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572发布日期:2019-02-22 22:3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石油、化工、冶炼、钢铁、焦化等工业行业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主要涉及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工业尤其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这些废气的来源有三:一是燃料燃烧,如车辆和内燃机设备的尾气、加热炉和锅炉的烟气,油田和炼油厂自备热电厂煤粉的燃烧烟气;二是石油天然气开发、集输、储运、加工过程中,在井口挥发、放空或井喷泄漏的气体,输油管线、油罐泄漏气体,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生产装置产生的不凝气、释放气和反应的副产品气体以及在废水与其他废弃物处理和运输中散发的恶臭和有害气体;三是石油天然气企业附属的机械厂和其他加工厂的气体废弃物。

石油炼制装置的加工能力通常为百万吨级,因此废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毒性强、种类多、排放集中,危害性甚大。排放的污染物质在距生产装置2千米处还可检出。这些来自于石油、化工、冶炼、钢铁、焦化等工业行业的烟气中均含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物质,它的直接排放对空气造成了大量污染危害,因此,为了将烟气中携带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有害有毒污染物高效又方便的从烟气中分离出来也成了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石油炼制装置过程中,烟气所携带的有害有毒污染物无法从烟气中分离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包括筒体除尘处理系统和稀酸过滤处理系统,筒体除尘处理系统包括筒体本体,筒体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入口;筒体本体的内部均布有五个层板,通过层板将筒体本体的内部分割成六个过滤腔室,所述过滤腔室自底部至顶端依次为第一过滤腔室、第二过滤腔室、第三过滤腔室……第六过滤腔室;

稀酸过滤处理系统包括稀酸装置和浓酸装置,其中,沿烟气的流动方向,浓酸装置置于稀酸装置的下游。

优选地,筒体本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旋流板。

优选地,稀酸装置包括稀酸罐、第一过滤器和第一酸液泵,其中,稀酸罐置于顶部的进液口与第一过滤腔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稀酸罐的进液口与烟气入口相对;稀酸罐置于底部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器的进液口连接,第一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第四过滤腔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同时,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酸液泵。

优选地,烟气入口的开设位置高于稀酸罐的出液口位置。

优选地,浓酸装置包括浓酸罐、第二过滤器和第二酸液泵,其中,第五过滤腔室上开设的出液口与浓酸罐上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浓酸罐上的出液口经过第二过滤器与第六过滤腔室上开设的出液口连接,同时,第二过滤器与第六过滤腔室上的出液口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酸液泵。

优选地,还包括液封装置,所述液封装置设置有三组,每组包括液封罐,液封罐的进液口与上层过滤腔室连接;液封罐的出液口与下层过滤腔室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包括筒体除尘处理系统和稀酸过滤处理系统,筒体除尘处理系统包括筒体本体,筒体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烟气入口;筒体本体的内部均布有若干个层板;稀酸过滤处理系统包括稀酸装置和浓酸装置,在层板上的液体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烟气则由于流动性向上流动,两者形成反冲,酸液与烟气接触后在层板的孔眼上发生鼓泡现象,从而将烟气中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带入稀酸中,该结构能够安全的处理各种含灰分、杂质等悬浮物的工业烟气,完全满足对环保的一切要求,性能可靠,非常适合各种工艺中烟气的净化工段,且对各种工艺方案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因而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艺要求。

进一步的,该结构设置的旋流板,以防从底部进入的烟气未经截留而迅速溢出,同时旋流板将筒体内的气流向上吸入,以保证烟气的流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除尘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流板 101、烟气通道 102、旋流通道 2、稀酸罐 3、浓酸罐 4、第一酸液泵 5、第二酸液泵 6、液封罐 7、第一过滤器 8、第二过滤器 9、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溢式泡沫除尘干燥装置,包括筒体除尘处理系统和稀酸过滤处理系统,筒体除尘处理系统包括筒体本体,筒体本体的内部均布有五个层板9,通过层板9将筒体本体的内部分割成六个过滤腔室,所述过滤腔室自底部至顶端依次为第一过滤腔室、第二过滤腔室、第三过滤腔室……第六过滤腔室。

如图2所示,层板9为圆板型结构,所述圆板上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布置的过滤孔;每层层板上发生的反应均是层板上的酸液与从底部进入的烟气反向接触,此时在层板上的液体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烟气则由于流动性向上流动,两者形成反冲,再由于鼓风机的作用,酸液与烟气接触后在层板的孔眼上发生鼓泡现象,从而将烟气中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带入稀酸中,后将反应后的稀酸进行净化过滤,循环使用。

同时,在筒体本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旋流板1,如图3所示,旋流板1为圆柱体结构,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烟气通道101,旋流板1的端面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有若干个旋流通道102。

旋流板1的作用主要是将烟气进行折流,增加烟气与稀酸在筒体内的有效反应时间,净化后的烟气由于其流动性经旋流板缓慢的从顶部送出干燥塔。。

稀酸过滤处理系统包括稀酸装置、浓酸装置和液封装置,其中,稀酸装置包括稀酸罐2、第一过滤器7和第一酸液泵4,稀酸罐2上置于顶部的进液口与第一过滤腔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稀酸罐2上置于底部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器7的进液口连接,第一过滤器7的出液口与第四过滤腔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同时,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酸液泵4。

第一过滤腔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烟气入口,烟气入口设置有鼓风机;同时,烟气入口的开设位置高于稀酸罐2的出液口位置。

浓酸装置包括浓酸罐3、第二过滤器8和第二酸液泵5,其中,第五过滤腔室上开设的出液口与浓酸罐3上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浓酸罐3上的出液口经过第二过滤器8与第六过滤腔室上开设的进液口连接,同时,第二过滤器8与第六过滤腔室上的进液口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酸液泵5。

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为自动反洗表面过滤器。

液封装置设置有三组,每组包括液封罐6,液封罐6的进液口与上层过滤腔室连接,且连接管道上靠近筒体一侧设置有法兰;

液封罐6的出液口与下层过滤腔室连接,且在连接管道上靠近液封罐和筒体一侧均设置有法兰。

同时,液封罐6的出液口设置在该层过滤腔室顶部的1/3处;传统的除尘干燥塔是使用管道直接连接两层层板,与传统干燥塔相比较此实用新型增加了液封,使部分酸液储存在液封中,以备层板上所需的酸液及时补充,使得烟气与酸液有足够的接触时间,并使得两者有产生泡沫的停留时间。

稀酸和浓酸装置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均间隔了两个过滤层板:一是为了在层板①过滤后增加液封,对酸液起到缓冲、存储的作用,二是为了将稀酸罐和浓酸罐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计在筒体的同一侧,为了更好更便捷地布置稀酸与浓酸装置系统的管线;在稀酸装置的出液口处继续设置第三层层板与稀酸装置的第二层层板连接(两层层板使用管道连接,其上也设置有液封),其作用是将浓酸系统、稀酸系统未经反应从腔室间隙渗漏至筒体底部的酸液进行回收,以防其酸液在筒体底部积累量过多,倒吸至烟气入口处。

本装置在正常启动操作时,需先将烟气使用鼓风机(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相应的文丘里射流器)鼓入筒体内,烟气通入一定时间后先行开启浓酸装置系统,将浓酸罐中的酸液用泵送入筒体的进液口,使其与烟气在层板①上发生鼓泡反应,带走烟气中的杂质及灰分等,部分带走杂质的酸液(在上层)随筒体排出至液封,随后进入层板②的鼓泡反应,其余部分酸液从层板上的腔室内直接渗漏至下一层板,继续重复上述反应操作……直至酸液进入层板③发生鼓泡反应后,剩余的酸液全部收集至稀酸罐(由于在吸收烟气中的杂质粉尘过程中酸浓度逐渐降低,故称为稀酸罐)中,此时开启稀酸装置系统,重复上述操作。

工作原理:

待处理的烟气从底部由鼓风机送入筒体中,由于气体的流动性,烟气在筒体中向上流动,同时开启一段酸液净化系统阀门,使用稀酸泵将酸液由稀酸罐中送入筒体,直至酸液流至层板上与从底部进入的烟气反向接触,此时在层板的液体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烟气则向上流动,两者形成反冲,由于鼓风机的作用,酸液与烟气接触后在层板的针孔发生鼓泡现象,从而将烟气中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带入稀酸中,液封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烟气与酸液有足够的接触时间,并使得两者有产生泡沫的停留时间;处理后的烟气由于鼓风机的作用继续向上送入烟气,进入二段硫酸净化系统,继续重复上次操作,使得酸液与烟气继续鼓泡接触带走烟气中剩余的污染物。

使用硫酸对该系统中的烟气进行净化除尘处理,该套系统中设置的硫酸处理液可循环过滤使用,经除尘后的酸液可经过循环继续返回到酸罐中,当酸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或酸液中的杂质较多时,将开启稀酸过滤系统,使用稀酸泵将酸液送入自动反洗表面过滤器中对酸液进行过滤循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