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8217发布日期:2018-09-04 21:5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逐渐增多,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面对水资源日渐匮乏,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特别是对于用水较多的工业尤为重要。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种类较多的雨水过滤装置,但雨水收集净化效率较低,无法最大化的进行雨水收集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箱、缓冲箱、净化装置和净水池;所述雨水收集箱固定在建筑物顶面上,所述雨水收集箱包括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倾斜骨架和集水箱,所述倾斜骨架固定在集水箱上部,所述倾斜骨架截面呈左高右低直角三角形,所述倾斜骨架斜面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多个弹簧、第一滤网、多个第一卡槽和多个半椭圆形网条,所述第一滤网通过多个弹簧固定在倾斜骨架斜面上,所述第一滤网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第一卡槽,所述半椭圆形网条滑动设置在第一卡槽内,所述倾斜骨架左侧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滤网、多个第二卡槽、卡箱、卡勾和旋转盖板,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倾斜骨架左侧竖直面上,所述倾斜骨架左侧下部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卡箱右侧面低于其他三侧面,所述卡箱右侧面上设有多个与卡槽相对应的卡勾,所述卡箱通卡勾固定在倾斜骨架上,所述卡箱上部设有旋转盖板,所述旋转盖板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驱动电机和集水板,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在卡箱左侧面上部,所述第一旋转轴一侧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集水板通过第一旋转轴与卡箱左侧面相连,所述集水箱底部底部呈左高右低,所述集水箱右侧面底部设有多个第一输水管,所述集水箱通过第一输水管与缓冲箱上部相连通;所述缓冲箱包括缓冲箱体和发电装置,所述缓冲箱体内第一输水管下方设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外接转轴、叶轮、发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外接转轴上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设有若干叶片,所述每个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与外接转轴的中心线相平行,所述外接转轴两端设有发电机,所述外接转轴穿过箱体侧壁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转轴相连,所述发电机通过导线与建筑物顶部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缓冲箱体底部呈左高右低设置,所述缓冲箱前部侧面底部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与第三过滤装置相连;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和第三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包括箱体、排污装置、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一缓冲孔和第二缓冲孔,所述箱体上部设有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筒状滤网、刷洗装置、第二旋转轴、第二驱动电机和排污口,所述筒状滤网固定在箱体左右两侧面上,所述筒状滤网内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刷洗装置,所述刷洗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毛刷,所述毛刷倾斜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左侧箱壁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筒状滤网右侧箱壁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装置下部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筒状滤网左侧下部设有第一缓冲孔,所述第一缓冲孔与第二过滤箱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箱内依次设有第三过滤层和第四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右侧下部设有第二缓冲孔,所述第二缓冲孔与第三过滤箱相连,所述第三过滤箱内设有第五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和第三过滤箱底部设有多个排水孔,且通过管道与净水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骨架底面和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板上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横截面为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滤网左高右低倾斜设置,所述筒状滤网倾斜角度为30度。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为石英砂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第四过滤层和第五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的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集水箱上部设有倾斜骨架,第一滤网通过弹簧固定设置在倾斜骨架斜面上,下雨时雨水的冲刷力使得第一滤网随着弹簧振动,进而便于杂物沿着第一滤网滑落,第一滤网上设有半椭圆形滤网条,进一步避免了杂物堵塞第一滤网,极大提高了雨水的收集效率,倾斜骨架左侧设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设有卡箱,提高了雨水收集量,卡箱左侧面上部设有集水板,进一步提高了雨水的收集量;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初步过滤,避免杂物堵塞输水管道;集水箱底部呈左高右低,且集水箱右侧面底部设有多个第一输水管,便于集水箱中收集的雨水疏导,提高了雨水收集效率;集水箱通过第一输水管与缓冲箱相连,缓冲箱进一步提高雨水收集效率,同时缓冲箱内设有发电装置,利用雨水势能进行发电,在收集水资源的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净化装置内第一过滤箱设有排污装置,便于进一步对雨水中较大杂质进行过滤,排污装置下部设有石英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极大提高了过滤效果,净化装置还设有第二过滤箱和第三过滤箱,分别通过第一缓冲孔和第二缓冲孔与第一过滤箱相连,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最大化的进行了雨水收集净化处理。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申请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装置半椭圆形网条和第一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刷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雨水收集箱;110集水箱;111第一输水管;120倾斜骨架;130第一过滤装置;131弹簧;132第一滤网;133第一卡槽;134半椭圆形网条;140第二过滤装置;141第二滤网;142第二卡槽;143卡箱;144卡勾;145旋转盖板;145a第一旋转轴;145b第一驱动电机;145c集水板;145c1导流槽;2缓冲箱;210缓冲箱体;211第二输水管;220发电装置;221外接转轴;222叶轮;222a叶片223发电机;224蓄电池;3净化装置;310第一过滤箱;311箱体;312排污装置;312a筒状滤网;312b第二旋转轴;312c刷洗装置;312c1固定板;312c2毛刷;312d第二驱动电机;312e排污口;313第一过滤层;314第二过滤层;315第一缓冲孔;316第二缓冲孔;320第二过滤箱;321第三过滤层;322第四过滤层;330第三过滤箱;331第五过滤层;340排水孔;4净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箱1、缓冲箱2、净化装置3和净水池4。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雨水收集箱1固定在建筑物顶面上,所述雨水收集箱1包括集水箱110、倾斜骨架120、第一过滤装置130和第二过滤装置140,所述倾斜骨架120固定在集水箱110上部,所述倾斜骨架120截面呈左高右低直角三角形,所述倾斜骨架120底面和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倾斜骨架120斜面上设有第一过滤装置130,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30包括多个弹簧131、第一滤网132、多个第一卡槽133和多个半椭圆形网条134,所述第一滤网132通过多个弹簧131固定在倾斜骨架120斜面上,所述第一滤网132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第一卡槽133,所述半椭圆形网条134滑动设置在第一卡槽133内,所述倾斜骨架120左侧设有第二过滤装置140,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40包括第二滤网141、多个第二卡槽142、卡箱143、卡勾144和旋转盖板145,所述第二滤网141设置在倾斜骨架120左侧竖直面上,所述倾斜骨架120左侧下部设有多个第二卡槽142,所述卡箱143右侧面低于其他三侧面,所述卡箱143右侧面上设有多个与第二卡槽142相对应的卡勾144,所述卡箱143通过卡勾144固定在倾斜骨架120上,所述卡箱143上部设有旋转盖板145,所述旋转盖板145包括第一旋转轴145a、第一驱动电机145b和集水板145c,所述第一旋转轴145a设置在卡箱143左侧面上部,所述第一旋转轴145a一侧与第一驱动电机145b相连,所述集水板145c通过第一旋转轴145a与卡箱143左侧面相连,所述集水板145c上设有多个导流槽145c1,所述导流槽145c1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集水箱110底部底部呈左高右低,所述集水箱110右侧面底部设有多个第一输水管111,所述集水箱110通过第一输水管111与缓冲箱2上部相连通。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缓冲箱2包括缓冲箱体210和发电装置220,所述缓冲箱体210内第一输水管111下方设有发电装置220,所述发电装置220包括外接转轴221、叶轮222、发电机223和蓄电池224,所述外接转轴221上设有叶轮222,所述叶轮222设有若干叶片222a,所述每个叶片222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与外接转轴221的中心线相平行,所述外接转轴221两端设有发电机223,所述外接转轴221穿过缓冲箱体210侧壁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223转轴相连,所述发电机223通过导线与建筑物顶部蓄电池224相连接,所述蓄电池224与第一驱动电机145b。所述缓冲箱体210底部呈左高右低设置,所述缓冲箱210前部侧面底部设有第二输水管211,所述第二输水管211与净化装置3相连。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净化装置3包括第一过滤箱310、第二过滤箱320和第三过滤箱330,所述第一过滤箱310包括箱体311、排污装置312、第一过滤层313、第二过滤层314、第一缓冲孔315和第二缓冲孔316,所述箱体311上部设有排污装置312,所述排污装置312包括筒状滤网312a、第二旋转轴312b、刷洗装置312c、第二驱动电机312d和排污口312e,所述筒状滤网312a固定在箱体311左右两侧面上,所述筒状滤网312a左高右低倾斜设置,所述筒状滤网312a倾斜角度为30度。所述筒状滤网312a内设有第二旋转轴312b,所述第二旋转轴312b上均匀设有多个刷洗装置312c,所述刷洗装置312c包括固定板312c1和毛刷312c2,所述毛刷312c2倾斜设置在固定板312c1上,所述第二旋转轴312b穿过左侧箱壁与第二驱动电机312d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2d与蓄电池224相连。所述筒状滤网312a右侧箱壁上设有排污口312e,所述排污装置312下部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313和第二过滤层314,所述筒状滤网312a左侧下部设有第一缓冲孔315,所述第一缓冲孔315与第二过滤箱320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箱320内依次设有第三过滤层321和第四过滤层322,所述第一过滤层313右侧下部设有第二缓冲孔316,所述第二缓冲孔316与第三过滤箱330相连,所述第三过滤箱330内设有第五过滤层331,所述第一过滤层313和第三过滤层321为石英砂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314、第四过滤层322和第五过滤层331为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箱310、第二过滤箱320和第三过滤箱330底部设有多个排水孔340,且通过管道与净水池4相连。

以上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的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申请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