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202发布日期:2018-11-02 21:5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贝壳粉生物涂料是采用天然的贝壳粉为原料,经过研磨,高温烧制及特殊工艺制成,它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不仅不散发甲醛、苯、氨气、T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而且具有吸附、分解这些有害气体的功能。对于有化学过敏的人群,如哮喘、花粉症、儿童、孕妇、老人,是最适合他们使用的天然材料。对工作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们来讲,室内空气质量决定着工作、学习的效率,使用这种贝壳粉生物涂料是改善办公、学习环境的极佳选择。

现有的粉碎机,在进料口倒入贝壳,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刀片旋转,使贝壳粉碎后由出料口放出,由于贝壳在粉碎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进入一些细小缝隙会造成堵塞,如进入主轴与刀片连接处的缝隙,可能会造成故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贝壳粉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装置在对贝壳粉加工时产生的贝壳粉尘造成装置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控制器、入料斗、粉碎组件和收料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筒、设置在粉碎筒外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粉碎筒内的转动轴和刀片,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轴相连,以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粉碎筒包括第一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入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入料口处,所述收料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处,用于收集加工完成后的贝壳粉;

第一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入料口通断的第一挡板和用于控制第一出料口通断的第二挡板,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粉碎筒还包括进风口和设置在所述粉碎筒内的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旁侧的吹风机和设置在转动轴与第一出料口之间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收集盒;

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吹风机和所述抽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与所示收集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第一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控制驱动电机、吹风机和抽风机的开闭,以实现对贝壳的自动粉碎处理和清扫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机器发生故障的次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贝壳粉的浪费。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控制器、入料斗1、粉碎组件2和收料组件3,所述粉碎组件2包括粉碎筒21、设置在粉碎筒21外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粉碎筒21内的转动轴22和刀片23,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轴22相连,以带动转动轴22转动,所述刀片23设置在所述转动轴22上;所述粉碎筒21包括第一入料口211和第一出料口212,所述入料斗1设置在所述第一入料口211处,所述收料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212处,用于收集加工完成后的贝壳粉。

第一入料口211和第一出料口212处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入料口211通断的第一挡板和用于控制第一出料口212通断的第二挡板,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粉碎筒21还包括进风口和设置在所述粉碎筒21内的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轴22旁侧的吹风机24和设置在转动轴22与第一出料口212之间的抽风机25,所述抽风机25的出风口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吹风机24和所述抽风机25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将贝壳倒入入料斗1,第一挡板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启,将第一入料口211打开,使得进入入料斗1的贝壳通过粉碎组件2的第一入料口211进入粉碎筒21中,粉碎筒21中的转动轴22上设置有刀片23,转动轴22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转动,转动轴22上的刀片23对进入粉碎筒21的贝壳进行粉碎研磨,获得贝壳粉。第二挡板在控制器的控制器下开启,将第一出料口212打开,使得粉碎筒21中的贝壳粉通过第一出料口212进入到收料组件3中。应当说明的是,在转动轴22高速转动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处于闭合状态,以防止粉碎筒21中的未加工完成的贝壳粉通过第一入料口211或第一出料口212飞溅出去。

粉碎筒21上还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U型管,U型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让风通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阻挡粉碎筒21中的贝壳粉尘从管口飞出。一般的,为了方便更换刀片23,刀片23与转动轴2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因此,刀片23与转动轴22的连接处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在对贝壳进行研磨时,贝壳粉尘会进入到这些缝隙中,影响刀片23与转动轴22之间的连接,另外,散落在刀片23上的贝壳粉尘越积越多,也会影响贝壳的粉碎效果,所以,定时对粉碎筒21中散落在各处的贝壳粉进行清理很有必要。在本实施例中,在粉碎筒21中设置有吹风机24和抽风机25,吹风机24设置在转动轴22的旁侧,主要用于吹落转动轴22上的贝壳粉尘,吹风机24吹出的风向可在120°范围内摆动,为了使吹风机24吹落的粉尘可有效的排出粉碎筒21外,采用抽风机25对吹风机24吹起的贝壳粉尘进行吸收,从而将贝壳粉尘通过出风口进入到收集盒中,收集盒中的贝壳粉尘仍旧可以再利用。出风口与收集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卸除收集到的贝壳粉尘。

本实施例中的贝壳粉自动加工装置,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第一入料口211和第一出料口212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控制驱动电机、吹风机24和抽风机25的开闭,以实现对贝壳的自动粉碎处理和清扫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机器发生故障的次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贝壳粉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组件3包括振动子组件和与所述振动子组件相连的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多层筛体31,各层所述筛体之间通过筛网33隔开,所述筛网33上设置的筛孔大小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各层所述筛体31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具体的,各层筛体之间通过筛网隔开,第一层筛体31上侧没有筛网33,而是设置有第二入料口,最底层的筛体31下侧没有筛网33,而是设置有隔板36,隔板36上没有筛孔。

在本实施例中,贝壳粉通过第一出料口212进入收料组件3的最上层筛体31中,由于收料组件3包括有多个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多层筛体31(如图2所示),且各层之间筛网33上的筛孔大小自上而下依次减小,所以,最上层的筛体31可获得颗粒最大的贝壳粉,最下层的筛体31可获得颗粒最小的贝壳粉,通过收料组件3对研磨后的贝壳进行不同粒度等级分离,可获得多个不同粒度等级的贝壳粉,从而满足实际不同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子组件包括多个振动电机,每个所述筛体3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振动电机。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使得筛体31中粒度更小的贝壳粉有效的抖落在下层的筛体31中。为每个筛体31设置一个振动电机,可根据各筛体31的不同需求,设置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组件3还包括底座34,所述筛体31与所述底座34之间通过弹簧组件35连接。底座34用于固定收料组件3的位置,底座34与筛体31之间通过弹簧组件35连接,即弹簧组件35将筛体31支撑在底座34上方,弹簧组件35具体由多个弹簧组成,用于支撑筛体31。由于振动电机在工作时,需要使得与其连接的筛体31抖动,才能将粒度更小的贝壳粉抖落到下层筛体31中,因此,筛体31不应固定放置在底座34上,而是放置在弹簧组件35上,这样可使得筛体31随着振动电机一起抖动,从而将贝壳粉按照不同粒度进行分级。

进一步的,上述装置还包括添料组件,添料组件包括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运行的驱动子组件,所述驱动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子电机,传送带上设置有物料放置槽,待粉碎处理的贝壳放置在物料放置槽中,随着传送带运送至入料斗1中。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