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6248发布日期:2019-02-15 21:1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离子体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石油、制药、油漆、印刷和涂料等行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日渐增多,这些废气不仅会在大气中停留较长的时间,还会扩散和漂移到较远的地方,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这些废气吸入人体,直接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工业烟气的无控制排放使全球性的大气环境日益恶化,酸雨(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的危害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由于大气受污染而酸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重大灾难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选择一种经济、可行性强的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484963.4的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本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本体内设置有多个等离子电场,每一个等离子电场的出风端都纵向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等离子电场内插设有多个等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抽屉式等离子发生器,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更换、维修,结构简单,适合小型场所使用。但现有技术传统的等离子废气净化器存在着过滤主体结构与装置固定连接,在更换过滤主体时,需要将装置外壳拆卸,更换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等离子废气净化器存在着过滤主体结构与装置固定连接,在更换过滤主体时,需要将装置外壳拆卸,更换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气口、外壳、隔物栏、把手凹槽、水管接口、主过滤室、万向轮、风机、出气口、操作按钮、显示屏、操作面板,所述外壳正上方设有进气口,所述外壳左侧设有水管接口,所述外壳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外壳内部装设有隔物栏、主过滤室与风机,所述外壳前端装设有出气口与操作面板,所述外壳上端中部装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左右左侧对称设有把手凹槽与水管接口,所述把手凹槽与水管接口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把手凹槽、水管接口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底端四角等距设有万向轮,所述外壳与万向轮相焊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装设有操作按钮与显示屏,所述操作面板与外壳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按钮、显示屏与操作面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主过滤室上端设有隔物栏,隔物栏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主过滤室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主过滤室底端等距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底端与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过滤室由初滤网、离子集尘箱、把手、固定槽、VOC过滤网、负氧离子板、光触媒板、紫外灯、灯座、电线组成,所述滤网、离子集尘箱、把手、固定槽、VOC过滤网、负氧离子板、光触媒板与紫外灯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离子集尘箱上端与初滤网间隙配合,所述离子集尘箱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槽,所述离子集尘箱与固定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离子集尘箱前端设有把手,所述离子集尘箱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VOC过滤网、负氧离子板、光触媒板通过固定槽与离子集尘箱固定连接,所述负氧离子板上下两端与VOC过滤网、光触媒板间隙配合,所述光触媒板底端装设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左侧两侧装设有灯座,所述紫外灯通过灯座与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过滤网为皱褶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端等距焊接有万向轮,万向轮的数量为4个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过滤室底端等距设有风机,风机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与操作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端等距设有万向轮,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主主过滤室底端等距设有多个风机,加大气体吸入量,有效提高净化效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主过滤室与装置外壳为活动连接结构,当需要更换滤芯时,通过主过滤室后端装设的把手将主过滤室拉出即可对滤芯进行更换,设计合理,更滑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过滤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气口-1、外壳-2、隔物栏-3、把手凹槽-4、水管接口-5、主过滤室-6、万向轮-7、风机-8、出气口-9、操作按钮-10、显示屏-11、操作面板-12、初滤网-601、离子集尘箱-602、把手-603、固定槽-604、VOC过滤网-605、负氧离子板-606、光触媒板-607、紫外灯-608、灯座-609、电线-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进气口1、外壳2、隔物栏3、把手凹槽4、水管接口5、主过滤室6、万向轮7、风机8、出气口9、操作按钮10、显示屏11、操作面板12,所述外壳2正上方设有进气口1,所述外壳2左侧设有水管接口5,所述外壳2底端设有万向轮7,所述外壳2内部装设有隔物栏3、主过滤室6与风机9,所述外壳2前端装设有出气口10与操作面板13,所述外壳2上端中部装设有进气口1,所述进气口1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左右左侧对称设有把手凹槽4与水管接口5,所述把手凹槽4与水管接口5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把手凹槽4、水管接口5与外壳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2底端四角等距设有万向轮7,所述外壳2与万向轮7相焊接,所述操作面板13上装设有操作按钮11与显示屏12,所述操作面板12与外壳2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按钮10、显示屏11与操作面板12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主过滤室6上端设有隔物栏3,隔物栏3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主过滤室6与外壳2活动连接,所述主过滤室6底端等距设有风机9,所述风机9底端与外壳2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过滤室6由初滤网601、离子集尘箱602、把手603、固定槽604、VOC过滤网605、负氧离子板606、光触媒板607、紫外灯608、灯座609、电线610组成,所述滤网601、离子集尘箱602、把手603、固定槽604、VOC过滤网605、负氧离子板606、光触媒板607与紫外灯608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离子集尘箱602上端与初滤网601间隙配合,所述离子集尘箱602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槽604,所述离子集尘箱602与固定槽6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离子集尘箱602前端设有把手603,所述离子集尘箱602与把手603固定连接,所述VOC过滤网605、负氧离子板606、光触媒板607通过固定槽604与离子集尘箱602固定连接,所述负氧离子板606上下两端与VOC过滤网605、光触媒板607间隙配合,所述光触媒板607底端装设有紫外灯608,所述紫外灯608左侧两侧装设有灯座609,所述紫外灯608通过灯座609与电线610电连接,所述预过滤网3为皱褶型结构,所述外壳2底端等距焊接有万向轮7,万向轮7的数量为4个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过滤室6底端等距设有风机9,风机9的数量为3个,所述风机8与操作面板12电连接,所述外壳2底端等距设有万向轮7,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搬运,所述主主过滤室6底端等距设有多个风机8,加大气体吸入量,有效提高净化效率。

本专利所说的隔物栏3是安装于主过滤室前端,隔物栏能够对废气中的大型颗粒物进行拦截,从而保护主过滤结构,增大装置使用寿命。

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装置接入电源,通过操作面板12装设的操作按钮10和显示屏11操作装置的净化速率与时间,废气通过进气口1进入净化装置内,先经过隔物栏3对对废气中的大型颗粒物进行拦截,后进入主过滤室6内,废气依次经过初滤网601、VOC过滤网605、负氧离子板606、光触媒板607净化过滤,达到排放标准,最后经由出气口9排出污染气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等离子废气净化器存在着过滤主体结构与装置固定连接,在更换过滤主体时,需要将装置外壳拆卸,更换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主过滤室与装置外壳为活动连接结构,当需要更换滤芯时,通过主过滤室后端装设的把手将主过滤室拉出即可对滤芯进行更换,设计合理,更滑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