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压滤机的压榨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4006发布日期:2018-11-02 21:4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设备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污水压滤机的压榨辊筒。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加大环保力度,现有企业的污水处理完善工作日益紧迫,原有带式压滤机污泥经过楔形脱水区进入压榨辊预压,通过滤带与压榨辊筒的压力将物料内游离水挤出,但是原压榨辊筒设计为棒条式结构,挤出水分返流到滤带上,造成滤带重复吸水,从而使得滤饼干度下降,压滤后滤饼干度仅为15%左右,污泥处理能力不足,为提高污泥滤饼干度,需对压榨辊筒进行进一步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压滤机的压榨辊筒,对辊筒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水分复吸,有效提高滤饼干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压滤机的压榨辊筒,包括长轴和设于长轴两端的端板,两个端板之间设置呈圆筒形结构的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表面设有多条用于引流的槽钢。

优选地,所述端板为圆形板,所述长轴穿过端板中心,多个槽钢均匀焊接在辊体外表面且与长轴平行。

优选地,所述槽钢的开口方向与辊体的转动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长轴两端部还设有轴承。

优选地,所述槽钢与滤带接触的两角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加工工艺简单,易推广生产;

2、能够提高上、下滤带之间的挤压力、剪切力作用,逐步挤压污泥,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泥、水分离,最后形成滤饼排出;

3、辊筒外另加装引流槽钢,使压滤挤出的水顺着槽钢分流到辊筒外,能够避免水分复吸,有效提高滤饼干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污水压滤机的压榨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辊体中部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1中辊体与槽钢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 为传统污水压滤机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长轴1、端板2、辊体3、槽钢4、轴承5、滤带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污水压滤机的压榨辊筒,包括长轴1和设于长轴1两端的端板2,两个端板2之间设置呈圆筒形结构的辊体3,所述辊体3表面设有多条用于引流的槽钢4。

优选地,所述端板2为圆形板,所述长轴1穿过端板2中心,多个槽钢4均匀焊接在辊体3外表面且与长轴1平行。

优选地,所述槽钢4的开口方向与辊体3的转动方向一致。一般情况下,本专利的压榨辊筒在使用时也如图4所示,滤带6和压榨辊筒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压榨辊筒顶部,当槽钢4的开口方向与辊体3的转动方向一致后,滤带6压滤挤出的水可以快速顺着槽钢4分流到辊筒外,避免槽钢4内积水,而且也能够避免水分复吸,有效提高滤饼干度。

优选地,所述长轴1两端部还设有轴承5。

优选地,所述槽钢4与滤带6接触的两角为圆角。如图3所示,这种圆角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槽钢4的锐利棱角对滤带6造成的损坏。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分别加工好长轴1,端板2和辊体3,其中长轴1的轴承5粗加工,轴承5保留加工余量,辊体3用10mm壁厚钢管或10mm钢板卷制。然后将长轴1、端板2、辊体3装配好,再精加工轴承5、辊体3表面。辊筒辊面加工完毕后,用槽钢4(依辊筒大小不等可选用50、80等规格槽钢)沿圆周均匀分布焊接在辊体3上,槽钢4之间的间距100mm左右。

图4所示为传统污水压滤机的工作示意图,将本实施例的压榨辊筒替换传统的压榨辊筒,装入带式压滤机中处理污泥,在后续实际生产中滤饼干度可达35%左右,污泥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