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443发布日期:2019-04-13 01:1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肤用面膜制品,尤其涉及一种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大气的污染问题。空气的污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目前唯一的除尘手段就是空气净化器。对于普通的滤网,滤网的过滤方式主要为深层过滤,具体为:过滤介质的孔径大于过滤颗粒的尺寸,过滤主要靠静电作用实现,过滤介质孔道弯曲细长,颗粒进入之后很容易被截住,更由于过滤气流的冲撞作用,颗粒在静电作用下紧附在孔道的壁面上,这种过滤是在介质内部进行的,介质表面无滤饼形成,因此很难进行清理;而对于纳米纤维膜材料的滤网来说,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小于过滤颗粒的平均粒径,过滤开始时,部分小颗粒可以进入甚至穿过纳米纤维膜的小孔,但很快由颗粒的架桥作用使介质的孔径缩小形成有效的阻挡,最后被截留在介质表面的颗粒形成了灰饼,而这种灰饼层很容易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脱除,保证了滤网可以反复使用。现有滤网存在压力降不平稳、能耗高、难清洗、更换成本高等问题是目前滤网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可以研制出一种过滤效率高、比表面积大、压力降变化平稳,能耗低、清洗简便、使用寿命长、更换成本低的滤网,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包括骨架支撑层、纳米纤维膜层、熔喷滤料层/静电棉层依次叠放在一起,所述骨架支撑层、纳米纤维膜层、熔喷滤料层/静电棉层通过胶黏热压或者超声机械粘合为一体。所述骨架支撑层由PET、PP、PS、PC、PTFE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所述纳米纤维膜层由PAN、PVDF、PU、PS、PLA、PA6、PA66、PP、PET、PHBV、PCL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所述纳米纤维膜层的纤维直径在0.1-10μ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纳米纤维膜材料过滤层,具有高的过滤效率,比表面积较大,过滤拦截下来的灰尘主要位于膜材料的表层,通过相应的清洗方法使得粉尘很容易清洗干净。此外,该滤网还具有压力降变化平稳,能耗低、清洗简便、使用寿命长、更换成本低等优点,完全满足现有产品对滤网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一种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包括骨架支撑层1、纳米纤维膜层2、熔喷滤料层/静电棉层3依次叠放在一起,所述骨架支撑层1、纳米纤维膜层2、熔喷滤料层/静电棉层3通过胶黏热压或者超声机械粘合为一体。所述骨架支撑层由PET、PP、PS、PC、PTFE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所述纳米纤维膜层由PAN、PVDF、PU、PS、PLA、PA6、PA66、PP、PET、PHBV、PCL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所述纳米纤维膜层的纤维直径在0.1-10μm。制备时,将骨架支撑层、纳米纤维膜层、熔喷材料层/静电棉层依次叠放在一起,通过胶黏热压或者超声机械粘合的方法即可得到表面粉尘易脱除的过滤网,其中,热压粘合的粘合压力为0.1MPa,机械超声粘合的超声波频率为20kHZ。其中骨架支撑层选用常规的70g/m2的PET骨架无纺布作为支撑材料。通过溶液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PAN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直径在0.1-0.5μm,平均直径为274nm,接收与保护的基材选择25g/m2的纺粘无纺布,其中,纺丝的电压控制在10-100kV,纺丝的接受距离为3-25cm,纺丝时间200-1000s,泵供量为10-80mL/h。以上制备的过滤材料均在TSI8130进行过滤性能测试,测试介质为0.3μmNaCl,风量为32L/min,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不同方法制备滤网性能对比。滤料阻力/Pa效率/%实施例13299.7实施例24499.5对比以上数据,发现与常规滤网相比,效率一样时,纳米纤维膜复合滤网也能做到相近的阻力。对使用半年的上述两款滤网进行反吹自洁性能测试,分别测定了两款滤网反吹清灰前、后阻力变化,如下表2所示。滤料使用半年后阻力/Pa反吹清灰后阻力/Pa清灰率/%实施例1473486.7实施例2634784.2其中,清灰率为清灰前、后阻力之差除以使用半年后滤网的阻力增值。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