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141发布日期:2018-06-08 18:1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



背景技术:

立式搅拌机有多种形式,常用的立式搅拌机主要由:电机轮、电机、桶体、搅拌轴、出料口、清料口、皮带轮、视窗、人梯、入口、电器箱、循环落料口以及投料口等构成,主要用于原料的混合,盘内采用聚丙烯板内衬或不锈钢板,因此,具有不易粘料和耐磨损的特点,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搅拌均匀、卸料输送方便等特点。

其工作原理如下:立式搅拌机的工作运行是通过搅拌轴的快速旋转将原料从桶体底部由中心提升至顶端,再以伞状飞抛散落,回至底部,这样原料在桶内上下翻滚搅拌,短时间内即可将大量原料均匀的混合完毕,广泛运用于各个建筑施工工地上。

现有的立式搅拌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立式搅拌机的顶端开口均未设置相应的罩盖,导致立式搅拌机在搅拌运行过程中,容易将桶体内部的原料搅拌飞溅出来,一方面,造成原料的浪费;另一方面,原料中的固体颗粒物易打伤操作工人,存在安全隐患;

(2)由于立式搅拌机在使用过后,若需要进行换料搅拌,由于桶体的内壁上会粘附大量的原料,则需要对桶体进行清理,清理过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劳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以达到减少搅拌过程中原料浪费、增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减少设备清理所需劳动力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立式搅拌机结构不合理易造成原料浪费、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清理设备的劳动力耗费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搅拌桶,还包括与所述搅拌桶的端口相匹配的罩盖,所述搅拌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丝杆升降机构;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端部连接有法兰盘;所述罩盖的端部设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设置有轴套,轴套与所述法兰盘连接;所述升降丝杆、法兰盘、轴套、转轴和罩盖沿同一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罩盖内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搅拌桶的内壁相匹配的刮料杆,且刮料杆贴附于搅拌桶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套的内孔固定套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搅拌桶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有搅拌桨叶,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主电机,主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套于所述升降丝杆外部的蜗轮箱体,所述蜗轮箱体内转动设置有蜗杆和蜗轮,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传动且蜗轮装配于所述升降丝杆上;所述蜗杆的端部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蜗轮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套于升降丝杆外部的丝杆护套,丝杆护套内滑动设置有防转板且防转板与升降丝杆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杆朝向所述搅拌桶的内壁一侧设有耐磨刮板。

进一步地,所述罩盖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把手。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搅拌机在其搅拌桶的端口上方设置有罩盖,罩盖通过丝杆升降机构的驱动实现自动升降,以实现对搅拌桶的遮挡或者开启,当搅拌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罩盖可防止搅拌桶内部的原料飞溅出来,又可防止搅拌桶内部的固体颗粒性原料飞溅出来打伤操作者,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2.操作者可通过把手转动罩盖,促使罩盖上的刮料杆对搅拌桶内壁上的粘附原料进行快速清除并刮落至搅拌桶的底部,节省了对于设备清理的劳动力耗费,提升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罩盖与所述升降丝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可靠,利用丝杆升降机构的自锁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对罩盖的升降起到良好的操控,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文字的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一种改进型高效立式搅拌机,包括机架1和位于机架1上的搅拌桶2,搅拌桶2为圆形桶体,还包括与所述搅拌桶2的端口相匹配的罩盖3,即罩盖3为圆形盖且罩盖3能够将搅拌桶2的端口完全封闭,罩盖3与搅拌桶2的轴心线位于同一轴线方向上,所述搅拌桶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为L型结构,支撑架4的竖直侧臂与所述搅拌桶2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架4的水平侧臂的顶部设有丝杆升降机构;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杆5,所述升降丝杆5的端部连接有法兰盘6;所述罩盖3的端部设有转轴15,转轴15位于罩盖3的中心部,转轴15上转动设置有轴套13,轴套13与所述法兰盘6连接,轴套13与法兰盘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升降丝杆5、法兰盘6、轴套13、转轴15和罩盖3沿同一轴线方向设置,以保证罩盖3相对于搅拌桶2转动后,不会相对于搅拌桶2的端口产生偏移;所述罩盖3内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搅拌桶2的内壁相匹配的刮料杆7,且刮料杆7贴附于搅拌桶2的内壁上,即各个刮料杆7位于搅拌桶2的内圆圆周上,以保证刮料杆7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刮落粘附于搅拌桶2内壁上的残留原料。作为优选的,所述刮料杆7设有四个,且沿罩盖3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转轴15上固定套设有滚动轴承14,即转轴15与滚动轴承14的内圈固定连接,滚动轴承14的外圈与所述轴套13的内孔固定套接,实现转轴15与轴套13之间能够自由的相对转动。

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搅拌桶2内部的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的一端设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用于搅拌位于搅拌桶2内部的原料混合物,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主电机9,主电机9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采用皮带传动,所述搅拌轴8的端部和主电机9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皮带轮。

所述丝杆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10、套于所述升降丝杆5外部的蜗轮箱体,所述蜗轮箱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蜗轮箱体内转动设置有蜗杆18和蜗轮17,蜗杆18与蜗轮17相啮合传动且蜗轮17装配于所述升降丝杆5上,蜗轮17的内圈与所述升降丝杆5构成丝杆螺母副;所述蜗杆18的端部与升降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升降电机10驱动蜗杆18转动;所述蜗轮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套于升降丝杆5外部的丝杆护套11,丝杆护套11内滑动设置有防转板16且防转板16与升降丝杆5的端部连接,防转板16用于对升降丝杆5进行转动限位,以实现升降丝杆5在蜗轮17的驱动下产生轴向移动。

所述丝杆护套11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升降丝杆5的外径,丝杆护套11的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所述防转板16相匹配,以保证防转板16能够在轴向方向运动,由于防转板16与升降丝杆5固定连接,从而对升降丝杆5进行转动限位。

所述刮料杆7朝向所述搅拌桶2的内壁一侧设有耐磨刮板,所述耐磨刮板由耐磨钢板加工而成,耐磨刮板能够长久使用并刮除搅拌桶2内壁上的残留原料。

所述罩盖3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把手12,作为优选的,各个把手12沿罩盖3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罩盖3的侧壁上,操作者可直接通过把手12以推动罩盖3进行转动,促使罩盖3内的刮料杆7能够将搅拌桶2内壁上粘附的原料刮落至搅拌桶2的底部,以便于当搅拌桶2需要换料搅拌时,相对于目前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能够快速清理搅拌桶2内的残留原料,并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

还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分别与所述主电机9和所述升降电机10电连接,以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实时操控。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