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变压吸附组合回收放空气中氨气及氢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282发布日期:2018-10-19 21: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水吸收、变压吸附组合回收放空气中氨气及氢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氨水解吸塔(1)、第一离心泵(2)、第二离心泵(3)、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氨气吸收塔(6)、第一变压吸附罐(7)和第二变压吸附罐(8);

所述氨水解吸塔(1)和氨气吸收塔(6)的结构相同,均为如下:塔内腔从上往下设有除沫器(12)、第一填料(13)和第二填料(14),顶部设有气体出口(11),底部设置有液体出口(16),塔侧面在除沫器(12)和第一填料(13)之间设有第一进口(18),塔侧面在第一填料(13)和第二填料(14)之间设有第二进口(17),塔侧面在第二填料(14)以下设有第三进口(15);

所述第一离心泵(2)和第二离心泵(3)分别设有各自的进口和出口;

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均为管壳式换热器,均各自设有管程和壳程;

所述第一变压吸附罐(7)和第二变压吸附罐(8)的结构相同,均为如下:罐内腔从上往下设有第一吸附剂(72)和第二吸附剂(73),顶部设有顶部出口(71)、底部设有气体口(75),罐外设有加热夹套(74);

所述氨水解吸塔(1)的第三进口(15)为软水进口、气体出口(11)为氨气出口、液体出口(16)与第一离心泵(2)的进口连通,第一离心泵(2)的出口通过三通Ⅰ(101)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一换热器(4)的管程与氨水解吸塔(1)的第一进口(18)连通,第二路经过第二换热器(5)的管程与氨气吸收塔(6)的第一进口(18)连通;来自公用冷却水管道的冷却水经过第二换热器(5)的壳程回到公用冷却水管道;氨气吸收塔(6)的第三进口(15)为低碳脂肪胺生产放空气进口、液体出口(16)与第二离心泵(3)的进口连通,第二离心泵(3)的出口通过三通Ⅱ(102)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一换热器(4)的壳程与氨气吸收塔(6)的第二进口(17)连通,第二路与氨水解吸塔(1)的第二进口(17)连通;

氨气吸收塔(6)的气体出口(11)通过三通Ⅴ(105)后分成两路,第一路通过第一阀门(201)与三通Ⅳ(104)的第一个口连通,第二路通过第二阀门(202)与三通Ⅵ(106)的第一个口连通;三通Ⅳ(104)的第二个口与第一变压吸附罐(7)的气体口(75)连通,第三个口通过第三阀门(203)与三通Ⅶ(107)的第一个口连通;三通Ⅵ(106)的第二个口与第二变压吸附罐(8)的气体口(75)连通,第三个口通过第四阀门(204)与三通Ⅶ(107)的第二个口连通;三通Ⅶ(107)的第三个口为尾气出口;第一变压吸附罐(7)的顶部出口(71)通过第五阀门(205)与三通Ⅲ(103)的第一个口连通;第二变压吸附罐(8)的顶部出口(71)通过第六阀门(206)与三通Ⅲ(103)的第二个口连通;三通Ⅲ(103)的第三个口为氢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变压吸附罐(7)和第二变压吸附罐(8)的第一吸附剂(72)为13X沸石分子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变压吸附罐(7)和第二变压吸附罐(8)的第二吸附剂(73)为钙A型分子筛和吸水硅胶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中钙A型分子筛和吸水硅胶的质量比为3~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解吸塔(1)和氨气吸收塔(6)的第一填料(13)为CY型丝网规整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解吸塔(1)和氨气吸收塔(6)的第二填料(14)为BX型板波纹规整填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