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2642发布日期:2019-04-24 00:4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



背景技术:

封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属于液体状,具有流动性,胶液黏度根据产品的材质、性能、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灌封胶完全固化后才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固化后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尘、绝缘、导热、保密、防腐蚀、耐温、防震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封胶机在对玻璃进行封胶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封胶机内部的加热机构是固定的,无法对玻璃进行均匀加热,需要封胶的玻璃传送进封胶机的内部只能单片逐个进行传送,工作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封胶机内部的加热机构可以对玻璃表面进行均匀加热,可以批次的进行传送,工作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包括机体;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安装于所述机体;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体;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滑道和第三固定块,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滑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滑道固定连接;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加热带、第四支撑杆、第二转轴、第二履带和电机,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履带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加热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滑道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板,所述支板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滑道与所述支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支架、第二滑槽和底座,所述机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固定螺丝、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滑槽,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螺丝螺纹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贯穿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履带,所述加热带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U”型结构,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滑道最小距离大于所述支板的最大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侧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支板设有三个,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大于三个所述支板两两之间的最大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支板的最小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侧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机体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支板的最小长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履带,所述第二履带带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的所述加热带,实现了所述加热带对所述支板顶部的玻璃就行均匀加热,有利于玻璃内部胶液分布更加均匀,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带动所述保护机构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便于往所述机体内部输送需要进行加热的玻璃,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滑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体,2、保护机构,21、固定螺丝,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第一滑槽,3、密封门,4、第一滑动机构,41、支架,42、第二滑槽,43、底座,5、加热机构,51、第三支撑杆,52、第一转轴,53、加热带,54、第一履带,55、第四支撑杆,56、第二转轴,57、第二履带,58、电机,6、第二滑动机构, 61、第一固定块,62、滑道,63、第三固定块,7、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二滑动机构示意图。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包括:机体1;密封门3,所述密封门 3安装于所述机体1;第一滑动机构4,所述第一滑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机体1;保护机构2,保护机构2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4;第二滑动机构6,所述第二滑动机构6安装于所述机体1,所述第二滑动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块61、滑道62和第三固定块63,所述机体 1的内部安装所述第一固定块61,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第二固定块 63,所述第一固定块61与所述滑道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 63与所述滑道62固定连接;加热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5安装于所述机体1,所述加热机构5包括第三支撑杆51、加热带53、第四支撑杆55、第二转轴56、第二履带57和电机58,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所述电机58,所述电机58与所述第二履带5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履带57与所述第二转轴5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6与所述第四支撑杆5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6与所述加热带5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6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1转动连接,所述滑道62 与所述第三支撑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1与所述第四支撑杆5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3与所述第四支撑杆55固定连接;支板7,所述支板7安装于所述机体1,所述滑道62与所述支板7滑动连接。

为了便于往所述机体1内部输送需要加热的玻璃,所述第一滑动机构4包括支架41、第二滑槽42和底座43,所述机体1与所述底座 4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3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滑槽42,所述底座 43的顶部与所述支架41的底部固定连接。

为了保护所述支板7被抽出所述机体1内部时,不会因为平衡问题掉落,所述保护机构2包括固定螺丝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和第一滑槽24,所述支架41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滑槽24,所述支架41与所述固定螺丝21螺纹连接,所述支架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21贯穿所述支架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3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2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对多个所述支板7顶部的玻璃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加热机构5还包括第一转轴52和第一履带54,所述加热带53与所述第一转轴5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2与所述第一履54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1与所述第一转轴52转动连接。

为了防止所述支板7被拉出所述机体1时脱落,所述支架41呈“U”型结构,且所述支架41与所述滑道62最小距离大于所述支板7的最大长度。

为了便于对所述机体1内部多个所述支板7提供支撑,所述第一滑槽24侧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支板7设有三个,所述第一滑槽24 的长度大于三个所述支板7两两之间的最大距离。

为了便于所述支板7在所述第二滑动机构6内部滑动,所述第一固定块6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3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块6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3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支板7的最小长度。

为了给所述支板7提供支撑,便于给所述机体1内部输送玻璃,所述第二滑槽42的侧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滑槽42与所述机体 1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支板7的最小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机体1的侧面安装所述密封门3,便于保护所述机体1内部的密封性,减少热量的散发,所述机体1与所述底座4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43 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滑槽42,便于所述支架41在所述底座43的顶部平稳滑动,不需要抽掉所述机体1内部的所述支板7就可以将玻璃放到所述支板7的顶部,所述支架41的顶部安装所述保护机构2,便于防止所述机体1内部的所述支板7在抽出时无法保持平衡而掉落在所述底座43上,将所述支板7顶部的打碎,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所述电机58,所述电机58通过带动所述第二履带57带动所述第二转轴56上的所述加热带53对所述支板7顶部的玻璃进行加热,所述支板7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机构6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块6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3之间安装所述滑道62,实现所述支板7在所述滑道62上滑动,所述第二转轴56通过带动所述第一履带54实现所述第一履带54带动所述第一转轴52转动,所述第一转轴52带动所述加热带53转动,对所述机体1内部的多个玻璃进行同时加热,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玻璃半自动封胶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半自动封胶机,通过所述电机58带动所述第二履带57,所述第二履带57带动与所述第二转轴56转动连接的所述加热带53,实现了所述加热带53对所述支板7顶部的玻璃就行均匀加热,有利于玻璃内部胶液分布更加均匀,所述第一滑动机构4带动所述保护机构2在所述底座43的顶部滑动,便于往所述机体1内部输送需要进行加热的玻璃,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机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