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设置冷凝段的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746发布日期:2019-04-13 01:1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部设置冷凝段的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脱硫脱硝、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部设置冷凝段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湿法脱硫/脱硝吸收塔烟气排出方式一般采用烟道引入原烟囱排放或者塔顶烟囱直排。在湿法脱硫/脱硝吸收塔系统中,吸收剂溶液和高温烟气逆流接触,吸收剂溶液中的水分吸热气化,从而导致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大增加,烟气中含湿量增大,与此同时,烟气在经过脱硫/脱硝吸收塔后温度降低至50℃左右,经过了浆液的充分洗涤后,烟气中已含有饱和水蒸气。在净烟气的排放过程中,由于排放烟气与外界环境大气温差的原因,含有饱和水蒸气的湿烟气在扩散过程中温度继续降低,其中携带水蒸气的能力降低,大量水蒸汽凝结成液滴,形成“白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携带出大量水分,增大了吸收塔系统的工艺水耗,造成了系统工艺水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视觉污染。

自从2017年以来,社会越来越重视湿烟气的“白烟”现象,不断有地方环保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要求解决湿法脱硫/脱硝吸收塔的“白烟”问题。现在市场上解决“白烟”问题的主流工艺理念是将进入吸收塔之前的烟气携带的热量收集,用以抬升出口烟囱烟气的排放温度,使湿烟气处于水蒸气非饱和状态,在排放时与环境大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烟气扩算速度和携带水蒸气的能力始终处于大于大气环境的水蒸气接受能力的状态,从而不形成白烟。但是对吸收塔排出烟囱中饱和湿烟气的再热过程中,由于水蒸气的热容大,消耗的热量更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部设置冷凝段的吸收塔,一种可以降低湿烟气中含水量且不影响塔内水平衡的新型吸收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部设置冷凝段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所述的吸收塔本体的下部开设有烟气入口、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的吸收塔本体内设置有吸收段,所述的吸收塔本体内还设置有冷凝段、与所述的冷凝段相连通的冷凝液供送组件,所述的冷凝段位于所述的吸收段的上方,所述的冷凝段内设置有填料层、位于所述的填料层上方的冷凝液喷淋层、位于所述的冷凝液喷淋层上方的除雾层、位于所述的填料层下方的集液层,所述的冷凝液供送组件与所述的冷凝液喷淋层相连通,烟气从所述的吸收段依次经过所述的集液层、填料层、冷凝液喷淋层以及除雾层。

优选地,所述的填料层包括填料槽、设置在所述的填料槽内的填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填料包括散堆填料和/或规整填料,所述的散堆填料包括鲍尔环、矩鞍环、拉西环、阶梯环、扁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规整填料包括孔板波纹填料,压延孔环填料,丝网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冷凝段还连接有冷凝液回收组件,所述的冷凝液回收组件包括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与所述的集液层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冷凝液回收组件还包括冷却泵,所述的冷却塔通过所述的冷却泵与所述的冷凝液供送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冷凝液回收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吸收塔本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的冷凝液供送组件包括冷凝液箱、循环泵,所述的冷凝液箱通过所述的循环泵与所述的冷凝液喷淋层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冷凝液喷淋层包括喷淋管、设置在所述的喷淋管上的喷嘴,所述的冷凝液供送组件与所述的喷淋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集液层包括集液板、开设在所述的集液板上的烟气孔、对所述的烟气孔上方对冷凝液形成阻挡的挡板,所述的集液板与所述的吸收塔的外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吸收塔本体内还设置有升温段,所述的升温段位于所述的冷却段的上方,所述的升温段内设置有与烟气进行热交换的交换介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吸收塔内增加了冷凝段后,使吸收塔处理后的净烟气经过冷凝液洗涤降温后,其携带水蒸气的能力降低,凝结出部分水,回收烟气中携带的部分水蒸气,更容易达到排放无白烟情况,相同热量对湿烟气的温度抬升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填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收塔本体;10、吸收段;11、冷凝段;12、升温段;2、烟囱;3、填料层;30、填料槽;31、填料;4、冷凝液喷淋层;40、喷淋管;41、喷嘴;5、除雾层;6、集液层;60、集液板;61、烟气孔;62、挡板;70、冷凝液箱;71、循环泵;80、冷却塔;81、冷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顶部设置冷凝段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吸收塔本体1的下部开设有烟气入口、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连接有烟囱2。

在本实施例中:吸收塔本体1内从下上依次设置有吸收段10、冷凝段11以及升温段12,烟气入口开设在吸收段10的吸收塔本体1上,吸气出口开设在升温段12上部的吸收塔本体1上。其中:吸收段10进行烟气的脱硫、脱硝。

冷凝段11内设置有填料层3、位于填料层3上方的冷凝液喷淋层4、位于冷凝液喷淋层4上方的除雾层、位于填料层3下方的集液层6,烟气从吸收段10依次经过集液层6、填料层3、冷凝液喷淋层4以及除雾层5进入升温层12。

如图2所示:填料层3包括填料槽30、设置在填料槽30内的填料31。填料可以选用如散堆填料和/或规整填料,散堆填料包括鲍尔环、矩鞍环、拉西环、阶梯环、扁环等中的至少一种;规整填料包括孔板波纹填料,压延孔环填料,丝网填料等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填料层3使冷却液沿填料表面流动形成液膜,分散在连续流动的烟气之中,气液两相接触面在填料的液膜表面上,便于烟气与冷凝液的充分接触降温。

冷凝液喷淋层4包括喷淋管40、设置在喷淋管40上的喷嘴41,喷嘴41设置有多个。

集液层6包括集液板60、开设在集液板60上的烟气孔61、对烟气孔61上方对冷凝液形成阻挡的挡板62,集液板60与吸收塔的外部相连通,为了便于冷凝液的流出,集液板60可以倾斜的设置;挡板62可以采用如锥形。

冷凝段11连通有冷凝液供送组件、冷凝液回收组件。其中:冷凝液供送组件包括冷凝液箱70、循环泵71,冷凝液箱70通过循环泵71与喷淋管40相连通。冷凝液回收组件包括冷却塔80、冷却泵81,冷却塔80与集液板60相连通,冷却塔80通过冷却泵81与冷凝液箱70相连通。冷凝液回收组件设置在吸收塔本体1的外部,实现冷凝液的外部收集、循环使用,避免了冷凝液直接流入吸收段10,造成淹塔。

升温段12内设置有与烟气进行热交换的交换介质,交换介质包括水、或者蒸汽,水或者蒸汽通过管道与烟气实现热交换实现升温。

在经过吸收段10处理后的湿烟气经过增设的冷凝段11进行降温,降温源来自于冷凝液箱70通过循环泵71经过喷嘴41喷射到冷凝段11的冷凝液,通过填料层3的湿烟气温度降低,携带的水蒸气部分凝结成水滴,随冷凝液从填料层3下部设置的集液层6收集起来导入冷却塔80内进行冷却后,通过冷却泵81重新打入冷凝液箱70再次循环利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