的进水孔21。

上述结构中,通过摇动手摇杆7来使旋转轴4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通过与齿槽31的配合使升降柱3向上移动从而使U形孔11封闭,使进水孔21进水后通过通孔22进入到第一槽体1内,第一槽体1内水集满后,集满第二槽体2,从而达到可调节且适用于不同水深的目的。当第二槽体2与第一槽体1的顶部同高时,水从第一槽体1上的U形孔11进入,通过第二槽体2上的进水孔21,进入到第二槽体2内,再通过通孔22进入到第一槽体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4上套设有防止齿轮6轴向移动的轴套8。所述旋转轴4与第一槽体1旋转密封配合,使旋转轴4与第一槽体1相对密封,防止漏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