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9818阅读:4033来源:国知局
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蜜丸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



背景技术:

大蜜丸塑壳制作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步骤是通过镊子夹住大蜜丸塑壳,并将其放置于蜡液内浸泡2次,每次1-5秒,使塑壳被蜡液包被,保证塑壳的密封性,使塑壳里的药丸保存得更好。然而,由于目前大蜜丸塑壳浸泡蜡液的过程主要由人工完成,普通的镊子功能简单,操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后会出现疲倦,操作镊子的手没力,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容易不小心让塑壳掉入蜡液内。此外,蜡液需要在较高的温度才能保持在液态,当其温度下降至常温时,蜡会变成固态。在用镊子夹塑壳时,部分蜡液会残留在镊子一端,传统形状的镊子不能有效且及时的排走蜡液,一段时间后蜡液会在镊子一端形成固态蜡,造成蜡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方便人员操作,使用时更省力,而且镊子能保持恒定的夹紧力,塑壳在浸泡过程中不会掉落,镊子尖上不容易沾蜡,减少蜡液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包括两条相对布置的镊子臂,两条所述镊子臂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臂和用于与大蜜丸塑壳接触的镊子尖,两个所述镊子尖相对布置;它还包括与两条所述主臂连接的握把,两条主臂的中部之间设有能使两者靠近后相互锁紧并通过手动解锁的锁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相互扣接的齿板和卡接板,所述齿板固定在其中一条所述主臂上,所述卡接板的中部与另一条所述主臂铰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的第一齿部,所述卡接板的一端设有一个凸起的第二齿部,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上均设有一个用于相互导向的坡面和一个用于相互定位的侧面,卡接板的另一端设有通过按压使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分离的解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设有所述齿板的主臂上设有辅助按压部,该辅助按压部位于主臂上与所述握把底部朝向相同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每条所述主臂和镊子尖之间设有过渡臂,所述过渡臂与主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条过渡臂上远离主臂的一端相互靠近且朝向与所述握把底部方向相同的一侧,镊子尖与过渡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个镊子尖与两条过渡臂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镊子尖内设有电热芯,该电热芯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握把内,握把上设有开关。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的优点为:

1、操作人员的手握着握把,操作人员给两条镊子臂的主臂施加一个初始压力后,镊子尖夹紧塑壳,锁紧结构锁死两条主臂之间的距离,此时操作人员无需继续给镊子臂的主臂施加压力,就能对塑壳进行浸泡蜡液,浸泡完毕后对锁紧结构手动解锁,操作方便省力,提高持续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而且镊子尖上不容易沾蜡,减少蜡液的浪费;

2、锁紧结构包括齿板和卡接板,通过拇指控制卡接板的旋转即可实现齿板与卡接板之间的扣接和解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扣合后齿板和卡接板之间不容易脱开,连接稳固;

3、使用时,使镊子臂的主臂倾斜,过渡臂和镊子尖的中线所在平面基本与水平面垂直,镊子尖位于过渡臂的下方,沾在过渡臂和镊子尖上的蜡液容易滑下并滴回器皿内的蜡液中,进一步减少了蜡液的浪费;

4、解锁部方便操作人员的拇指进行操作;辅助按压部方便操作人员的食指进行操作;

5、镊子尖内设有电热芯,若沾在镊子尖上的蜡液出现固化,通过开关控制电热芯工作并对镊子尖加热,使固化的蜡重新液化滴落,进一步减少了蜡液的浪费。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包括两条相对布置的镊子臂1,两条所述镊子臂1均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臂11和用于与大蜜丸塑壳接触的镊子尖13,两个所述镊子尖13相对布置;它还包括与两条所述主臂11连接的握把2,两条主臂11的中部之间设有能使两者靠近后相互锁紧并通过手动解锁的锁紧结构3。本实施例中,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设计成右手使用的结构。

所述锁紧结构3包括相互扣接的齿板31和卡接板32,所述齿板31固定在其中一条所述主臂11上,所述卡接板32的中部与另一条所述主臂11铰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3。

所述齿板31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的第一齿部311,所述卡接板32的一端设有一个凸起的第二齿部321,第一齿部311和第二齿部321上均设有一个用于相互导向的坡面和一个用于相互定位的侧面,卡接板32的另一端设有通过按压使第一齿部311和第二齿部321分离的解锁部322。本实施例中,第一齿部311的数量为三个。

需要解除齿板31与卡接板32的扣接状态时,通过拇指按压解锁部322,使卡接板32绕其与主臂11的铰接处旋转,即可使第一齿部311和第二齿部321相互脱离。

设有所述齿板31的主臂11上设有辅助按压部4,该辅助按压部4位于主臂11上与所述握把2底部朝向相同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辅助按压部4为杆体状,其延伸方向与握把2底部朝向相同。需要通过镊子尖13夹取塑壳时,操作人员通过右手的食指按压辅助按压部4,使两条主臂11相互靠近,解决了因主臂11太细且延伸方向与食指延伸方向相同而容易打滑的问题。

每条所述主臂11和镊子尖13之间设有过渡臂12,所述过渡臂12与主臂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条过渡臂12上远离主臂11的一端相互靠近且朝向与所述握把2底部方向相同的一侧,镊子尖13与过渡臂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个镊子尖13与两条过渡臂12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使用时,使镊子臂1的主臂11倾斜,过渡臂12和镊子尖13的中线所在平面基本与水平面垂直,镊子尖13位于过渡臂12的下方,沾在过渡臂12和镊子尖13上的蜡液容易滑下并滴回器皿内的蜡液中,进一步减少了蜡液的浪费。

所述镊子尖13内设有电热芯5,该电热芯5通过电线7连接有电源6,所述电源6位于所述握把2内,握把2上设有开关8。

上述实施例中,大蜜丸塑壳蘸蜡工具上的镊子尖13内也可以不设有电热芯5。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