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用喷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179发布日期:2019-06-14 23:46阅读:1058来源:国知局
水池用喷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器领域,具体为水池用喷水器。



背景技术:

水池具有娱乐、游泳、健身、休闲等功能。地上水池(泳池)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主要分为有支架式水池和无支架式泳池。地上泳池的内外均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为方便使用者进出泳池,通常还安装扶梯。地上水池拆卸、运输方便,深受广大游泳者的喜好。

普通的支架水池功能单一、缺乏娱乐性。因此,需要在水池中增加喷头(如花洒、顶喷、侧喷等喷水器)作为淋浴、SPA按摩、喷水造景欣赏等来丰富水池的功能,现有技术的支架水池通常是在现有的支架水池上额外安装喷水装置,但此喷水装置占用水池空间、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并且外置的喷水装置每次使用时都需要临时安装才能使用,很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喷水装置上的零件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池用喷水器,使其结构简单,安装快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水池用喷水器,所述的水池包括水池主体及设于水池主体侧边的支架,所述的喷水器包括喷头及通水管,所述的通水管为任一支架,所述的通水管为中空结构,通水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喷头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水管,所述的内水管穿套于通水管内,所述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设于内水管上。

其中,所述的支架为侧支架或扶梯梯架,所述的通水管为任一侧支架或扶梯梯架,所述的通水管底部为支撑端,上部为连接端,支撑端与地面起支撑作用,所述的进水口设于支撑端,所述的出水口设于连接端。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架用于撑开水池主体的横管支撑架,所述的通水管为横管支撑架的任一部分,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于通水管的两端。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水流大小的阀门,其设于喷头与通水管之间。还包括淋浴管,所述的淋浴管设于通水管进水口与喷头之间,淋浴管与喷头进水口及通水管出水口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支架作为喷水器的通水件,喷水器中的通水管(或内水管)既可通水,又起支撑水池主体或保持主体不变形的双重作用,喷头出水除了用于对水池进行加水之外,还具有淋浴、SPA按摩、喷水造景欣赏等特点,丰富水池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支架作为喷水器的构成部分,使用者一次性安装好扶梯或支架时,即把喷水器的零件也一同安装在其上。因此,安装快速、喷水器零件不易丢失、节省了水池空间,并且结构简洁、拆装方便、成本低廉。

3、喷水器中喷头的前段安装阀门方便使用者调节水流大小,满足大人、小孩等对水流的不同需求;喷头的前端还可安装淋浴管,可以延长喷头到水池中不同的位置,扩大出水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为实施例一另一安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组件符号说明:

1:喷头,2:通水管,21:支撑端,22:连接端,3:阀门,4:淋浴管,5:进水口,6:出水口,7:水池主体,8:侧支架,9:扶梯梯架,10:内水管,11:横管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水池用喷水器,水池包括水池主体7及设于水池主体7侧边的侧支架8,喷水器包括喷头1及通水管2,还可根据需要设置阀门3及淋浴管4。通水管2为任一支撑水池主体7的侧支架8。

通水管2为中空结构,通水管2底部为支撑端21,上部为连接端22。支撑端21与地面起支撑作用,支撑端21设有进水口5,进水口5与水源(图中未示出)连通,连接端22设有出水口6,出水口6与喷头1连通。

如图2所示,喷头1与通水管进水口5之间可设有用于控制水流大小的阀门3,通过转动阀门开关3以调节出水的大小。

如图3、图4所示,喷头1与通水管2之间可根据需要设有淋浴管4,淋浴管4与喷头进水口及通水管出水口连通,通过设置淋浴管4,使得喷头1可以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喷淋。

使用时,打开水源,水源内的水经进水口5流经通水管2至出水口6,最后流至喷头1喷出,供游泳者淋浴或喷水造景供欣赏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水池用喷水器,水池包括水池主体7及设于水池主体7侧边的侧支架8,喷水器包括喷头1、通水管2及内水管10,还可根据需要设置阀门3及淋浴管4。通水管2为任一支撑水池主体的侧支架8。

通水管2为中空结构,内水管10穿套于通水管2内,通水管2底部为支撑端21,上部为连接端22。支撑端21与地面起支撑作用,支撑端21的内水管口为进水口5,连接端22的内水管口为出水口6,进水口5与水源连通,出水口6与喷头进水口连通。阀门3设于喷头1与内水管10进水口5之间,淋浴管4设于内水管10与喷头进水口之间,通过转动阀门3以调节出水的大小,通过增设淋浴管4,使得喷头1可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喷淋。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水池用喷水器,水池包括水池主体7及设于水池主体7侧边的扶梯梯架9,喷水器包括喷头1及通水管2,通水管2为扶梯梯架9的一部分,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内水管10、阀门3及淋浴管4。

通水管2为中空结构,通水管2底部为支撑端21,上部为连接端22。支撑端21设有进水口5,进水口5与水源连通,连接端22设有出水口6,出水口6与喷头进水口连通。阀门3设于喷头1与通水管进水口5之间,淋浴管4设于通水管2与喷头进水口之间。

通水管2内可穿套内水管10,支撑端21的内水管口为进水口5,连接端22的内水管口为出水口6,进水口5与水源连通,出水口6与喷头进水口连通。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水池用喷水器,水池包括水池主体7及横管支撑架11,横管支撑架11设于侧边起撑开水池主体7的作用,横管支撑架11的设置使得水池主体7不易变形。喷水器包括喷头1及通水管2,通水管2为横管支撑架11的一部分,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内水管10、阀门3及淋浴管4。

通水管2为中空结构,通水管一端为进水口5,进水口5与水源连通,另一端为出水口6,出水口6与喷头连通。阀门3设于喷头1与通水管进水口5之间,淋浴管4设于通水管2与喷头进水口之间。通水管2内可穿套内水管10,进水口5及出水口6设于内水管10两端。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利用水池现有的侧支架8或扶梯梯架9或横管支撑架11作为喷水器的通水管2,实用性好,适宜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