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压滤机的布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1643发布日期:2018-09-18 18:18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带式压滤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将污泥均匀分布至带式压滤机滤带上的布泥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压滤机包括绕设在带辊组上的滤带,一般是直接将污泥泵送至滤带进泥端处的带面上,为了减少污泥的处理量,先将污泥与絮凝剂混合处理,处理后污泥中包括污泥絮结物和自由水,由于处理后的污泥是直接泵送至下滤带上的,污泥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滤出后,待压滤的污泥絮结物在滤带上出现分布不均的情况,直接影响压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污泥均匀布设至滤带上的布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式压滤机的布泥装置,盛泥槽的槽口处与斜向布置的导泥槽的上端衔接,导泥槽的下端延伸到滤带的带面临近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盛泥槽内的污泥直接溢流至导泥槽槽底板上,导泥槽将污泥导引至滤带入泥端的带面上,这样污泥能够均匀分布在滤带带面上,保证压滤机的压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去导泥槽一侧槽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式压滤机的布泥装置,盛泥槽10的槽口处与斜向布置的导泥槽20的上端衔接,导泥槽20的下端延伸到滤带1的带面临近处。

上述方案中,向盛泥槽10中输送污泥时,盛泥槽10内的污泥直接溢流至导泥槽20槽底板上,导泥槽20将污泥导引至滤带1入泥端的带面上,这样污泥能够均匀分布在滤带1带面上,保证压滤机的压滤效果。

所述盛泥槽10为上端敞口的截面为U形的槽状,槽内设置搅拌耙30,搅拌耙30包括转轴31和设置在转轴31轴身上的径向布置的耙齿32,转轴31两端转动设置在盛泥槽10的两端槽板上。

搅拌耙30的耙齿3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污泥拨送至导泥槽20上,有利于污泥向导泥槽20输送;

另外,盛泥槽10的槽底连有污泥输送管道2,污泥输送管道2在向盛泥槽10槽底输送污泥时,会出现污泥直接自盛泥槽10槽底冲至导泥槽20内,搅拌耙30的耙齿32能够对输送的污泥有一定的阻挡,即搅拌耙30的耙齿32起到对输送污泥缓冲的作用,避免污泥直接自盛泥槽10槽底冲至导泥槽20内,进一步保证污泥输送至滤带上的均匀性。

为了提高污泥向导泥槽20输送的效果以及有效地对输送的污泥进行阻挡,所述的耙齿32位于同一径向面内耙齿面,耙齿面在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2~6个。附图2中给出了3个耙齿面的示例且齿长相同,有利于污泥均匀溢过盛泥槽10槽壁的上边沿。

所述导泥槽20槽底板的下端设置引泥板40,引泥板40与导泥槽20的污泥导流方向为折返向,防止污泥直接自导泥槽20下端流落至滤带1上出现污泥溅射的情况,这种结构布泥装置布置时,保证污泥能够平稳地输送至滤带1上。

进一步地,引泥板40的截面为弧面板,导泥槽20槽底板的下端板边位于引泥板40的弧形口中部,污泥经过引泥板40后的导送方向与滤带1进泥端的输送方向相同,进一步保证污泥能够平稳地输送至滤带1上。

所述导泥槽20的槽壁、引泥板40的两端端板及盛泥槽10的槽端板为共板结构。省去了导泥槽20槽壁和引泥板40两端端板单独设置的麻烦。

作为导泥槽20与盛泥槽10布置的优选方案,导泥槽20槽底板的上端板边与盛泥槽10槽壁的上边沿相连,该盛泥槽10槽壁的上边沿低于盛泥槽10另一侧槽壁上边沿以及盛泥槽10槽端板上板边,这样盛泥槽10内的污泥能够溢流至导泥槽20内。

所述压滤机机架上连有盛泥槽10和导泥槽20,直接将盛泥槽10和导泥槽20均布置在滤带1的上方空间,无需额外预留盛泥槽10和导泥槽20在厂房内的布设面积,进而降低了整个压滤机的占地面积。

所述转轴31一端自盛泥槽10的槽端板穿出与电机33转轴相连,通过电机33来驱使转轴31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