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496发布日期:2019-05-07 22:02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液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



背景技术:

微量移液管已经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实验中广泛应用,在进行物理化学操作的时候常常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然后再移取,这种操作需要进行两次移取,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为了保证移取液体的精确性,需要使用两个移液管,增加了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样本稀释液移液器,能够精确移取液体样本。

技术方案:包括气囊Ⅰ、毛细管Ⅰ、毛细管Ⅱ、套管,所述毛细管Ⅱ的一端插入气囊Ⅰ中,所述毛细管Ⅱ的另一端插入套管中,所述套管上设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上部与毛细管Ⅱ的下端口连接,所述内凹部的下部与毛细管Ⅰ上端口连接。

当需要吸取液体时,将毛细管Ⅰ的下端口置于样本液面下,毛细管Ⅰ通过毛细作用自动吸满样本液体,由于毛细管Ⅰ和毛细管Ⅱ中间有空隙(套管的内凹部)液体不能进入毛细管Ⅱ中,然后将毛细管Ⅰ的下端口置于稀释剂中,挤捏气囊Ⅰ,毛细管Ⅰ中吸取的液体就会被排出。混合样本和稀释剂,即可得到额定浓度的稀释液。

再次挤捏气囊Ⅰ,然后将毛细管Ⅰ的下端口置于稀释液的液面下,稀释液依次进入毛细管Ⅰ、套管的内凹部、毛细管Ⅱ中,直至毛细管Ⅱ中充满液体,液体从毛细管Ⅱ的上端口溢出到气囊Ⅰ,此时毛细管Ⅰ、套管的内凹部、毛细管Ⅱ中的液体总体积即为需要吸取稀释液的总体积。

作为优选,该移液器包括气囊Ⅱ,所述的气囊Ⅱ与气囊Ⅰ联通,由于毛细管Ⅰ的上端部置于气囊Ⅰ中,在挤捏气囊Ⅰ时容易折断毛细管Ⅰ,因此增加气囊Ⅱ,气囊Ⅱ与气囊Ⅰ联通,挤捏气囊Ⅱ可以达到与挤捏气囊Ⅰ一样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Ⅱ通过连接管与气囊Ⅰ联通,气囊Ⅱ与气囊Ⅰ的联通方式并不拘泥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方式,只要挤捏气囊Ⅱ可以达到吸取与排除液体的目的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下部为立方体形。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Ⅰ的内径为0.2~2mm。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Ⅱ的内径为0.2~2mm。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Ⅰ的长度为1~100mm,优选5~25。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Ⅱ的长度为1~100mm,优选10~100。

作为优选,套管中的内凹部的内部容积为1~2μL。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先利用毛细管Ⅰ的毛细作用吸取样本,然后将样本打入稀释剂中,混合均匀后再挤捏气囊Ⅰ量取稀释溶液。因此,使用实用新型中样本稀释液移液器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量程,将一个移液器完成精确微量移取、稀释混匀,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气囊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毛细管Ⅱ4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套管3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毛细管Ⅰ2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确微量液体稀释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

图1~图6中,1为气囊Ⅰ,2为毛细管Ⅰ,3为套管,4为毛细管Ⅱ,5为内凹部, 6为气囊Ⅱ,7为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本稀释液移液器,包括气囊Ⅰ1、毛细管Ⅰ2、毛细管Ⅱ4、套管3,所述毛细管Ⅱ4的一端插入气囊Ⅰ1中,所述毛细管Ⅱ4的一端的另一端插入套管3中,所述套管3的中部设有内凹部5,所述内凹部5的上部与毛细管Ⅱ4的下端口连接,所述内凹部的下部与毛细管Ⅰ2上端口连接。

其中,毛细管Ⅰ2的量程可以设计为1~10μL,毛细管Ⅱ4的量程可以设计为 10~200μL,套管3的内凹部5的容积可以设计为1~2μL。

当需要吸取液体时,将毛细管Ⅰ2的下端口置于样本液面下,毛细管Ⅰ2通过毛细作用自动吸满样本液体,由于毛细管Ⅰ2和毛细管Ⅱ4中间有空隙(套管3的内凹部5) 液体不能进入毛细管Ⅱ4中,然后将毛细管Ⅰ2的下端口置于稀释剂中,挤捏气囊Ⅰ1,毛细管Ⅰ2中吸取的液体就会被排出。混合样本和稀释剂,即可得到额定浓度的稀释液。

再次挤捏气囊Ⅰ1,然后将毛细管Ⅰ2的下端口置于稀释液的液面下,稀释液依次进入毛细管Ⅰ2、套管3的内凹部5、毛细管Ⅱ4中,直至毛细管Ⅱ4中充满液体,液体从毛细管Ⅱ4的上端口溢出到气囊Ⅰ1,此时毛细管Ⅰ2、套管3的内凹部5、毛细管Ⅱ4 中的液体总体积即为需要吸取稀释液的总体积。

由于一个气囊在挤捏时容易将毛细管折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为包括两个气囊,将气囊Ⅰ1与气囊Ⅱ6联通,挤捏气囊Ⅱ6可以达到与挤捏气囊Ⅰ1一样的效果。气囊Ⅰ1和气囊Ⅱ6通过联通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Ⅰ1、气囊Ⅱ6置于套管3Ⅱ内,使用套管3Ⅱ可以起到加固气囊Ⅰ1、气囊Ⅱ6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套管3的下部为立方体形,套管3的底部与套管3上的内凹部5 之间为立方体形,这样设计是为了使毛细管Ⅰ2空气流通,在吸取液体时能直接通过毛细作用吸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毛细管Ⅰ2的内径为0.2~2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毛细管Ⅱ4的内径为0.2~2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毛细管Ⅰ2的长度为1~100mm,优选5~2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毛细管Ⅱ4的长度为1~100mm,优选10~100mm。

本实用新型中套管3中的内凹部5的内部容积为1~2μL。

在使用时:可以设计毛细管Ⅰ的量程为5μL,毛细管Ⅱ的量程为19μL,内凹部的量程为1μL,这样可以吸取5μL的样本,25μL的稀释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