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091发布日期:2019-02-15 21:0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是净化水质的必需环节,用于拦截水中的杂质,同时也是保护系统中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工作。当流体进入有一定规格的滤网后,流体中的杂质被滤网阻挡,清洁的滤液由过滤网流出。当滤网需要清洗时,只要将滤网拆卸取出,清洗后重新装入即可。但常用的过滤产品存在纳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过滤部分需拆卸清洗,非常的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过滤器本体上端口设置有过滤器盖,在过滤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过滤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在过滤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筒,进水口与过滤网筒相连通,过滤网筒内设置有清扫刷机构,清扫刷机构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清扫刷,转轴上端向上伸出过滤器本体后与设置在过滤器盖上的电机连接,在过滤网筒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向下伸出过滤器本体;所述清扫刷包括刷杆和刷毛,在转轴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径向螺纹通孔,刷杆通过其上设置的外螺纹旋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内,刷杆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刷毛。

进一步地,转轴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拨片,拨片伸入所述的排污管内。

进一步地,拨片上端与转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器本体内部的下端面呈锥形面,所述排污口对应于该锥形面的最低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位于过滤器本体侧壁的上端,出水口位于过滤器本体侧壁的下端。

进一步地,在出水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排污口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刷毛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其上设置的外螺纹旋接于转轴端面上设置的内螺纹孔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扫刷机构,在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电机驱动转轴旋转,转轴上的清扫刷对过滤网筒的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了过滤网筒的被堵塞;另外,清扫刷与转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刷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磨损不能用的情况下,仅需更换刷毛即可;通过拨片可以对排污管内部进行搅拌清理,防止排污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扫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器本体;2、过滤网筒;3、进水口;4、过滤器盖;5、电机;6、转轴;7、清扫刷;71、刷杆;72、刷毛;8、阀门;9、过滤网;10、出水口;11、排污口;12、排污管;13、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1,过滤器本体1上端口设置有过滤器盖4,在过滤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10,在过滤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1,在过滤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筒,进水口10与过滤网筒相连通,过滤网筒内设置有清扫刷机构,清扫刷机构包括转轴6和设置在转轴6上的清扫刷7,转轴6上端向上伸出过滤器本体1后与设置在过滤器盖4上的电机5连接,在过滤网筒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向下伸出过滤器本体1;所述清扫刷7包括刷杆71和刷毛72,在转轴6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径向螺纹通孔,刷杆71通过其上设置的外螺纹旋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内,刷杆7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刷毛。

转轴6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拨片13,拨片伸入所述的排污管内。

为了便于维护更换,拨片13上端与转轴通过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污物的排出,过滤器本体1内部的下端面呈锥形面,所述排污口对应于该锥形面的最低处设置。

所述进水口3位于过滤器本体侧壁的上端,出水口位于过滤器本体侧壁的下端。

在出水口10内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出水口、排污口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刷毛7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其上设置的外螺纹旋接于转轴端面上设置的内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扫刷机构,在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电机驱动转轴旋转,转轴上的清扫刷对过滤网筒的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了过滤网筒的被堵塞;另外,清扫刷与转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刷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磨损不能用的情况下,仅需更换刷毛即可;通过拨片可以对排污管内部进行搅拌清理,防止排污管的堵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