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干自动涂白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2883发布日期:2018-09-04 22:2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干自动涂白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树干涂白是指树干由底部向上被刷了一层白色的药液。树干涂白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杀菌、防止病菌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

2、杀虫、防虫。杀死树皮内的越冬虫卵和蛀干昆虫。由于害虫一般都喜欢黑色、肮脏的地方,不喜欢白色、干净的地方。树干涂上了雪白的石灰水,土壤里的害虫便不敢沿着树干爬到树上来捣蛋,还可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

3、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早春霜害。冬天,夜里温度很低;到了白天,受到阳光的照射,气温升高,而树干是黑褐色的,易于吸收热量,树干温度也上升很快。这样一冷一热,使树干容易冻裂。尤其是大树,树干粗,颜色深,而且组织韧性又比较差,更容易裂开。涂了石灰水后,由于石灰是白色的,能够使40%-70%的阳光被反射掉,因此树干在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相差不大,就不易裂开。延迟果树萌芽和开花期,防止早春霜害;

4、方便晚间行路,树木刷成白色后,会反光,夜间的行人,可以将道路看得更加清楚,并起到美化作用,给人一种很整齐的感觉。

现有技术中,树干涂白均采用人工涂刷的方式完成,涂白作业时,园林工人一手提储料桶,一手持刷子,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涂刷作业。在涂白时应当遵循如下原则:隔离带行道树统一涂白高度1.2-1.5米,其它按1.2m要求进行,同一路段、区域的涂白高度应保持一致,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涂液时要干稀适当, 对树皮缝隙、洞孔、树杈等处要重复涂刷,避免涂刷流失、刷花刷漏、干后脱落。每年应在秋末冬初雨季后进行,最好早春再涂一次,效果更好。由此可见,传统的涂白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涂白效果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树干自动涂白工作装置,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及改善涂白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干自动涂白工作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固定架、升降装置、升降台、工作臂、涂白小车和直线驱动装置;固定架安装于伸缩臂的活动端上,升降装置安装于固定架上,升降台安装于升降装置上,工作臂的数目为两个,且均为半圆形结构体,两个工作臂的后端转动安装于升降台上,工作臂具有一环形面、一连接于环形面外侧的外环壁和一连接于环形面内侧的内环壁,环形面、外环壁和内环壁组成半圆形的绕行轨道,涂白小车能够沿绕行轨道移动;直线驱动装置的数目为两个,其一端铰接于升降台、另一端铰接于相应的工作臂;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工作臂绕其转动中心相互靠近时能够使绕行轨道连接成完整的圆形绕行轨道,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工作臂绕其转动中心相互远离时能够使工作臂的前端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涂白小车包括车身和安装于车身上的电池、车轮、导轮、小车控制器、动力装置、喷涂装置和储料桶;车轮和导轮的数目均为四个,车轮接触环形面,位于车身外侧的导轮接触外环壁,位于车身内侧的导轮接触内环壁,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车轮,喷涂装置具有一可调节喷嘴,可调节喷嘴朝内设置,喷涂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储料桶;动力装置和喷涂装置分别与小车控制器电连接,电池为涂白小车供电,小车控制器与控制装置建立无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升降装置包括丝杠、升级电机和导柱;导柱和丝杠相互平行地安装于固定架上,升降电机的转轴连接丝杠,丝杠与升降台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储料桶的顶部具有加料口,加料口为喇叭形结构体。

作为优选方案,储料桶的底部安装有桶座,桶座与车身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小车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直线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或电缸。

作为优选方案,车身上安装有可调节喷嘴座,可调节喷嘴座具有竖槽,可调节喷嘴通过紧固螺栓可调节地固定于竖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可调节喷嘴的前端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喷头。

作为优选方案,车轮的旋转中心指向工作臂的圆心。

作为优选方案,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主动带轮安装于动力装置的转轴上,从动带轮安装于车轮的轮轴上,传动带套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至少一个工作臂的前端安装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接触开关接触到另一个工作臂的前端时发出接触信号给控制装置。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及改善涂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涂白工作装置抱合状态时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涂白工作装置抱合状态时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涂白工作装置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架;2导柱;3丝杠;4升降台;5直线驱动装置;6工作臂;7绕行轨道;8升降电机;9车身;10导轮;11车轮;12传动机构;13动力装置;14可调节喷嘴座;15储料桶;16可调节喷嘴;17喷头;18树干;19车厢;20主料箱;21旋转装置;22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树干自动涂白工作装置,能够在现有车辆的基础上改造结合形成自动涂白车,作为一种典型的应用方案,车厢19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主料箱20、旋转装置21、伸缩臂22和涂白工作装置;伸缩臂22的固定端安装于旋转装置21的旋转端,其活动端安装涂白工作装置;旋转装置21、伸缩臂22和涂白工作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涂白工作装置包括固定架1、升降装置、升降台4、工作臂6、涂白小车和直线驱动装置5;固定架1安装于伸缩臂22的活动端上,升降装置安装于固定架1上,升降台4安装于升降装置上,工作臂6的数目为两个,且均为半圆形结构体,两个工作臂6的后端转动安装于升降台4上,工作臂6具有一环形面、一连接于环形面外侧的外环壁和一连接于环形面内侧的内环壁,环形面、外环壁和内环壁组成半圆形的绕行轨道7,涂白小车能够沿绕行轨道7移动;直线驱动装置5的数目为两个,其一端铰接于升降台4、另一端铰接于相应的工作臂6;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工作臂6绕其转动中心相互靠近时能够使绕行轨道7连接成完整的圆形绕行轨道7,直线驱动装置5驱动工作臂6绕其转动中心相互远离时能够使工作臂6的前端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涂白小车包括车身9和安装于车身9上的电池、车轮11、导轮10、小车控制器、动力装置13、喷涂装置和储料桶15;车轮11和导轮10的数目均为四个,车轮11接触环形面,位于车身9外侧的导轮10接触外环壁,位于车身9内侧的导轮10接触内环壁,动力装置13通过传动机构12连接车轮11,喷涂装置具有一可调节喷嘴16,可调节喷嘴16朝内设置,喷涂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储料桶15;动力装置13和喷涂装置分别与小车控制器电连接,电池为涂白小车供电,小车控制器与控制装置建立无线连接。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旋转装置21包括转盘、齿圈、齿轮和旋转电机;转盘转动安装于车厢19上,齿圈同轴安装于转盘上,旋转电机安装于车厢19上,齿轮安装于旋转电机的转轴上并与齿圈相啮合;旋转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伸缩臂22具有三个相互可滑动套装的节臂。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升降装置包括丝杠3、升级电机和导柱2;导柱2和丝杠3相互平行地安装于固定架1上,升降电机8的转轴连接丝杠3,丝杠3与升降台4螺纹连接。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主料箱20还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上安装有开关阀,加料管的出料口位于绕行轨道7的上方,涂白小车能够停在绕行轨道7上并使储料桶15的加料口对齐出料口,加料口为喇叭形结构体;开关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储料桶15的底部安装有桶座,桶座与车身9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小车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直线驱动装置5为液压缸或电缸。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车身9上安装有可调节喷嘴座14,可调节喷嘴座14具有竖槽,可调节喷嘴16通过紧固螺栓可调节高度和角度地固定于竖槽中。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可调节喷嘴16的前端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喷头17。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车轮11的旋转中心指向工作臂6的圆心。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传动机构12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主动带轮安装于动力装置13的转轴上,从动带轮安装于车轮11的轮轴上,传动带套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外侧。主动带轮的轮径大于从动带轮的轮径。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至少一个工作臂6的前端安装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接触开关接触到另一个工作臂6的前端时发出接触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发出停机信号给直线驱动装置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将该车沿一排树干18所在一侧的公路行驶并停在待涂树干18一旁的公路上,驾驶员控制驾驶室内的操作按钮先令旋转装置21工作旋转90°从而使伸缩臂22垂直于该车的行驶方向,然后再控制伸缩臂22向外伸出并同时使直线驱动装置5回缩,在直线驱动装置5的带动下工作臂6相互远离并使其前端之间形成大于树干18直径的间隔从而令树干18能够进入工作臂6中,当伸缩臂22伸出到合适距离时停止移动,此时再次控制直线驱动装置5外伸从而令工作臂6相互靠近。此时驾驶员遥控启动涂白小车沿绕行轨道7旋转并同时启动喷涂装置将药液喷向树干18,然后控制升降台4匀速下降从而将树干18的中下部涂上药液。涂白结束则令涂白小车停在其中一个工作臂6的绕行轨道7上,然后分离工作臂6后将其撤出,最后驾驶员驱动该车移动到下一个树干18的一侧重复前一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及改善涂白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