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7458发布日期:2019-02-15 21:2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比色管是在检验科中常用到的工具之一,比色管是在检验溶液过程中用于目视比色分析实验的主要仪器,可用于粗略测量溶液浓度。

在使用比色管之前或使用之后,都需要将比色管放置在比色管架上,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比色管架存在着放置比色管较少,所占空间较大,并且清洗之后的比色管内壁始终存留较少的水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以便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放置比色管较少,所占空间较大,并且清洗之后的比色管内壁水滴无法完全挥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包括第一直立杆、第二放置盘、第三放置盘、第二直立杆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直立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放置盘,且第一放置盘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通孔,并且第一放置盘的中间固定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放置盘设置在第一放置盘的下方,且第二放置盘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通孔,并且第二放置盘的中间固定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放置盘设置在第一直立杆的底端,且第三放置盘的外表面连接有放置板,并且放置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凹槽,同时第一凹槽的上方安装有海绵块,所述第二直立杆固定在放置板的右方,且第二直立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并且第二凹槽的下方连接有引流槽,同时引流槽安装在集水槽的上方,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集水槽的下方,且集水槽固定在底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立杆与第一放置盘为螺纹连接,且第一直立杆与第二放置盘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第二放置盘的内部,且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三通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呈“U”形结构,且海绵块与第一凹槽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立杆设置有2个,且第二直立杆关于第一直立杆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呈梯形结构,且引流槽与集水槽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放置比色管的比色管架,设置有第一放置盘和第二放置板,从而能够方便整个装置的安装与拆卸,进而方便清洗外侧上沾染的灰尘,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时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内径,从而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比色管放进比色管架内,设置有“U”形的海绵块,从而能够使比色管掉落在第一凹槽内部时,比色管的下端不易被摔裂,进而海绵块达到了缓冲和保护的目的,设置有第二直立杆和第二凹槽,能够将清洗后的比色管倒扣放置在第二直立杆上,比色管内部的水滴沿着第二凹槽滑落至引流槽,最终集中到集水槽内部,避免了桌面潮湿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放置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直立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直立杆;2、第一放置盘;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二放置盘;6、第三通孔;7、第四通孔;8、第三放置盘;9、放置板;10、第一凹槽;11、海绵块;12、第二直立杆;13、第二凹槽;14、引流槽;15、集水槽;16、第三凹槽;1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比色管架,包括第一直立杆1、第一放置盘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二放置盘5、第三通孔6、第四通孔7、第三放置盘8、放置板9、第一凹槽10、海绵块11、第二直立杆12、第二凹槽13、引流槽14、集水槽15、第三凹槽16和底板17,第一直立杆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放置盘2,且第一放置盘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通孔3,并且第一放置盘2的中间固定有第二通孔4,第一直立杆1与第一放置盘2为螺纹连接,且第一直立杆1与第二放置盘5为卡合连接,方便装置的拆卸与安装,第一通孔3均匀分布在第二放置盘5的内部,且第一通孔3的内径小于第三通孔6的内径,能够使比色管快速放置进比色管架内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放置盘5设置在第一放置盘2的下方,且第二放置盘5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通孔6,并且第二放置盘5的中间固定有第四通孔7,第三放置盘8设置在第一直立杆1的底端,且第三放置盘8的外表面连接有放置板9,并且放置板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凹槽10,同时第一凹槽10的上方安装有海绵块11,海绵块11呈“U”形结构,且海绵块11与第一凹槽10为一体结构,防止比色管在掉落过程中底部摔裂,第二直立杆12固定在放置板9的右方,且第二直立杆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3,并且第二凹槽13的下方连接有引流槽14,同时引流槽14安装在集水槽15的上方,第二直立杆12设置有2个,且2个第二直立杆12关于第一直立杆1中轴线对称,能够放置较多的比色管,引流槽14呈梯形结构,且引流槽14与集水槽15为固定连接,能够将水滴收集到一起,避免桌面潮湿的现象发生,第三凹槽16设置在集水槽15的下方,且集水槽15固定在底板17的内部。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该检验科用比色管架之前,将第一直立杆1和第三放置盘8放置在桌面上,通过第二放置盘5中间的第四通孔7将第二放置盘5滑落至第一直立杆1的中间,再通过第一放置盘2中间的第一通孔3旋转进第一直立杆1的上端,这样整个装置就已经安装完毕,当需要将比色管放置进该装置内部时,用手拿起比色管,将比色管通过第一放置盘2内部的第一通孔3,再通过第二放置盘5内部的第三通孔6,再放开拿着比色管的手,这样由于重力的因素,比色管直接掉落在放置板9的上端的第一凹槽10内部,由于第一凹槽10内部设置有海绵块11,这样也不会由于撞击而使比色管底部破裂,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当将使用后的比色管清洗之后,内壁会沾有较多的水滴,将比色管倒扣放置在第二直立杆12上,这样比色管管内的水滴沿着第二直立杆12内部的第二凹槽13滑落至第二直立杆12下端的引流槽14,引流槽14将滑落的水滴引流到集水槽15的内部,这样就能够快速使比色管内部的水分挥发完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