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封口、出胶口封口及其与胶嘴的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4637发布日期:2018-10-26 19:4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封口、出胶口封口及其与胶嘴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胶,又称为黏合剂或玻璃胶等,常用于各种玻璃与其它基材进行粘接和密封之用,装载密封胶的筒体材料一般有塑料(HDPE)和金属(铝)两种。由于铝筒具有更高的密封性能,被广泛用与包装和储存聚氨酯类密封胶。铝质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出胶口,另一端设置有后端盖,筒体空腔内设置有可沿筒体空腔内壁移动的后端活塞。使用时,一般需将筒体后端盖易拉环拉开,用尖锐物体在前端出胶口处戳一个孔,再将塑料胶嘴通过铝质筒体出胶口的螺纹组装起来,然后将筒体装在胶枪上,扣动胶枪扳指就能将筒体内的胶黏剂通过出胶口的孔洞挤到铝质胶筒外部以进行使用。

目前,出胶口处的封口与铝筒体一起一次成型,封口处铝材的厚度略薄于筒体厚度。传统的封口为中心厚度较薄而外侧厚度较厚,使用时往往会用尖锐物体在封口中间部位戳一个孔洞,由于使用的尖锐物体的体积不一,戳出来的孔洞大小不一,小孔洞会造成出胶压力过大,难出胶等问题。以往的做法通常是,当戳出孔洞后,继续用尖锐物体将处于封口中心孔洞往外扩大,增加孔洞的面积,使出胶变得容易。这样的封口设计在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在工业大批量应用中,大小不一的孔径会使在恒定压力下的挤胶速度变得上下波动,影响用胶人员的操作节奏,生产稳定性下降,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当不了解使用方法的人在使用时,没有戳开封口就装上了胶嘴,会导致打不出筒体里的胶黏剂,严重影响使用。

因此,开发一种可形成大小一致的孔洞的密封胶的封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密封胶的封口戳出孔洞大小不一致,使用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封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口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所述封口的中心点向四周逐渐变薄,可通过直径略小于封口尺寸大小的棒形钝物戳在封口处,在力的作用下,最薄处的铝材相对于中间较厚处更为脆弱而率先被破坏,封口与出胶口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使用便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出胶口封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出胶口封口与胶嘴的组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封口,所述封口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所述封口的厚度中心点向四周逐渐变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口可设置在常规出胶口的任意位置,如出胶口的最上端、出胶口的最下端及出胶口中间段位置。在使用时,选用直径略小于封口尺寸大小的棒形钝物戳在封口处,在力的作用下,封口的最薄处相对于中间较厚处更为脆弱而率先被破坏,封口与出胶口在最薄处(即连接处)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使用便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厚四周薄设计的封口具有多种形式。

优选地,所述封口沿其中心点向一侧或两侧凸出形成凸起球面。

不同方向凸起的球面设计的封口均通过棒形钝物戳出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

优选地,所述封口的最厚处到最薄处为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封口的最薄处厚度不大于0.2mm。

优选地,所述封口的最薄处与最厚处的厚度差在5mm以下。

采取本实用新型的封口设计,最薄处的厚度可大大降低,最薄处与最厚处的厚度差范围也大为扩大。

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出胶口封口,所述出胶口封口包括上述封口和出胶口,所述封口设置于所述出胶口上。

封口可设置于出胶口的任意位置,如出胶口的最上端、出胶口的最下端及出胶口中间段位置。

优选地,所述封口的凸起球面朝上和/或朝下设置。

当封口设置于出胶口上,单面凸起的球面朝上设置、朝下设置,及两面凸起的球面分别朝上和朝下设置时,均可通过棒形钝物戳出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

优选地,所述封口设置于所述出胶口的最上端。

特别地,当封口设置于出胶口最上端时,除可用棒状物体戳其最薄处外,还可使用尖锐物体戳在封口与出胶口连接的最薄处,形成单点破坏,然后继续撬动可对这一圈最薄处造成持续撕裂破坏效果,且断面整齐大小一致,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

优选地,所述封口与所述出胶口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封口与所述出胶口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圈切线。

该切线的设置可更加便利的通过棒形钝物或尖锐物体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

一种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出胶口封口与胶嘴的组合装置,所述组合装置包括上述出胶口封口和与出胶口相配合的胶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装置还可利用胶嘴来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

优选地,所述出胶口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胶嘴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封口设置于所述出胶口的最下端,所述胶嘴的底端设置有延长壁,当将所述出胶口和胶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时,所述延长壁能够刺穿所述封口。

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和延长壁的设计,在使用时无需借助外界物体在封口上戳即可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与出胶口相配合的胶嘴在旋拧过程中,胶嘴的底端设置的延长壁逐渐靠近封口的最薄处,当两者相接触后,继续旋拧时会产生外部压力并造成封口与出胶口连接处的断裂,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开式铝质筒筒嘴封口采用中间厚四周薄设计,封口的厚度由中心点向四周逐渐变薄,可设置于出胶口的任意位置,如出胶口的最上端、出胶口的最下端及出胶口中间段位置。该封口在使用时,可通过直径略小于封口尺寸大小的棒形钝物戳在封口处,在力的作用下,最薄处的铝材相对于中间较厚处更为脆弱而率先被破坏,封口与出胶口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设计的出胶口封口;

图2为传统封口方式封口开启时的截面图;

图3为传统封口方式封口开启时的俯视图;

其中,1’为传统的封口;2’为传统的出胶口;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开启时的截面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开启时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2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8为实施例3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9为实施例4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10为实施例5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11为实施例6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12为实施例7提供的出胶口封口;

图13为实施例7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开启时的俯视图;

图14为实施例8提供的出胶口封口与胶嘴的组合装置;

其中:1为封口;

2为出胶口,21为外螺纹;

3为胶嘴,31为内螺纹,32为延长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传统的出胶口封口方式如图1,包括出胶口2’和设置在出胶口2’最下端的封口1’,封口1为中间薄四周厚设计。

在使用时用尖锐物体在封口中间部位戳出一个小孔洞后(如图2,图3),继续用尖锐物体使出胶孔洞扩大,出胶孔洞大小因使人所使用的尖锐物体和力气不同而大小不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胶口封口,如图4~6,包括一体成型的出胶口2和设置在出胶口2最下端的封口1,封口1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且最厚处到最薄处为平滑过渡,直至与出胶口连接,封口1沿其中心点向上弯曲形成向上方凸起的球面。

在使用时,用一端略小于出胶口直径的棒型钝物戳在封口处,棒型钝物与封口中间向上凸起的部分接触,外部压力通过封口最厚处传到连接出胶口的封口最薄处,在力的作用下,封口最薄处相对于中间厚处来说较为脆弱,因此率先破坏,(如图5)。随着封口最薄处的破坏,封口在最薄处与出胶口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如图6),方便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如图7,包括一体成型的出胶口2和设置在出胶口2最下端的封口1,封口1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且最厚处到最薄处为平滑过渡,直至与出胶口2连接,封口1沿其中心点向下弯曲形成向下方凸起的球面。

在使用时,用一端略小于出胶口直径的棒型钝物戳在封口处,棒型钝物与封口最薄处接触,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封口最薄处率先破坏。随着封口最薄处的破坏,封口沿最薄处与出胶口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方便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如图8,包括一体成型的出胶口2和设置在出胶口2最下端的封口1,封口1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且最厚处到最薄处为平滑过渡,直至与出胶口2连接,封口1沿其中心点向上、下同时弯曲形成向上、下方凸起的球面。

在使用时,用一端略小于出胶口直径的棒型钝物戳在封口处,棒型钝物与封口中间向上凸起的部分接触,外部压力通过封口最厚处传到连接出胶口的封口最薄处,在力的作用下,封口最薄处相对于中间厚处来说较为脆弱,因此率先破坏。随着封口最薄处的破坏,封口在最薄处与出胶口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方便使用。

实施例4~6

本实施例4~6提供的出胶口封口与实施例1~3分别对应,除封口设置于出胶口最上端外,其余特征均一致,分别如图9、10和11。

同理,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可用棒形钝物戳出大小一致的孔洞。除此之外,还可用一尖锐物体戳在封口与出胶口连接的最薄处,形成单点破坏,然后尖锐物体戳进破坏点撬动封口,在最薄处造成持续的撕裂破坏效果,且断面整齐大小一致。在封口被破坏后,不安装胶嘴,直接把筒体装入胶枪中,挤压筒体后端活塞,可将筒体内的胶黏剂挤出,同时胶黏剂会推动处于最外侧的已被破坏的封口,将完整的封口推出出胶口。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胶口封口,如图7,包括一体成型的出胶口2和设置在出胶口2中部的封口1,封口1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且最厚处到最薄处为平滑过渡,直至与出胶口2连接,封口1沿其中心点向上弯曲形成向上方凸起的球面;在靠近出胶口2和封口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圈切线12,切线12处的厚度最薄,如图12。

在使用时,用一端略小于出胶口直径的棒型钝物戳在封口处,棒型钝物与封口中间厚的部分接触,外部压力通过封口传到连接出胶口的封口最薄的切线处,在力的作用下,封口切线处相对于中间厚处来说较为脆弱,因此率先破坏。随着封口切线处的破坏,封口沿切线与出胶口脱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如图13),方便使用。

实施例8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胶口封口与胶嘴的组合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出胶口2、设置在出胶口2最下端的封口1和与出胶口2相配合的胶嘴3,封口1为中间厚四周薄设计,且最厚处到最薄处为平滑过渡,直至与出胶口2连接,封口1沿其中心点向上弯曲形成向上方凸起的球面;出胶口2上设置有内螺纹11,胶嘴3设置有可与出胶口1的内螺纹11匹配的外螺纹31,所述胶嘴3的底端设置有长度为3mm的延长壁32,所述延长壁32能够刺穿所述封口1。

在使用时既可通过棒形钝物戳出大小一致的孔洞,也可直接通过胶嘴实现封口的开启,具体操作如下:胶嘴可通过螺纹充分旋拧在出胶口上完成安装,在旋拧过程中,延长壁逐渐靠近封口的最薄处,当延长壁与封口最薄处接触时,继续旋拧会对封口最薄处产生外部压力,从而导致最薄处断裂,封口与出胶口分离,形成大小一致的出胶孔洞。该设计可跳过了用外部物体戳开封口的过程,减少了工序,节约了人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