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406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而水利施工时用的水常常会因为太多杂质而影响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对水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

但现有的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采用的沉淀方法都是斜极管沉淀法,在水利施工中,水是随处可以采取的,但要达到施工的要求的水较少,通常将水运输至大型机械,机械沉淀处理后将水反向运输回来,由此一来工作效率较低和造价成本较高,而且无法快速沉淀水中的杂质,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种产品的需求,给人们带来的帮助较少。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设置在装置主体顶部的进水孔及设置在装置主体底部的若干个污垢沉淀器构成,且所述进水孔嵌入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污垢沉淀器与所述装置主体紧密焊接,所述进水孔的底部设有双向喷头,且所述双向喷头贯穿设置于所述进水孔内,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玻璃窗口和合页,且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玻璃窗口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菱形沉淀管和下储水板,且所述菱形沉淀管和下储水板均与所述装置主体紧密焊接,所述菱形沉淀管的底部设有第一斜管、第二斜管和轻杂储水管,且所述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均贯穿菱形沉淀管内,并嵌入设置在轻杂储水管内,所述下储水板的一侧设有集泥槽,且所述集泥槽与所述下储水板紧密焊接,所述菱形沉淀管的底部设有清水槽,且所述清水槽贯穿设置于菱形沉淀管内,所述清水槽的一侧设有清水出口,且所述清水出口嵌入设置于清水槽内,所述污垢沉淀器的底部设有支撑脚,且所述支撑脚嵌入设置于污垢沉淀器内。

进一步的,所述集泥槽的内部设有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集泥槽紧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的一侧设有过滤网出水口,且所述过滤网出水口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撑脚内。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排泥管口,且所述排泥管口嵌入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窗口的一侧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嵌入设置于所述玻璃窗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采用原有的沉淀设备特点及其优点,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快速便捷沉淀和造价低的新型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改进了原有产品远距离输送原水进行沉淀后反向输送清水的方法,而且体型较小,方便搬运,设有菱形沉淀管和污垢沉淀器,实现了快速沉淀原水,高效率的使水达到水利施工相关标准,使得该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污垢沉淀器;3-进水孔;4-玻璃窗口;5-第一斜管;6-集泥槽;7-过滤网出水口;8-排泥管口;9-第二斜管;10-菱形沉淀管;11-清水槽;12-过滤网;13-支撑脚;14-轻杂出水管;15-下储水板;16-合页;17-把手;18-清水出口;19-双向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快速沉淀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由设置在装置主体1顶部的进水孔3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底部的若干个污垢沉淀器2构成,且所述进水孔3嵌入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所述污垢沉淀器2与所述装置主体1紧密焊接,所述进水孔3的底部设有双向喷头19,且所述双向喷头19贯穿设置于所述进水孔3内,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玻璃窗口4和合页16,且所述装置主体1与所述玻璃窗口4通过合页16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菱形沉淀管10和下储水板15,且所述菱形沉淀管10和下储水板15均与所述装置主体1紧密焊接,所述菱形沉淀管10的底部设有第一斜管5、第二斜管9和轻杂储水管14,且所述第一斜管5和第二斜管9均贯穿菱形沉淀管10内,并嵌入设置在轻杂储水管14内,所述下储水板15的一侧设有集泥槽6,且所述集泥槽6与所述下储水板15紧密焊接,所述菱形沉淀管10的底部设有清水槽11,且所述清水槽11贯穿设置于菱形沉淀管10内,所述清水槽11的一侧设有清水出口18,且所述清水出口18嵌入设置于清水槽11内,所述污垢沉淀器2的底部设有支撑脚13,且所述支撑脚13嵌入设置于污垢沉淀器2内。

进一步的,所述集泥槽6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2,且所述过滤网12与所述集泥槽6紧密焊接,所述过滤网12可以起到过滤较大的杂质防止堵塞排泥管口8,方便工作人员对集泥槽6的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13的一侧设有过滤网出水口7,且所述过滤网出水口7嵌入设置于所述支撑脚13内,所述过滤网出水口7起到第四道阻挡杂质的作用,可以更进一步沉淀水中的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排泥管口8,且所述排泥管口8嵌入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所述排泥管口8可以将集泥槽6内较小的杂质通过排泥管口8排出装置外。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窗口4的一侧设有把手17,且所述把手17嵌入设置于所述玻璃窗口4内,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将玻璃窗口4打开,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该设备放置在水利施工与获取原水适当的位置,工作人员通过外接原水的水管与进水孔3接通,并将原水输送至进水孔3,因为进水孔3的底部设有双向喷头19,所以水可以双向喷出原水在菱形沉淀管10的内壁流淌,此时可将过滤网出水口7与外接水管到容器中,以便再次进行沉淀处理,这里要说明的是,原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沙和碎石等杂质,所以含有杂质的水或较重的杂质会下沉通过下储水板15下沉至集泥槽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玻璃窗口4和排泥管口8,通过排泥管口8可以将较小的杂质排出装置外,工作人员可以透过玻璃窗口4清楚的观察集泥槽6是否杂质堆满,如集泥槽6中杂质快要满出时,使用把手17,可以省力的打开玻璃窗口4,接着工作人员可以用手将集泥槽6较多的杂质清除干净,而继续流淌在菱形沉淀管10的水,以相同的原理使含有杂质的水或较重的杂质会下沉,并通过第一斜管5与第二斜管9将原水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最后通过菱形沉淀管10进入清水槽11的原水已是较为清澈的清水,适用水利施工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