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存放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030发布日期:2019-02-11 00:0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血管存放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存放盘。



背景技术: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检测和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OGTT)等,采血盘是每个医院必备的医疗用具之一,用于存放采集血液后的血管。

在实际使用中,采血盘为一普通的托盘,采集血液的血管放置于托盘中,特别是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时,由于同一病人需要采集不同时间段的血液,血管杂乱的摆放对血液采集和检测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同一采血盘内放置不同病床病人的血管,在血液检测时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存放盘,将同一病人不同时间段采集的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的血管插于血管支架,使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的血管和普通常规血管分开放置,便于血液的采集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管存放盘,包括采血盘、径向插板、纬向插板和血管支架,所述径向插板、所述纬向插板和所述血管支架皆位于所述采血盘内,所述径向插板和所述纬向插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径向插板、所述纬向插板和所述采血盘共同构成若干个用于容置血管的容置格,所述容置格内设有所述血管支架;

所述采血盘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上下方向的凹槽,且所述采血盘相对侧壁的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径向插板和所述纬向插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插接;

所述血管支架包括两块定位板和若干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定位板均匀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定位板的上、下表面,两块所述定位板的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板的前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左、右两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是自插槽的底面向插槽的顶部逐渐向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倾斜;

所述采血盘的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径向插板的表面具有与所述插槽相匹配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左、右侧面是与插槽的左、右侧壁相匹配的斜面且斜面的倾斜度与插槽的左、右侧壁一致;

所述容置格的后侧壁具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标签插口,所述标签插口插有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固定部和显示部,所述固定部插于所述标签插口,所述显示部凸出于所述容置格。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所述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所述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插板、纬向插板和采血盘共同构成若干个用于容置血管的容置格,容置格内设有血管支架,将同一病人不同时间段采集的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的血管插于血管支架,便于血液的采集和检测,并且容置格内血管支架和标签插口之间还可放置普通常规血管,使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的血管和普通常规血管分开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的前侧设有插槽,插槽的左、右两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是自插槽的底面向插槽的顶部逐渐向定位板的中心倾斜,插接块的左、右侧面是与插槽的左、右侧壁相匹配的斜面且斜面的倾斜度与插槽的左、右侧壁一致,使血管支架稳定的插于容置格内;

本实用新型的容置格的后侧壁具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标签插口,标签插口插有标签,将病床号及病人信息记录于标签,便于血液的采集和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标签的显示部凸出于容置格,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标签上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径向插板和纬向插板调节采血盘的容置格的大小,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孔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若干块夹紧块沿着定位孔的轴心对称设置,夹紧块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导向部的内侧面为弧面,弧面的倾斜方向由导向部的上端至导向部的下端逐渐向定位孔的中心倾斜,便于血管插入固定,更佳的是,定位部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层,血管固定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盘的侧壁下端周向向下凸起形成一圈卡圈,采血盘的侧壁上端设有与卡圈相匹配的凹圈,便于采血盘叠放,此种结构设计,稳定性好,利于采血盘进行存放及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插板和纬向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采血盘1、凹槽11、卡圈12、凹圈13、径向插板2、径向插接口21、纬向插板3、纬向插接口31、血管支架4、定位板41、定位孔411、插槽412、连接杆42、挡板43、容置格5、插接块6、标签插口7、标签8、固定部81、显示部82、夹紧块9、导向部91、弧面911、定位部92和橡胶层9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血管存放盘,如图1-8所示,包括采血盘1、径向插板2、纬向插板3和血管支架4,所述径向插板2、所述纬向插板3和所述血管支架4皆位于所述采血盘1内,所述径向插板2和所述纬向插板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径向插板2、所述纬向插板3和所述采血盘1共同构成若干个用于容置血管的容置格5,所述容置格5内设有所述血管支架4;

所述采血盘1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上下方向的凹槽11,且所述采血盘1相对侧壁的凹槽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径向插板2和所述纬向插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11插接;

所述血管支架4包括两块定位板41和若干根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定位板41连接,所述定位板41均匀分布有定位孔411,所述定位孔411贯穿所述定位板41的上、下表面,两块所述定位板41的定位孔4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板41的前侧设有插槽412,所述插槽412的左、右两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是自插槽412的底面向插槽412的顶部逐渐向所述定位板41的中心倾斜;

所述采血盘1的侧壁的内表面和所述径向插板2的表面具有与所述插槽412相匹配的插接块6,所述插接块6的左、右侧面是与插槽412的左、右侧壁相匹配的斜面且斜面的倾斜度与插槽412的左、右侧壁一致;

所述容置格5的后侧壁具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标签插口7,所述标签插口7插有标签8,所述标签8包括固定部81和显示部82,所述固定部81插于所述标签插口7,所述显示部82凸出于所述容置格5。

所述定位孔41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块夹紧块9,若干块所述夹紧块9沿着定位孔411的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块9包括导向部91和定位部92,所述导向部91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92连接。

所述导向部91的内侧面为弧面911,所述弧面911的倾斜方向由所述导向部91的上端至导向部91的下端逐渐向所述定位孔411的中心倾斜。

所述定位部92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层921。

所述径向插板2的下端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径向插接口21,所述纬向插板3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径向插接口21相匹配的纬向插接口31。

所述采血盘1的深度大于所述容置格5的深度。

所述采血盘1的侧壁下端周向向下凸起形成一圈卡圈12,所述采血盘1的侧壁上端设有与所述卡圈12相匹配的凹圈13。

所述定位板41的宽度为所述容置格5的宽度的1/2-2/3。

所述血管支架4还包括挡板43,所述挡板43与所述定位板41相互垂直设置,两块所述定位板41的后侧与所述挡板4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血管支架的插槽插于容置格的插接块,将同一病人不同时间段采集的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的血管插于血管支架,容置格内血管支架和标签插口之间放置普通常规血管,使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的血管和普通常规血管分开放置,每个容置格皆设有标签,便于血液的采集和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