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大型结晶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892发布日期:2019-02-12 21:50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高效大型结晶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晶槽。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设备产能,结晶槽的容量扩大化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随着结晶槽筒径和长度的增大,对结晶槽搅拌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搅拌装置的搅拌轴的长度增大会导致轴端偏摆,进而影响搅拌轴的寿命,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的尺寸增大会导致在大工作负荷下易损坏。此外,随着结晶槽容量的扩大使得搅拌装置的振动和噪声也随工作负荷增加而急剧上升。因此,大型结晶槽的稳定和高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装配简单、运转安全稳定、结晶效果好的高效大型结晶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大型结晶槽,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部的驱动装置、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且另一端伸入筒体的搅拌轴,筒体下侧水平设有搅拌轴支撑装置,搅拌轴下端穿过搅拌轴支撑装置,搅拌轴分为设置在筒体中心的主搅拌轴和均布在主搅拌轴周边的从搅拌轴,筒体内竖向固定有若干组换热组件,筒体底部呈锥形,锥形底端设有凸出的矩形卸料仓,矩形卸料仓一侧设有出料口,筒体底部连接有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型结晶槽通过多个搅拌轴同时工作,降低了单个搅拌轴的工作负荷并提高了搅拌效率,通过设置搅拌轴支撑装置,降低了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在保证结晶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稳定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主搅拌轴下端伸入矩形卸料仓内,主搅拌轴上设有4组第一搅拌叶,其中1组第一搅拌叶位于主搅拌轴下端、采用叶片向上倾斜的三叶结构,其他3组第一搅拌叶分布于主搅拌轴中下侧、采用四斜叶涡轮结构,以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并且位于主搅拌轴下端的第一搅拌叶采用向上倾斜的三叶结构,可提高出料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从搅拌轴为4个,从搅拌轴上设有3组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采用四斜叶涡轮结构,以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换热组件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立管、设置在立管底部的第一横管和设置在立管顶部的第二横管,立管、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内部贯通,第一横管一端通向设置在筒体下侧的冷却液入口,第二横管一端具有向上的弯折段,弯折段上端通向设置在筒体顶部的冷却液出口,以充分换热,提高结晶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搅拌轴支撑装置包括轴套、轴瓦和支座,轴套套接在搅拌轴下侧、并穿过轴瓦,轴瓦由一对半轴瓦对接而成,半轴瓦包括半环形本体、从半环形本体中部水平向外伸出的轴瓦半环板和设置在半环形本体两端的瓦耳,轴瓦半环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支座上,半轴瓦之间通过紧固件穿过瓦耳可拆卸连接,以实现稳定支撑,降低搅拌轴的偏摆和设备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座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C型梁,C型梁两端固定在筒体上,C型梁之间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表面与C型梁相平,轴瓦半环板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环上表面,以实现稳定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人孔,便于设备维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上设有多个测温口,多个测温口高度不同,便于测量筒体内不同液位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筒体上侧设有进料口和溢流口,矩形卸料仓一侧设有反冲洗口、底部设有排净口。

筒体顶部设有液位观察口,筒体底部设有反冲洗口,方便设备的使用、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筒体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耳,便于设备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型结晶槽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型结晶槽的一组搅拌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型结晶槽的另一组搅拌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型结晶槽的换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型结晶槽的搅拌轴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驱动装置,3 搅拌轴,301 主搅拌轴,301A/301B 第一搅拌叶,302 从搅拌轴,4搅拌轴支撑装置,401 支座,401A C型梁,401B固定环,402 半轴瓦,402A 半环形本体,402B 轴瓦半环板,402C 瓦耳,403 半轴套,403A 抱箍,5换热组件,501 立管,502第一横管,503第二横管,6 矩形卸料仓,7出料口, 8支腿,9 冷却液入口,10 冷却液出口,11 人孔,12 测温口,13进料口,14溢流口,15液位观察口,16反冲洗口,17 排净口,18 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高效大型结晶槽,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顶部的驱动装置2、一端与驱动装置2连接且另一端伸入筒体1的搅拌轴3,筒体1下侧水平设有搅拌轴支撑装置4,搅拌轴3下端穿过搅拌轴支撑装置4,搅拌轴3分为设置在筒体1中心的主搅拌轴301和均布在主搅拌轴301周边的从搅拌轴302,筒体1内竖向固定有若干组换热组件5,筒体底部呈锥形,锥形底端设有凸出的矩形卸料仓6,矩形卸料仓6一侧设有出料口7,筒体底部连接有支腿。

该高效大型结晶槽通过多个搅拌轴3同时工作,降低了单个搅拌轴的工作负荷并提高了搅拌效率,通过设置搅拌轴支撑装置4,降低了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

如图1所示,主搅拌轴301下端伸入矩形卸料仓6内,主搅拌轴301上设有4组第一搅拌叶,其中1组第一搅拌叶301A位于主搅拌轴下端、采用叶片向上倾斜的三叶结构(如图3所示),其他3组第一搅拌叶301B分布于主搅拌轴301中下侧、采用四斜叶涡轮结构(如图4所示),以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并且位于主搅拌轴301下端的第一搅拌叶采用向上倾斜的三叶结构,可提高出料效率。

如图1所示,从搅拌轴302为4个,从搅拌轴302上设有3组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采用与第一搅拌叶301B相同的四斜叶涡轮结构(如图4所示),以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

如图5所示,换热组件5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立管501、设置在立管501底部的第一横管502和设置在立管501顶部的第二横管503,立管501、第一横管502和第二横管503内部贯通,第一横管502一端通向设置在筒体1下侧的冷却液入口9,第二横管503一端具有向上的弯折段,弯折段上端通向设置在筒体1顶部的冷却液出口10,以充分换热,提高结晶效率。

如图6所示,搅拌轴支撑装置4包括轴套、轴瓦和支座401,轴套套接在搅拌轴3下侧、并穿过轴瓦,轴瓦由一对半轴瓦402对接而成,半轴瓦402包括半环形本体402A、从半环形本体402A中部水平向外伸出的轴瓦半环板402B和设置在半环形本体402A两端的瓦耳402C,轴瓦半环板402B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支座401上,半轴瓦402之间通过紧固件穿过瓦耳402C可拆卸连接,以实现稳定支撑,降低搅拌轴的偏摆和设备振动。为了方便安装,轴套由一对半轴套403对接而成,半轴套403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抱箍403A抱紧在搅拌轴3上,半轴套403对应抱箍403A位置设有凹槽。支座40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C型梁401A,C型梁两端固定在筒体1上,C型梁401A之间设有固定环401B,固定环401B上表面与C型梁401A相平,轴瓦半环板402B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环401B上表面,以实现稳定支撑。

如图1所示,筒体1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人孔11,便于设备维修。筒体1上设有多个测温口12,多个测温口12高度不同,便于测量筒体内不同液位的温度。筒体1上侧设有进料口13和溢流口14,筒体1顶部设有液位观察口15,矩形卸料仓6一侧设有反冲洗口16、底部设有排净口17。筒体1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耳18,便于设备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