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废气净化吸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0620发布日期:2018-09-11 20:5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废气净化吸附工装。



背景技术:

合成薄膜一般是塑料聚合物,其生产过程及产品废弃物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且生产该类薄膜所使用的原料都是石油产品,系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植物淀粉作为包装膜材料和人工合成的聚合物膜相比,淀粉包装膜具有无毒无害、绿色环保、能生物降解等优点。但是在生产淀粉包装膜的工序过程中由于需要将植物淀粉粉碎与其他反应物进行搅拌混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掺杂有粉尘颗粒,如果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针对于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所产生废气进行回收处理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废气净化吸附工装,该工装通过多种不同的净化结构,去除气体中的杂质,达到绿色生产的效果。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废气净化吸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工装壳体,所述净化工装壳体中间呈圆筒形,两侧呈中空圆台形,所述净化工装呈中间宽两头窄的结构,所述净化工装一侧设置有废气通入口,另一侧设置有废气通出口,所述净化工装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净化工装壳体底部两端;所述净化工装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净化板、第二净化板以及净化柱;所述第一净化板数量为两个,位于所述净化工装内部两侧;所述第二净化板数量为一个,位于所述净化工装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净化柱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板两侧;所述第一净化板与第二净化板均为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净化板与第二净化板均呈平板型结构,所述第一净化板厚度为第二净化板厚度的1/3;所述净化柱为活性炭吸附柱,所述净化柱上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呈半圆形结构,所述弧形部数量为三个,呈竖直分布在所述净化柱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净化板、第二净化板以及净化柱在所述净化工装壳体内部均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为由活性炭构成的板体。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吸附柱为不锈钢柱表面设置活性炭构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工装通过多种不同的净化结构,通过第一净化板、第二净化板以及净化柱多重活性炭吸附净化效果,去除气体中的杂质,达到绿色生产的效果。相较于普通圆柱结构的活性炭吸附柱,采用特殊的活性炭吸附柱结构,通过中心三个弧形部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气体与吸附柱的接触面积,提升吸附效果,达到高效吸附净化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净化工装壳体1、废气通入口11、废气通出口12、支撑柱13、第一净化板2、第二净化板3、净化柱4、弧形部41。

一种绿色淀粉包装膜制备专用废气净化吸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工装壳体,所述净化工装壳体中间呈圆筒形,两侧呈中空圆台形,所述净化工装呈中间宽两头窄的结构,所述净化工装一侧设置有废气通入口,另一侧设置有废气通出口,所述净化工装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净化工装壳体底部两端;所述净化工装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净化板、第二净化板以及净化柱;所述第一净化板数量为两个,位于所述净化工装内部两侧;所述第二净化板数量为一个,位于所述净化工装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净化柱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板两侧;所述第一净化板与第二净化板均为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净化板与第二净化板均呈平板型结构,所述第一净化板厚度为第二净化板厚度的1/3;所述净化柱为活性炭吸附柱,所述净化柱上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呈半圆形结构,所述弧形部数量为三个,呈竖直分布在所述净化柱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净化板、第二净化板以及净化柱在所述净化工装壳体内部均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为由活性炭构成的板体。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吸附柱为不锈钢柱表面设置活性炭构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工装通过多种不同的净化结构,通过第一净化板、第二净化板以及净化柱多重活性炭吸附净化效果,去除气体中的杂质,达到绿色生产的效果。相较于普通圆柱结构的活性炭吸附柱,采用特殊的活性炭吸附柱结构,通过中心三个弧形部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气体与吸附柱的接触面积,提升吸附效果,达到高效吸附净化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