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968发布日期:2018-12-18 21:2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酸雾主要产生于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纺织(化纤)、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如制酸、酸洗、电镀、电解、酸蓄电池充电等,另外,在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不同的酸,酸雾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恶劣,目前市场上的酸雾净化装置不能对酸雾进行充分的净化,酸雾中的水溶液与盐酸不能回收利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酸雾净化装置不能对酸雾进行充分的净化,酸雾中的水溶液与盐酸不能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净化箱、蒸馏箱和纯净水箱,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轮,且底座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引雾机,所述净化箱位于引雾机的左侧,且净化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方连接有碱性管,且碱性管的右上方连接有碱性溶液瓶,所述碱性溶液瓶的左侧设置有制冷机,且制冷机的右侧连接有风管,所述蒸馏箱位于风管的左下方,且蒸馏箱上方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上方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方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纯净水箱位于蒸馏箱的左侧,且纯净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引流管,且引流管的外侧设置有套管,并且引流管的上方设置有PH测试仪。

优选的,所述喷头等间距分布在碱性管上,且碱性管呈“L”字形结构,并且喷头与碱性管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管与净化箱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净化箱的底部截面呈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关于蒸馏箱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加热板与蒸馏箱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并且蒸馏箱呈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呈网状结构,且隔板与蒸馏箱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倾斜放置在纯净水箱的上方,且引流管贯穿套管,并且套管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酸雾净化回收装置,对酸雾进行多次处理,充分净化酸雾,使酸雾中的盐酸得以回收,净化回收率高;

1.设置有碱性溶液瓶,碱性溶液瓶能够通过喷头对净化箱内的酸雾进行酸碱中和,使得酸雾分离出水溶液;

2.设置有制冷机,制冷机能够使酸雾变成溶液,使得装置便于对酸雾生成的溶液进行净化;

3.设置有蒸馏箱,蒸馏箱能够对酸雾生成的溶液进行蒸馏,除去酸溶液中的杂质;

4.设置有PH测试仪,能够检测酸雾是否被充分净化,有利于提高酸雾净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馏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轮;3、引雾机;4、净化箱;5、喷头;6、碱性管;7、碱性溶液瓶;8、制冷机;9、风管;10、蒸馏箱;11、第一水泵;12、水管;13、加热板;14、隔板;15、第二水泵;16、纯净水箱;17、引流管;18、套管;19、PH测试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酸雾净化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滑轮2、引雾机3、净化箱4、喷头5、碱性管6、碱性溶液瓶7、制冷机8、风管9、蒸馏箱10、第一水泵11、水管12、加热板13、隔板14、第二水泵15、纯净水箱16、引流管17、套管18和PH测试仪19,底座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轮2,且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引雾机3,净化箱4位于引雾机3的左侧,且净化箱4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喷头5,喷头5等间距分布在碱性管6上,且碱性管6呈“L”字形结构,并且喷头5与碱性管6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碱性管6通过喷头5喷向酸雾,使得酸雾与碱性溶液瓶7中的碱性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分离出酸雾中的水溶液,喷头5的上方连接有碱性管6,且碱性管6的右上方连接有碱性溶液瓶7,碱性溶液瓶7的左侧设置有制冷机8,且制冷机8的右侧连接有风管9,蒸馏箱10位于风管9的左下方,风管9与净化箱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净化箱4的底部截面呈梯形结构,风管9通过制冷机8向净化箱4内输送冷气,能够使酸雾变成酸溶液,便于对酸雾生成的酸溶液进行净化,蒸馏箱10上方设置有第一水泵11,第一水泵11的上方连接有水管12,且水管1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13,加热板13关于蒸馏箱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加热板13与蒸馏箱10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并且蒸馏箱10呈圆台形结构,加热板13能够使蒸馏箱10内温度升高,对酸雾生产的酸溶液进行蒸馏,分离出酸溶液中的杂质,加热板13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4,且隔板1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水泵15,隔板14呈网状结构,且隔板14与蒸馏箱10构成拆卸结构,隔板14能够使经蒸馏分离出的酸性晶体落入蒸馏箱10的底部,便于对酸性晶体回收利用,纯净水箱16位于蒸馏箱10的左侧,且纯净水箱16的上方设置有引流管17,且引流管17的外侧设置有套管18,引流管17倾斜放置在纯净水箱16的上方,且引流管17贯穿套管18,并且套管18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孔洞,套管18与引流管17构成冷凝管,便于使从蒸馏箱10出来的水蒸气变成水溶液,对水溶液进行收集,进行回收利用,引流管17的上方设置有PH测试仪19。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酸雾净化回收装置时,首先通过引雾机3将酸雾引入净化箱4内,打开制冷机8,风管9通过制冷机8向净化箱4输送冷空气,对酸雾制冷,使酸雾变成酸溶液,然后碱性管6通过喷头5将碱性溶液瓶7中的碱性溶液喷向净化箱4内,使碱性溶液与酸雾发生中和反应,分离出酸雾中的水溶液,然后经过第二水泵15,将第一次处理的酸溶液输送到蒸馏箱10内,然后将加热板13接通外部电源,升高蒸馏箱10内的温度,对酸溶液进行蒸馏处理,使酸溶液变成水蒸气,隔板14能够将酸溶液析出的晶体收集,隔板14为网状结构,通过隔板14落入蒸馏箱10的底部,便于净化工作完成后,回收晶体,观察PH测试仪19,若水蒸气呈中性,将水蒸气导入引流管17,引流管17与套管18构成冷凝管,对水蒸气冷凝,使得水蒸气变成水溶液,滴入纯净水箱16内,若水蒸气呈酸性,通过第一水泵11将蒸馏箱10内的酸溶液引入净化箱4内,再次净化,直至水蒸气呈中性为止,以上便完成该酸雾净化回收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